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1考点一NO.1梳理主干填准记牢NO.2题组训练提升能力牛顿第二定律和单位制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相同.(2)表达式:.(3)适用范围①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参考系,即相对地面或的参考系.②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它受到的作用力物体的质量作用力的方向F=ma惯性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宏观物体2考点...
(黔西南地区)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欧姆定律习题课件 (新)新人教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Ⅰ单位制Ⅰ超重和失重(1)深刻理解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2)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并能选取适当的坐标系建立方程求解;(3)学会将实际问题理想化、模型化;(4)注重本专题知识与曲线运动、电磁学相结合的综合计算题(1)对惯性、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2)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3)将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特...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只含有C、H元素C.含有C、H、O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A(2016,荆州)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光照淀粉+O2,下列关于说法中正确的是()A.淀粉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B.淀粉中一定只含C、H两种元素C.淀粉中可能含有三种以上的元素D.淀粉可能是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A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1[备考导航]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2.超重和失量(Ⅰ)3.单位制(Ⅰ)23考点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单项选择题Ⅰ1.(2016年1月广东学考)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导学号57230039)A.伽利略B.开普勒C.爱因斯坦D.牛顿答案:A42.(2016年6月广东学考)关于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是一对平衡力B.它们的产生有先后之分C.它们只能存在于静止的物...
牛顿第三定律1一、力是对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物体物体2NSNSNSNSFF’FF’3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4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5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2数学表达式:F=F’三...
4.1牛顿第一定律(a)一块石头,只有用力才能移动它(b)用力踢球,球才会运动起来1运动推投拍踢拉2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在一个地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传承两千多年的科学团队3伽利略的运动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伽利略(Galileo,1564-1642)传承两千多年的科学团队4斜面实验在头脑中把摩擦力略去5伽利略的研...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习题课: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几类典型问题一、瞬时加速度问题两类基本模型的区别:知识探究(1)刚性绳(或接触面)模型:弹力立即改变或消失,形变恢复几乎不需要时间.(2)弹簧(或橡皮绳)模型:形变量大,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是不变的.例1如图1中小球质量为m,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图1(1)绳OB和弹簧的拉力各是多少?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
第1课时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1活动一课前预习部分活动一考纲考点知识梳理基础检测2活动一课堂导学部分活动二万有引力定律问题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成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引力方向沿两个物体的连线方向。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r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对...
(黔西南地区)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7章 欧姆定律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1课时 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习题课件 (新)新人教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习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共14页]
第4课时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1考点一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行中的应用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1)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GMmr2=ma向=mv2r=mω2r=m4π2rT2.(2)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运动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GMmR2=mg(g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①在研究卫星的问题中,若已知中心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时,常运用GM=gR2作为桥梁,可以把“地上”和“天上”联系起来.由于这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