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2课时)课堂导学三点剖析一、盐酸和卤素离子1.HCl有酸性、氧化性,也有还原性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的物质,表现出酸性。与酸或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的物质,表现出碱性。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表现出还原性。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表现出氧化性。2.卤素离子的检验(1)F-:加入浓硫酸,产生能腐蚀玻璃的气体。(2)Cl-:加入AgNO3,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3)Br-...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及其重要用途;2.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非金属及水的反应3.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作用。【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非金属、水碱反应)【难点】氯气与水反应,氯水的性质。【知...
第四章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四、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1.三大合成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聚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加成聚合反应,即加聚反应。3.①____________叫聚乙烯的结构单元(或链节)②n——聚合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越大...
油脂(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油脂的概念,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2.联系日常生活,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学习重、难点】油脂的组成及性质【学习过程】旧知再现:1.丙烯酸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是同系物吗?2.甲醛的结构式是,相当于二元醛,1mol甲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4molA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羧酸的性质取决于羧基,反应时的主要断键...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一课时二氧化硅和硅酸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用途,并对硅酸的组成、性质及制备形成初步的认识。2.认识物质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各自的特性。3.培养学生对知识归纳、总结和探究的能力。二、能力目标1.初步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感性认识。2.培养获取有用信息、有效归类、有序表达的能力。三、感情目标1.认识二氧化...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共2课时第2课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在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人们通常优先建设公路,其次才是铁路。这是因为公路比铁路()A.建设难度小B.成本高C.工程量大D.线路短2.火山喷发物喷出地表后堆积形成的地形是()A.火山通道B.火山口C.火山锥D.火山湖3.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右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s\up7()本节是高中《化学1》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内容,《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的氯气是我们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第四章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比较多:氯气的性质,燃烧的条件和本质,氯水的性质以及漂白原理,漂白液、漂白粉的制取,氯离子的检验以及卤素简介等。氯气的氧化性以及Cl-的检验是两个重点内容,从氯气的氧化性来看,重点学习氢气等在氯气中的燃烧、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水的成分)...
氨硝酸硫酸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教材把这一内容放在必修一最后一章节,通过对前面一二三章以及本章非金属硅、氯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了感性认识的材料。【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一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一.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金、铂等少数金属以态存在,绝大多数金属以态存在二.金属的冶炼金属冶炼是工业上将金属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还原出来的生产过程。其本质为:Mn++ne-==M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金属活动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AuPt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主要冶炼方法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方法1.热分解...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篇教材同步导学篇一、知识准备1.DNA复制的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2.DNA复制的条件:(1)模板: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3)酶:DNA聚合酶和解旋酶;(4)能量。3.基因(1)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2)基因的载体:染色...
第四章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综合题1、读漫画《不堪重负》,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反映了()①人口问题是当代世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②人口问题给地球资源造成了沉重压力③人口越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④世界的人口与资源、环境是相协调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漫画反映的问题会导致()①资源短缺②环境污染③生态系统不稳定④劳动力数量充足,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人类生存得更加舒适A、②③④B、①③...
第四章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一、填空题1、我国地域广大,且受________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由东到西,________和________的差别明显,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2、________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3、对于我国而言,环保意识不强,重开发轻________,重建设轻________;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对________的投入不足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4、森林破坏主要出现在东北、_______...
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3.理解洪积扇、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能力目标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
4.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课标要求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课标解读1.通过教材的解读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固体废弃物的概念和分类。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危害。3.通过比较分析固体废弃物治理的主要措施,让学生说出填埋、堆肥、焚烧等几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新课导入建议通过展示我国所出现的垃圾围城的文字材料和图片进行设问,导入新课——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教学流程设计①看教...
第四章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一、填空题1、我国地域广大,且受________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由东到西,________和________的差别明显,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2、________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3、对于我国而言,环保意识不强,重开发轻________,重建设轻________;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对________的投入不足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4、森林破坏主要出现在东北、_______...
4.2.2山地的形成【课程目标】1.熟练掌握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基本形态,学会判读背斜、向斜和断层的方法和实际应用能力。2.了解火山的形成和结构。3.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重难点】1.背斜、向斜和断层的地貌成因和判断方法;2.背斜、向斜、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实际应用。【学法指导】课前预习:阅读课本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内容,用15分钟完成导学案课前预习案【教材基础知识梳理】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二)...
蛋白质和核酸(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重点:氨基酸的性质难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
硫和氮的氧化物课题: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授课班级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概念)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1、结合二氧化硫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
蛋白质的性质和核酸(第二课时)1.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Roger.D.Kormberg,他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均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B.蛋白质均易溶于水,均能跟浓硝酸作用变黄C.HCHO溶液或(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D.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2.某蛋白质充分水解后能分离出有机物R...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氯气的性质1.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爆炸,有大量的Cl2扩散,下列应急措施不正确的是()A.向顺风方向的低洼处跑B.用浸有纯碱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C.向逆风方向的高处跑D.来不及逃离的可用浸湿的棉被堵好门窗,并及时请求救援解析:选A氯气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发生氯气泄漏,氯气向顺风方向和低洼处扩散较快,应将人群逆风向高处疏散,A项错误,C项正确;氯气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可以用浸有弱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