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光的色散第四章光现象1光的色散•彩虹是怎样形成的?234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2、白光可以分解成各种色光。3、色散现象是1666年牛顿发现的。5彩虹的形成•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折射)而产生的。6光谱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7红外线的发现现象:温...
历史必修②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十五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1学习目标诠解2课前自主学习3课堂合作探究4随堂达标训练5课时作业3历史必修②人教版学习目标诠解4历史必修②人教版学习目标学法指导1.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2.认识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1.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2.难点:交通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学习目标]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自主预习探新知]一、东南亚国家联盟1.背景(1)地区实际:东南亚地区区域辽阔,国家众多,民族和宗教多样,相互冲突时有发生。(2)独立后认识到,只有走向,才能凝聚成一个整体,消除内部矛盾,促进、进步和繁荣。地区联合区域和平2.成立1967年,印度尼西亚等五国在举行外长...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贾祖璋24说明文有关知识回顾•1、说明文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2、按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划分,说明文可分为说明文和说明文。说明事物事理25说明文阅读方法•⑴、找对象•⑵、抓特征•⑶、理顺序•⑷、析方法•⑸、品语言26朗读全文,整体感知1.体裁是说明文2.题目“红”的含义是。(用词语回答)3.从总体上看,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理五彩缤纷花儿红的原因五...
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1物距:U像距:v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成像。倒立的、缩小的、实像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物体与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实U>2ff<v<2f2物距:U像距:vABA’B’3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眼睛看到物体41.眼睛角膜晶状体视网膜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瞳孔睫状体玻璃体视神经眼球的结构5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
专项突破练6区位理论(选择题+非选择题)1一、选择题下图是“某城市的等噪声值线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值的单位为分贝。据此回答第1题。23567891011121314151.图中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最有可能是A.气候适宜B.地形平坦C.河运终点D.水源充足14答案解析22.我国下列地区与图示阴影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相似的是A.珠三角的基塘农业B.长江中下游的水稻生产C.东北的小麦、玉米生产D.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读“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完成2~3...
12考纲展示考向预览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3.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4.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5.细胞呼吸本章包括酶、ATP、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其中酶和ATP是细胞代谢的基础知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本章考查的重点,也是本模块考查的重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其原料和产物又是相互利用的,该过程中涉及了酶、ATP的相关知识,是综合性考查的问题,主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
12一、ATP的结构、功能和利用1.结构:ATP是三磷酸腺苷英文名称的缩写,分子结构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代表________,“P”代表________基团。“~”代表________。2.功能:生物体细胞的________物质。3.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电、肌肉收缩等。3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1.反应向右:能量来自储存在ATP分子中________的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2.反应向左:能量来自________分解...
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第二节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概况2考点集训知能提升核心考点回归教材01020304Contents目录3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的总称。自然资源具有、、、多用性和。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经济价值物质与能量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社会性时期年代基本能源煤炭地位能源时代前煤炭时期18世纪中期煤炭时期18世纪中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后...
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1课前预习1.透镜有两类: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________,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叫________.2.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做______透镜.3.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______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______.同一个透镜有______个焦点,不同透镜的焦距可以不同.2凸透镜凹透镜会聚会聚发散发...
第2课时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和化能合成作用2一、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光合作用强度:(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的数量。糖类3(2)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水分CO2温度长短与强弱原料产物42.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操作提示取材用打孔器在生长旺盛的绿叶上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直径=1cm)抽气用注射器(内有清水、小圆形叶片)抽出叶片内气体沉水将抽出内部气体的小圆形叶片...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微专题7密度的测量1密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之一,也是各地中考考查的热点实验之一.重点考查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实验方案评估和误差分析能力等.另外还常常通过特殊方法测密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探究能力.2类型一测量液体的密度1.(2017长沙)为了帮助家人用盐水选种,小天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测量过...
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1导入新课一个人从事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有的人收效好,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无论历史与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呢?《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2作者简介顾颉刚(1893-1980),我国当代历史...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11.托盘天平:(1)使用前:要注意所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__________.(2)使用时:首先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上;再调节__________,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__________,从而使天平平衡.(3)测量时,物体放在__________,用镊子夹取砝码并把砝码放在__________,添加砝码的顺序是__________.(4)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__...
一、单项选择题1.(2017安徽合肥模拟)一个质量为m的小铁块沿半径为R的固定半圆轨道上边缘由静止滑下,到半圆底部时,小铁块所受向心力为铁块重力的1.5倍,则此过程中铁块损失的机械能为()A.18mgRB.14mgRC.12mgRD.34mgR1解析:选B.已知铁块滑到半圆底部时,小铁块所受向心力为铁块重力的1.5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5mg=mv2R,由动能定理得mgR-W=12mv2.则克服外力做功W=14mgR,由功能关系知,机械能损失为14mgR,故选项B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