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130个易错点高中数学130个易错点目录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易错点1.忽视(漏)空集致错易错点2.忽视最高项系数为0时。易错点3.忽视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易错点4.判断充分性必要性位置颠倒易错点5.分式不等式求补集不能直接改变不等号方向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易错点1.忽视基本不等式使用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中的“一正”易错点2.忽视基本不等式使用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中的“三相等”...
襄阳市三中2022届高三数学8月18日周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已知R是实数集,集合A=,B=,则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A.[0,1]B.(0,1]C.(0,1)D.[0,1)2.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f(x+4)=f(x-2),若当x∈[0,3]时,f(x)=6-x,则f(2021)=()A.36B.C.6D.3.函数y=-在[-2,2]上的图象大致为...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目录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1第一章有理数......................................................................................................................1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九年级数学上册【根的判别式的应用】压轴题【一】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例题】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3)x+m+1=0.求证:无论m取何值,原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证明:Δ=(m+3)2-4(m+1)=(m+1)2+4. 无论m取何值时,(m+1)2+4的值恒大于0,∴原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例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2)x+(2m-1)=0.(1)求证:方程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 b2-4ac=[-(m+2)]2-4×...
方法一:基本概念检验法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是同学们复习时最容易忽视的,因此在解题时极易发生概念性错误,所以,概念检验法是一种对症下药的方法。如: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有几个?(1)y=2x(2)y=ax+2(3)y=3x-2(4)y=2答:有三个。错了,我们先来回想一下一次函数的定义:一切形如y=kx+b(k不等于0)的函数称为一次函数。对照定义形式,仅(1)和(3)为一次函数,而(2)的a可能为0,故只有两个。方法二:对称原理检验法对...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
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1.做几何题时候不会做辅助线原因:对于几何模型认识不充分解决方案:每一种基本的几何模型都有定义、性质和判定三方面,要将这三方面知识熟记于心。一般来说应用的过程是:判定是哪种模型→此模型有何性质→此性质能不能直接用→若不能,则作辅助线体现其性质。例如:平行四边形模型→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模型→三线合一。倍长中线模型→有三角形一边中点,可以考虑倍长中...
列出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2、找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或几个)相等关系;3、设未知数:据找出的相等关系选择直接或间接设置未知数4、列方程(组):根据确立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5、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6、检验:针对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7、作答:包括单位名称在内进行完整的答语。1.行程问题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
〖知识点〗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核心、应用问题的主要类型〖大纲要求〗能够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内容分析列出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2找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或几个)相等关系;3设未知数:据找出的相等关系选择直接或间接设置未知数4列方程(组):根据确立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5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6检...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12种方法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方法多种多样,现总结如下:1提公因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例1、分解因式x-2x-xx-2x-x=x(x-2x-1)2应用公式法由于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有着互逆的关系,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例2、分解因式a+4ab+4ba+...
一、选择题的解法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
初中数学压轴题9类题型解题技巧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线段与角的计算和证明,一般来说难度不会很大,只要找到关键“题眼”,后面的路子自己就“通”了。2.图形位置关系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
1.学好数学要抓住三个“基本”:基本的概念要清楚,基本的规律要熟悉,基本的方法要熟练。2.做完题目后一定要认真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这样,以后遇到同一类的问题是就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了。3.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能运用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因此,要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来分析,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4.要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在练习中有意识的地去总结,慢慢地培养适合自己的分析习惯。5.要主动提高综合分析问...
方法一:排除选项法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方法二:赋予特殊值法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方法三: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
选择题解法大全方法一:排除选项法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方法二:赋予特殊值法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方法三: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
初一上册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初步认识。(1)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3-6分,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难易度属于简单。【考察内容】复数以及混合运算(期中、期末必考计算)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和倒数(选择、填空)。(2)整式的加减:中考试题中分值约为4分,题型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难易度属于易。【考察内容】①整式的概念和简单的运算,主要是同类项的概...
01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1.做几何题时候不会做辅助线原因:对于几何模型认识不充分解决方案:每一种基本的几何模型都有定义、性质和判定三方面,要将这三方面知识熟记于心。一般来说应用的过程是:判定是哪种模型→此模型有何性质→此性质能不能直接用→若不能,则作辅助线体现其性质。例如:平行四边形模型→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模型→三线合一。倍长中线模型→有三角形一边中点,可以考虑倍长...
〖知识点〗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核心、应用问题的主要类型〖大纲要求〗能够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内容分析列出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2找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或几个)相等关系;3设未知数:据找出的相等关系选择直接或间接设置未知数4列方程(组):根据确立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5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6检...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常数项是-2。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