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文学、文化常识与古诗文默写1一、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B2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
七年级语文教学课件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1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21.复述故事,概括主旨,学习文章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2.多角度理解故事蕴含的生活哲理。教学重难点3第1课时教学过程4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入中学后,却...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3整式2018年秋数学七年级上册•B11.表示数与字母的的式子叫做式.独的单项单或也是单项式.2.单项式中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3.n个式的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的的次数,叫做个多式的次数.项这项4.和统称为整式.乘积数字字母数字因数指数和和项次数最高单项式多项式2易错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y2是单项式B.单项式-xy7的系数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印度第1课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热带季风气候11.位置印度是____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临孟加拉湾,西临____________,南临___________。2.地形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____平原,南部是起伏和缓的____高原。3.人口印度人口仅次于____,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印度的人口还在以较____的速度增长。南亚阿拉伯海印度洋恒河德干中国快知识点2热带季风气候4.印度绝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
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6角第3课时余角和补角1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______,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______.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______,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______.3.等角的余角______,等角的补角______.余角余角补角补角相等相等2知识点余角与补角1.已知∠A=52°15′,则∠A的补角等于()A.127.45°B.127.75°C.47.45°D.47.75°B32.下面关于余角、补角的说法,...
第2章代数式2.4整式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X1单项式的相关概念由数与字母的成的代数式叫做式;式中,与字母相乘的数叫做式的,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叫做个式的次数.这单项自我诊断1.下列法的是()A.数字0也是式B.式-a的系数与次数都是1C.13mn是二次单项式D.-2ab3的系数是-23积系数和B2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由几个单项式的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多项式中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习惯上把和...
双休自测八(1~6)(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2018年秋数学七年级上册•B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的倒数是()A.3B.13C.-3D.-132.如图,有一个正方体纸巾盒,它的平面展开图是()DB23.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酌,实属来之不易,舌尖上的浪费让人触目惊心,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5×109千克B.50×109千克C.5×1010千克D.0.5×10...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1课时2018年秋数学七年级上册•B1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先将减法运算转化为运算,再按从到的顺序计算.易错题:计算:(1)(-9)-(+6)+(-8)-(-10)=;(2)1-2+3-4+5-6=.加法左右-13-321.算式-3-5不能读作()A.-3与5的差B.-3与-5的和C.-3与-5的差D.-3减去52.下列运算结果错误的是()A.(-20)+(+3)-5-(-7)=-15B.(+9)-(+10)+(-2)-(-8)...
明思宗崇祯帝一个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一段让人唏嘘的帝国往事1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第17课明朝的灭亡明朝的灭亡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原因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后金的兴起清的建立起义的主力军口号建立政权明朝灭亡清兵入关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表现:①②③结果①②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
18.狼1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一屠.晚归屠:____________(2)缀.行甚远缀:____________(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____________(4)屠大窘.窘:____________(5)顾.野有麦场顾:____________(6)又数刀毙.之毙:____________屠户连接、紧跟一起处境困迫,为难看,视杀死3(7)一狼洞.其中洞:____________(8)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____________(9)一狼径去..径去:____________(10)其一犬.坐于前犬:____________...
1◆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2◆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3◆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4◆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5◆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6◆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7◆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8◆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9◆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10◆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11◆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12◆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13◆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14◆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15◆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16◆主题一◆主题...
专题五文言文基础及阅读1一、课内文言文基础(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3.公欣然曰()4.白雪纷纷何所似()()5.撒盐空中差可拟()()6.陈太丘与友期行()7.太丘舍去()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不久,一会儿急高兴的样子疑问代词,什么像大体相比约定丢下(他)而离开28.门外戏.()9.相委.而去()10.下车引.之()11.元方入门不顾.()12.学而时.习之()13.不亦说.乎()14.人不知而不愠.()15.吾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