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鲁班造伞的传说1鲁班简介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进而发明创造。相传曾经发明多种木制工具,如根据植物叶边齿形会割手发明了锯子,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被后世尊称为“祖师”。2lǔfūjìzhēfù鲁肤既遮傅lúnmàipīlǒng轮脉劈拢3快乐生字词鲁班皮肤既然师傅大火轮叶脉劈开收拢火辣辣湿漉漉轻轻巧巧41、初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56很久以前,...
章末过关检测(五)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7安徽期中测试)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A∶mB=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0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A、B两物体所受摩擦阻力之比FA∶FB与A、B两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之比WA∶WB分别为()A.2∶1,4∶1B.4∶1,2∶1C.1∶4,1∶2D.1...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怀疑与学问顾颉刚11.从议论文三要素的角度来整体感知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的关系。2.学习运用举例论证以及道理论证来证明论点的方法。3.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具体意义。2顾颉刚(1893-1980),我国当代史学家,江苏苏州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3程颐(1033-1107)北宋的哲学家、教育家。曾和兄程颢学于周敦...
章末小结对点训练..2知识网络..11知识网络我国的动物资源生物圈中的动物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知识网络生物圈中的动物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3对点训练一、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1.动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破坏者B4二、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2.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对点训练A53.(2018汨罗市模...
5.1.3演绎推理5.1.4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课标要求】1.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2.并能运用演绎推理进行一些简单推理.3.掌握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联系和差异.4.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1自学导引1.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的一种必然性结论的推理过程,它的主要形式是.2.三段论常用格式为:①M是P,②,③S是P;其中①是,它提供了一个一般...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11.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2.远处景物通过照相机的镜头在胶卷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3.投影仪可以在银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用凸透镜近距离观察物体,成正立、放大√×√√2检查认识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火柴物体用来承接像焦距10cm3实验准备:.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
七年级语文教学课件第五单元写作指导如何突出中心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写出中心集中,鲜明、突出的文章。2怎样才能做到中心突出首先,观点单一,明确中心。首先要做好审题立意的工作,由多个角度最终确定一个中心。考场作文有些题目的中心比较明确;有些题目在题外,隐喻性强,比较有深意,往往含蓄地表现出几个不同的中心。这就要求考生要认真分析题目,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即使文章有多种角度多种立意,一旦落实到一个具...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目标导航]1.结合教材碳循环模式图,说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阐明碳循环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2.通过具体实践活动,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通过实例分析,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2一、碳循环1.物质循环的概念。(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如C、H、O、N、P、S等。(2)过程: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元素无机环境生物群落32.范围:________。3...
17动物笑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标题“笑谈”的含义。(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感情,并学习本文诙谐风趣的语言。(难点)3.感受本文作者对科学工作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倡导建立人和动物之间的和谐亲密关系。(重点)新课导入同学们,当你看到一个人蹲在地上爬行,还不停地嘎嘎叫的时候,你一定会把他看做一个疯子,其实,他不是疯子,而是一位科学工作者。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他...
第21课新文化运动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1情景导入胡适在课堂上讲白话文的好处,有位学生说:“白话文语言不简洁,打电报用字就多,花钱多。”胡适说:“不一定吧。要不我们做个试验。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且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同学们纷纷拟稿,最后胡适从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第五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A、布卢姆B、加涅C、奥苏贝尔D、奥斯本3、奥斯本提出了(D)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
第三章电磁感应1第五节高压输电2农村电网改造“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农电系统大力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户户通电”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农电企业规范化管理工程和农电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累计投入农村电网改造资金3075亿元,为134.1万户508.9万人解决了用电问题,3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407个、电气化乡(镇)4991个、电气化村90053个,农电标准化建设水平和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很好地履行了服...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5.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1◎新知梳理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以二元一次方程的任意一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对应的______________;反之,一次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所对应的值都是对应__________________.一次函数图象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22.用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的一般步骤:(1)变形:把两个方程化为____________的形式;(2)作图:在____________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3)找交点:...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一课时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1课前预习反水平面中央同一水平面一倍焦距内暗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课堂演练知识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典例精练【例】(2017柳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5-3-1所示,可确定出焦距f=_____(填“0”“10”或“20”)cm.103(2)小明用此...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1.掌握主要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特点。2.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3.能够结合示意图,根据河流特征判断地形特征。考点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演变河谷发展阶段侵蚀类型地貌初期(A)河流侵蚀作用以______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____”型中期(B)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___________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_____侵蚀、_____堆积,河流更...
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课程标准(1)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2)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2.学习要点(1)掌握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著作和思想。(2)掌握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主要活动,认识革命导师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伟大作用。(3)掌握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4)分析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伟大贡献,感悟列宁实事求是的态...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学习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即器物—制度—思想。(重点)2.理解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体西用”思想的特点及实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难点)3.掌握不同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重点)2[自主预习探新知]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英国鸦片走私船开始频繁出没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