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中”的相关文档,共36749条
  •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挖空检测带答案)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挖空检测带答案)

    1.《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

    2025-07-08151.66 KB0
  •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大全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大全

    古代重要作家1.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教材选其作《观沧海》。2.诸葛亮,字孔明,被誉为“智圣”,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我们学过他的《诫子书》《出师表》等。3.刘桢,字公干,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我们学过他的《赠从弟(其二)》。建安七子:是东汉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

    2025-07-08049.71 KB0
  • 高中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总结 附故事详解实词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总结 附故事详解实词用法

    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

    2025-07-08232.51 KB0
  •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形容春风的诗句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形容春风的诗句

    11、今夜请你将我饮尽,我的生命便是这一口,你终于没能品出滋味的苦茶!2、清歌一曲送斜晖,雾锁江南燕子飞,莫道人生多苦寞,春风寂夜不思归。3、秋风瑟兮草木黄,萧声凄切断人肠,雁去衡阳无音讯,南来北往各一方。4、闲吟有意怜杨絮,醉卧无心问白鸥,花落人间春去也,芦丛深处一沙洲。5、云开日出海天红,雾散烟消万里风,莫道人生空似梦,一轮明月照心蒙。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写于761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

    2025-07-08231.61 KB0
  • 高中语文资料: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词总结

    高中语文资料: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词总结

    1.诣:到,去。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赋税),也可以做名词“税款”。4.风、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12.闻:①听说,听...

    2025-07-08029.98 KB0
  •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必考的意象类词语总结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必考的意象类词语总结

    (一)树木类1.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2.竹子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

    2025-07-08026.89 KB0
  • 高中语文200个必考成语

    高中语文200个必考成语

    1.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安然:平安;恙:疾病。2.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3.跋山涉水: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跋:在山上行走;涉:从水上经过,渡。4.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5.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6.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

    2025-07-08525.36 KB0
  • 高中语文常识积累:古代文化常识总结

    高中语文常识积累:古代文化常识总结

    1、古代官吏称呼【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2025-07-08124.63 KB0
  • 高中语文:议论文素材总结

    高中语文:议论文素材总结

    不达目的不罢休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侯宝林正是凭着“个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才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的。分析:语...

    2025-07-08023.22 KB0
  • 高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一、必备知识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A.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1)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2)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

    2025-07-08122.87 KB0
  • 高中语文100部国学经典总结

    高中语文100部国学经典总结

    【经部】十三经《周易》即《易经》,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尚书》儒家经典之一,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周礼》“三礼”之一,对礼法、礼义作了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仪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记载了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

    2025-07-08022.86 KB0
  • 高中语文考试答题“黄金法则”时间分配及抢分攻略

    高中语文考试答题“黄金法则”时间分配及抢分攻略

    各题型具体安排总体原则:总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平均每分钟得1分。要给作文留足50分钟的时间。1.论述类文本阅读:3道选择题,共9分,大约需要10分钟。2.文学类文本阅读:1道选择题,2道简答题,共14分,大约需要15分钟。3.实用类文本阅读:2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大约需要15分钟。4.文言文阅读:3道选择题,1道翻译题,共19分,大约需要16分钟。5.古代诗歌阅读:1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共11分,大约需要10分钟。6.名篇名...

    2025-07-08021.91 KB0
  • 高中语文考试常考文言实词分类(二十四史)

    高中语文考试常考文言实词分类(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中常考文言实词分类汇总家居生活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8、字:女子许...

    2025-07-08021.37 KB0
  • 高中语文50个优质作文素材 表格类

    高中语文50个优质作文素材 表格类

    人物事迹概括适用主题潘玉良自学成为国际艺术家,拒入外籍,坚守艺术纯粹,作品获法国金质奖章。坚持、艺术纯粹性、逆袭雷殿生徒步十年穿越中国,行程8.5万公里,穿越罗布泊,搜集民俗资料近2吨。坚持、冒险精神、圆梦辛丰年音乐评论家,文章手抄五遍修改,专注古典音乐,拒绝背景音乐干扰。专注、赤诚热爱、工匠精神李伯安耗时十年创作《走出巴颜喀拉》巨幅画卷,病逝于画前,展现黄河文明史诗。民族传承、艺术奉献、淡泊名利...

    2025-07-08020.41 KB0
  • 高中语文:10组高分议论文人物素材!

    高中语文:10组高分议论文人物素材!

    荆轲【适用范围】感恩、奉献,学会舍弃,人生选择、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用示例】如果我的生命能够为祖国赢得尊严,为人民带来福利,我不会吝啬。太子丹让荆轲做一个两难选择,荆轲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拒绝太子丹的请求,一是接受刺秦王的重任。终于,他做出了选择,选择了后者,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他知道这条路的尽头,便是他生命的尽头,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义无反顾。残阳胜血,西风萧萧,背负着国家与人民的...

    2025-07-08119.95 KB0
  • 高中语文:29组思辨性作文的万能分论点

    高中语文:29组思辨性作文的万能分论点

    1.主题词:小我与大我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功成必定有我,未来路上,以我之凌云志勇担当奋斗强。背负青天适南冥,挂云帆而济沧海。功成不必在我,未来路上,以我之岂邀名、不图利忱奉献。融入新时代,有我奋斗身,浮舟不惧沧海,立马笑傲昆仑;争做新青年,无我争功名,大人不驰空想,君子莫骛虚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是责任是担当是境界。2.主题词:“大德”与“小节”立身于世,矜细行以立大德。大...

    2025-07-08018.79 KB0
  •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8...

    2025-07-08118.1 KB0
  •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相关知识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相关知识

    一、各类散文的特点1、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2、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

    2025-07-08017.85 KB0
  •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的5个妙招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的5个妙招

    文言文断句和我们诵读现代文经典一样很注重语感,而语感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所以我们除了平常多选择一些难易适中的课内外文言文来阅读外,还需掌握一些断句技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一)明名词、代词: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

    2025-07-08117.23 KB0
  •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掌握这10大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掌握这10大方法

    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

    2025-07-08116.55 K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