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序号1)课题1、测量物体的温度备课日期前学期的电脑备课上课日期9月12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知道温度表的基本构造。2、使学生认识温度表上的刻度。3、使学生学会表示温度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准备杯子、水槽、温度表模型或投影。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引新1、师:(出示两杯冒热气的水)如果要判别这两杯水,哪杯水温度高,有什么方法?生:(讨论)(可以凭眼观察)师:如果这里又有两杯水都不冒热气,那...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起讫时间月日~月日使用课时累计使用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内容主要是第三册学习的乘、除法的有关概念,乘、除法计算以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两步式题,以及学过的一些应用题。计算的复习,突出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式题的顺序和100以内的加减法,为本学期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和混合运算进一步打好基础。教材在安排口算和笔算时,突出了运算顺序的对比,让学生更加明确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式题的顺序。重视乘...
1、我是小学生了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并知道小学生应该做到的礼仪、卫生、学习要求。教学重点:小学生的学习、卫生、礼仪要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说一说,议一议现在上课老师和我们的问好与幼儿园有没有区别,知道为什么有区别吗?让学生积极地说一说自己的体会。从而引出:这一切都因为我们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二、学习新课采用引导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新课...
课题:我的梦想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理想巩固各种绘画方法2.用自己掌握的画法来进行创作教学重点:用学习过的并已经掌握的画法来表现出自己的理想教学准备:水彩笔,颜料、钢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伟大的领袖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成为他学习的动力。许多伟大的成就,就源于儿时的梦想,美丽的梦给人力量。2.同学们,你的理想是什么啊?你能用画面表现出来吗?今天,我们就来把自己的梦想画出...
教案(序号1)课题1、大气压力有多大备课日期前学期的电脑备课上课日期2月27日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大气压力很大。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准备1、注射器、弹簧、玻璃杯、吹塑纸片、吸盘挂钩、报纸、细线、钮扣、缝衣针。2、有关“马德堡半球实验”录像,越往高空大气压力越小的投影片、地球大气层的挂图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导入新课学习新课1、认识...
教育资讯网—http://www.jyzxw.net小学第五册常识备课学期授课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学生认知水平,重视技能训练,发挥常识课德育功能。根据这样的编排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认知目标了解家乡的工厂、政府、城市等知识;了解植物花、种子的构造和功能;了解动物的吃、运动、保护自己的方法等。2、技能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推理...
第一单元《小手拉小手》一、教学内容:1、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传、传、传》2、听:《玩具兵进行曲》3、动:《请你跟我这样做》、走各种图形、音乐游戏《传、传、传》4、拓展:文明礼貌习惯、感受常见的进行曲二、教学目标:1、体验踏上人生第一起跑线的新鲜感和幸福感,喜欢音乐老师,喜欢音乐课,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并能以愉悦的情绪学习音乐。2、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律动等生动活泼的音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海子简介•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海子,1964年5月出于安徽省怀宁县,一直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就考大了北京大学法律系,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在北大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方25岁。2•海子在不到七年的创作生涯里,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论文等。他所写的二百余首抒情诗和...
1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重庆云南四川西藏自治区青海上海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z```xxk唐古拉山东海2长江源头:沱沱河各拉丹东雪山沱沱河长江源头:沱沱河各拉丹东雪山3宜昌湖口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4亚热带高原气候区秦岭淮河0℃5半湿润区半干旱区湿润区6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雅砻江南京上海重庆武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支流和湖泊大渡河岷江葛洲坝三峡7虎跳峡86300米6700米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z``...
12西地平线上高建群3速读课文,填写下面表格:落日地点景物特征作者的感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定西高原柔和、美丽、安谧,大极了惊呆了,恍若一场梦境罗布淖尔荒原血红、辉煌被震撼了,感到自己像在画中,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阿勒泰草原灿烂、热烈令我惊骇卑微平庸4罗布淖尔荒原落日定西高原落日〖思考〗面对如此雄伟的风景,作者进行了哪些联想呢阿勒泰草原落日5作者面对如此雄伟的风景,浮想联翩《泰坦尼克号》的音乐;罗曼...
123456789101112131415狼狈为奸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与狼共舞16好书推荐作者姜戎携《狼图腾》获得首届曼氏亚洲文学奖。“狼有很多战法值得借鉴:其一: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进攻、打围、赌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其二:最佳时机出击,保存实力,麻痹对方,并在其最不易跑动时,突然出击,置对方于死地。其三:最值得称道的是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甚至不惜为了胜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职,商战中这种对手...
长沙1诗歌--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朱光潜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领袖,也是伟大的哲人和诗人,在他一生中,不仅大量阅读古典诗词,而且身体力行创造了大量诗词。他生前曾批注过的诗词有1590多首,凭记忆手书117首,多为长篇叙事诗。正是泱泱诗国的文化甘露浸润哺育了毛泽东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所说:“毛泽东诗词...
《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教学设计1一.专题概述㈠内涵本专题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获得教养”?分为两个板块:“求学之道”和“经典的力量”。第一板块探讨的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第二板块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通过有效的问题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2㈡目标1.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努力形成正确的学习...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1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当代著名女诗人Zx.xk2关于朦胧诗•朦胧诗,曾盛行于“文革”之后,是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强调内在的思维,追求象征和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3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多借鉴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在这首《祖国啊,我亲爱...
1当天空不再是蔚蓝,看不到朵朵洁白的云朵;当大海不再澎湃,见不到鱼儿畅游碧水中;当小鸟不再歌唱,听不到婉转动听的鸣叫;当春天永不再来,鲜花不再绽放娇艳的笑脸......当蔚蓝色的星球—地球,我们人类的母亲再无力承担她的儿女们的伤害时,迎接我们的又将会是什么呢?2生态危机----我们的危机345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被称为“高原精灵”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86年在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栖息地,平...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
肖邦故园1教学目标:1.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2.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3.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2走近肖邦: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3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大家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2.能力目标:通过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大家学习的兴趣,培养大家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向大家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23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4找一找,那组是平均分?1258÷2=4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几个?68÷4=28个桃每只猴子分4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712个,每6个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教学目标:1.建立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并测量常见物体的长度。2.发展观察、操作、比较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和空间观念。23操场长20()数学书长24()铅笔长20()教室长15()米米厘米厘米4小红身高是1米32厘米,是()厘米。13255米6米8米8厘米1米100厘米90厘米1米<>=<6一棵树大约高15()米7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作单位。厘米米8一座楼高大...
1舒婷2•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的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