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三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一、选择题1“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一开始有历史的时候,就已经有了17世纪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反映以上历史发展特点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2下图是谢司起义的情景,图中这一历史事件反映出()A.北美殖民地人民渴望实现民族独立B.独立后的美国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C.美国人民渴望制定宪法来保障民主D.美国1787年宪法并...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日本学习唐制的目的,内容,以及对日本历史的影响。2.基本技能:学会比较相似历史事件,学会认知历史事物。3.情感培养:通过学习本课知识,认识改革创新的艰辛性;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的认识性和前景的光明性。【学习重点】大化改新内容的分析;分析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习过程】一、遣隋使和遣唐使1、是什么使得日本派遣使者来中国成为可能?条件:(1)两国同处于...
第3课日本效仿唐制的变革一.课标要求:略二.预习提纲:原因地理位置:同处________,一衣带水。社会发展:中国________,具有吸引力。遣隋使和日本自身:不畏艰险,百折不挠。遣唐使内容互赠礼品,构成_________形式。学习__________和中国的___________。影响促进中日_______________。促进日本_______________。背景豪族与中央政权矛盾尖锐。归族留学生的推动经济公地公民制班田收授法大化改新措施租庸调制政治中央设立____...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1.雅尔塔体系确立(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2)基础:美苏均势(3)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4)意义: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1)...
第3课大战的后果问题导学一、战争引起革命活动与探究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数百万死伤的人和城乡冒着烟雾的废墟,使得广大民众易于接受进行革命和实现社会新秩序的号召。为了模仿布尔什维克革命,柏林、汉堡和布达佩斯都建立了苏维埃。伦敦、巴黎和罗马街头也出现了示威游行。1919年3月22日,威尔逊的密友豪斯上校在日记中写道:“不满的呼声每天都有。人民需要和平。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匈牙利刚刚屈...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选择题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A“”.浮夸风现象B“”.共产风现象C.阶级斗争为纲D“”.两个凡是的方针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不恰当的一项是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C....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问题导学一、战争引起革命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一战后,数百万死伤的人和城乡冒着烟雾的废墟,使得广大民众易于接受进行革命和实现社会新秩序的号召。为了模仿布尔什维克革命,柏林、汉堡和布达佩斯都建立了苏维埃。伦敦、巴黎和罗马街头也出现了示威游行。1919年3月22日,威尔逊的密友豪斯上校在日记中写道:“不满的呼声每天都有。人民需要和平。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匈牙利刚刚屈服。...
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测控人民版选修3我夯基我达标1.1945年,美英盟军和苏军会师于()A.易北河B.莱茵河C.柏林D.雅尔塔答案:A2.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美英盟军与苏军会师B.苏军攻克柏林C.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D.《波茨坦公告》公布答案:C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种局面开始于()2.在封建社会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第10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素材简介孙中山,原名孙文(1866-192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革命的旗帜,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被尊称为国父。夫人宋庆龄女士,被尊称为国母。曾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国民党总理、广州革命政府大元帅。他是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孙中山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对共产党和国民党来说应是共识...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问题导学克里米亚战争与俄国的现代化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世界通史资料选辑》(1)根据材料一回答,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俄国将...
三“蒸汽”的力量1851年5月1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伦敦海德公园内的“水晶宫”,参加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并进行剪彩。面对参观者目瞪口呆地看着英国展出的各种机器,她反复使用“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当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阳光照射在宏伟的大厦上面,每个国家的旗帜都在阳光下飘扬这次和平节日的创造者,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
第12课新时期的理论成果内容标准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果你是一位军事评论家,你认为在克伦威尔的治军之道中,最能保证其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A.士兵的出身来源B.严格的纪律C.军官的提拔标准D.士兵的武器装备答案:B正是克伦威尔的严格治军,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其军队在武器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打败了王党军队。2.克伦威尔在其“护国主”任上曾说:“护国主为终身...
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检测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1.1943年,后来被誉为“欧洲之父”的让莫耐在提交法兰西民族委员会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欧洲各国如果只是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重建各自的政府,强权政治和经济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欧洲就无和平可言。”据此,欧洲成为一个共同的经济单位是基于()A.恢复欧洲应有的国际地位B.欧洲统一的思想由来已久C.“冷战”格局威胁欧洲...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近代中国专题六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第1课时1840
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2秦国的崛起成长训练人民版选修1夯基达标1.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有利于鼓舞士兵作战的勇气②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③打击了贵族的特权④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地位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此题的关键是对③、④的理解;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使旧贵族失去了基于出身的特权,地主、平民因军功而授爵、任官、授田宅,故③、④正确。①、...
第7课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帝国主义构建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华盛顿会议,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华盛顿会议,使学生领悟国家利益是世界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最根本原则,而实力又是外交的后盾,落后就只能任人宰割。2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能力,此外学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迫切希望通过自己...
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高中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答题格式:1.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2.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3.”“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改革成败原因1.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2.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过关检测岳麓版选修3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国家纷纷获得民族独立。据此完成:(1)结合史实说明二战后初期亚洲国家获得独立的方式。(2)亚洲国家独立的实现有何历史意义?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在归纳亚洲国家获得独立的方式时,不要仅限于本单元所学内容,还应考虑到中国、蒙古、朝鲜和越南等国家。回答第(2)问时,既要考虑到亚洲国家的独立对殖民体系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