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牛顿第三定律1ZHISHISHULI知识梳理ZHONGNANJVJIAO重难聚焦DIANLITOUXI典例透析MUBIAODAOHANG目标导航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3.能够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ZHISHISHULI知识梳理ZHONGNANJVJIAO重难聚焦DIANLITOUXI典例透析MUBIAODAOHANG目标导航一二三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1教学目标: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引入思路:碰撞是常见的现象,以宏观、微观现象为例,从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包括实验现象)中提出研究的问题----碰撞前后是否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引导学生从现象出发去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自然规律。台球由于两球碰撞而改变运...
学案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____________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又与___________有关.加速度质量知识储备区本学案栏目开关1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加速度(1)对于初速度v0=0的匀加速运动,位移x=12at2,所以a=2xt2.(2)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__________,即Δx=aT2.常量知识储备区本学案栏目开关23.利用打上点的纸带,求加速度...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以及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重点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2.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本质.难点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正确分析受力并恰当地运用正交分解法.知识...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www.uzumibi.com/guonei/2224.htmlwww.jnsww.cn/shangye/2144.htmlnews.zzsz.net.cn/news/bizs/25482.htmlwww.ypk.com.cn/news/yqdt/30435.htmlnews.999ask.com/yyzx/8769.htmlwww.ypk.com.cn/news/yqdt/30436.htmlnews.ccvic.com/qyxw/202005/8579.htmlnaj8.cn/fengshang/sscl/20200526/354.htmlwww.smcnn.com/m/m/2020/0527/5927.htmlwww.99114.com/focus/3582.htmlwww.x...
1上周日停电了,小明好心烦,好像一切都瘫痪了:爸爸准备好的周末的菜烧不成,只好全家一起到外面吃;每晚必看的《环球新闻》不能看;作业也写不成;妈妈还总唠叨,生怕冰箱里的鱼化开了。没有电的日子真是难熬啊!电脑、冰箱、电饭煲等,为什么这么多东西都必须用电呢?细心的小明还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例如:冰箱启动时,正常发光的电灯要突然暗一下;半夜里开灯比晚上七八点钟亮得多等等,小明百思不得其解。生活中的这些电学现象,为什么会...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2一、力与运动的关系3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_________;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_______________。才能运动静止在一个地方42.伽利略的斜面实验:(1)理想实验: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向下运动,再让小球冲上第二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无论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如何,小球所达到的高度_____,若将第二个斜面放平,小球将_____________。(2)实验结论:力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过程】一、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重物(含小盘)的质量分别为m0、M0,并把数值记录下来。2.按图将实验器材安装好(小车上不系绳)。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无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置,直到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不挂重物的小车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纸带上相邻点间距相等)。4.将重物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3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系统、内力和外力的概念,理解动量守恒定律.2.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能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重点1.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过程.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难点1.内力和外力的概念.2.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知识点一系统、内力和外力提炼知识1.系统: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研究对象称为一个力学系统...
物理选修3-3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十章热力学定律2第二节热和内能3※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知道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了解热与内能的关系,区别热量与内能的概念451课前预习2课内探究3素养提升4课堂达标5课时作业6课前预习7•1.概念•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温度高的物体要________,温度低的物体要________,即热量从________物体传到了________物体,这个过程就叫做热传递。•2.热传递的方式•________、...
第1节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1一、冲量、动量和动量定理1.冲量(1)定义:力和力的的乘积.(2)公式:I=,适用于求恒力的冲量.(3)方向:与相同.作用时间Ft力的方向22.动量(1)定义:物体的与的乘积.(2)表达式:.(3)单位:.符号:kgm/s.(4)特征:动量是状态量,是,其方向和方向相同.质量速度p=mv千克米/秒矢量速度33.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所受的冲量等于物体.(2)表达式:.(3)矢量性:动量变化量方向与的方向相同,可...
第十章热力学定律2热和内能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传热的三种方式并会用分子动理论解释.2.知道传热是改变系统内能的一种方式.3.会区分热量和内能的概念.4.知道做功与传热在改变系统内能上的区别.重点1.知道传热是改变系统内能的一种方式.2.会区分热量和内能的概念.难点1.会区分热量和内能的概念.2.知道做功与传热在改变系统内能上的区别.知识点一传热提炼知识1.传热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2.传热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第二节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考点一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基础梳理]1.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如果一个系统,或者所受为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m1v1+m2v2=或p=p′.不受外力外力的矢量和m1v′1+m2v′22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2)近似守恒:系统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但当内力远大于外力时,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进一步学习物体的受力情况,并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2.知道动力学的两类问题:从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理解加速度是解决两类动力学问题的桥梁.3.掌握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重点1.能根据受力情况会求运动情况.2.能根据运动情况会求受力情况.难点1.正确受力分析.2....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551做一做34看一看5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2、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6AB作用力反作用力1.概念:通常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牢记】: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任选其中一个称为作用力,则另一个称为反作...
第十三章动量守恒定律近代物理实验十三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基本要求】一、实验目的1.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2.探究一维弹性碰撞的特点.二、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v′,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2三、实验器材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
2库仑定律[课标解读]1.理解点电荷的概念,知道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知道带电体看成点电荷的条件.2.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表达式,知道静电力常量.3.知道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会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问题.4.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01课前自主梳理02课堂合作探究课时作业03课后巩固提升一、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实验现象(1)小球所带电荷量不变时,距离带电物体越远,丝线偏离竖直方向...
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根据万有引力理论预言了哈雷彗星再次出现的时间,推算出未知天体的轨道。2.利用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物对体的万有引力,即mg=GMmR2,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3.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以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利用M=43πR3ρ,可以计算中心天体的平均密度。1一、预言彗星回归1.哈雷根据理论,对1682年出现的的轨道运动进行了计算,指出了不同年份出现的情况,并预言了再次出现的时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