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KEQIANXUEXI课前学习KETANGSHENRU课堂深入背景助读知识梳理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第四专题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了解知识领域古往今来,有很多人以其伟大的人格感动着我们:孔子好学而“三月不知肉味”,令人称颂;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友谊真挚感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让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羡慕不已;屈原九死未悔的忠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抗争,这一切无不彰显出他们高尚的人格。本专题围绕理想的人格,选取了三篇完美人格的经典之作。《孔子世家》让我们了解了孔子的一生,感受他的为人,感...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同学们知道这是对谁的评价吗?闻一多1作者简介: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有诗集《红烛》、《死水》,他提出了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1946年7月,因在悼念李公朴大会上怒斥国民党的罪行,发表《最后一次讲演》而被...
专题二杂说1进学解2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2.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3.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3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写作背景韩愈仕途坎坷,大起大落,且几次遭受打击都是由于参与政治、关心时局,对朝政发表意见。这样的经历使他对读书人的遭遇、对人才使用问题非常重视。因此,他在《送...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归纳背景阅读扩展作者1你知道什么是朦胧诗吗?戴望舒就有一首著名的朦胧诗《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
第六专题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了解知识领域《史记》这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在体例上冲破了以往历史散文的局限,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这五种体例各有区别,但它们却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补充而形成结构框架,勾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颇具匠心,能够把更多的内容纳入其中,拥有更加广泛的叙事范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总体风貌,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景。学习中要注意《史记》在叙事方...
*赵世家KEQIANXUEXI课前学习KETANGSHENRU课堂深入背景助读知识梳理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正是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各诸侯国均在发愤图强,以图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吞并诸国,称霸华夏。当时,赵国周围被齐、中山、燕、林胡、楼烦、东胡、秦、韩等国包围着,时人称赵为“四战之国”,其形势之险恶可以想见。赵武灵王即位前,赵的国势很弱,往往无力抗击二三等小国中山国的侵扰。赵武灵王即位后,在实行“胡服骑射”前的...
读准下列字音濑户内海衣衫褴褛酬谢一模一样làilánlǚchóumú写对下列字形褴褛酬谢无精打采1父母的心川端康成2理情节析描写1、文中的父母为什么要送走孩子?2、既然送走了孩子,为什么三番两次换回孩子?请从文中父母的语言描写中找出依据。3理情节析描写3、从送孩子到换孩子和要回孩子父母的神态有怎样的变化?内心情感又是怎样变化的?我从父母的神情中感受到他们的心情。4一波三折,跌宕起伏5到底送走是爱?还是要回是爱?悟...
《氓》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总集。内容:形式:手法:收入时期的诗歌首。汉以前被称为或。《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诗歌从西周到春秋305《诗》《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四言为主,重章反复现实主义诗经六义2民间乐歌宫廷乐歌宗庙乐歌和舞歌“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风雅颂赋比兴3氓...
蜀道难李白1学习目标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认识作者的观点态度,了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疏通字、词、句,领会诗歌内容,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欣赏诗中奇特生动的比喻,上天入地的丰富想像,夸张扬厉的惊奇笔法,流转华美的韵律。2一、导入新课火车在蜿蜒的秦岭隧道穿行时,我们自然会惊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必然会想起入蜀“难于上青天”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
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在那个时代1韩愈2解题:标题“师说”怎样理解?“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爱莲说》《马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
北方1[学习目标]:1.了解艾青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情。2.通过意象分析法,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3.有表情地诵读这首诗。2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狱中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一举成名,出狱后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抗战时期,创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有著名诗集《北方》、《向太阳》等;在延安解放区,写下《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等诗集;解...
《算法的含义》1算法的含义(1)2问题1:你知道在家里烧开水的基本过程吗?3问题2: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一起渡河,渡口只有一条小船,每次只能渡1个大人或两个小孩,他们四人都会划船,但都不会游泳。试问他们怎样渡过河去?请写出一个渡河方案。4第一步:两个小孩同船过河去;第二步:一个小孩划船回来;第三步:一个大人划船过河去;第四步:对岸的小孩划船回来;第五步:两个小孩同船渡过河去;第六步:一个小孩划船回来;第七步...
1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2。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3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
1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讲读知识扩展系统框架退出朗读2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12学习目标梳理文言文的词义、句义和文义,正确理解文意内容。着眼人物鉴赏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培养自己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3一、导入新课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此期间秦以...
游褒禅山记1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掌握重点字词,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义的方法。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3.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了解这种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借鉴意义。2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连线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后赤壁赋1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能流畅地阅读、翻译全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2.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联系,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2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写作背景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他经常来到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
蜀道难唐李白1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2剑门关,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天宝初,因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任供奉翰林,但不久...
*滑稽列传KEQIANXUEXI课前学习KETANGSHENRU课堂深入背景助读知识梳理这是专记滑稽人物的类传。滑稽是言辞流利、正言若反、思维敏捷、没有阻难之意。后世用作诙谐幽默之意。《太史公自序》曰:“不流世俗,不争埶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此篇的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埶利”的可贵精神,及其“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才能。他们虽然出身微贱,但机智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