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平衡条件的应用1一.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知识梳理】F合=0推论:(1)共点的三力平衡时,表示三力的矢量可以形成封闭的矢量三角形.(2)物体受n个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n-1个的合力一定与剩下的那个力等大反向.2【知识梳理】二.共点力平衡的处理方法1.三力平衡的基本解题方法(1)力的合成、分解法:即分析物体的受力,把某两个力进行合成,将三力转化为二力,构成一对平衡力,二是把重力按实际效果进行...
1观察思考:这辆自行车是由哪些材料组成的?2自行车钢铁橡胶塑料物体物质物体和物质是不同的,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3读读议议: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物理学中把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45问题讨论2.你认为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从地球飞到月球后,他所戴的那顶头盔质量会发生变化吗?请回答并说出的你理由。1.阿姆斯特朗本人从地球到了月球后,他的质量会变化吗?请说出你的理由.6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冰块熔化成水,变化了,没有变...
扭摆法测量物体转动惯量扭摆法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物理学实验中心物理学实验中心前言前言转动惯量是描述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研究和描述转动惯量是描述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研究和描述刚体转动规律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刚体转动规律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不仅取决于刚体的总质量,而且与刚体的形状、质量分布以它不仅取决于刚体的总质量,而且与刚体的形状、质量分布以及转轴位置有关。及转轴位置有关。对于质量分布...
第8章:投影与识图1我们用点O表示小明眼睛的位置,人在观察目标时,眼睛所在的位置叫做视点从视点到目标的的射线叫做视线有公共视点的两条视线所成的角叫做视角2如图,小强在幕布后活动,你认为小强应在什么区域活动,才能不被小明(在幕布的前面)看见?请在图中画出小强的活动范围,并用阴影部分表示.由于幕布的遮挡,视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盲区345小丽只要坐在12排以前,小明就可以看到她.小明小丽视线盲区视点12345678910...
第8章:投影与识图1交流与发现一2.33.4大刚小亮小莹5观察下表中所示的物体,并将看到的图形填入表中。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圆锥圆柱棱柱物体观察角度6桌面上放着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请说出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1)(2)(3)7如图所示的物体,你知道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吗?你能说出这三幅视图的名称吗?从正面从上面从左面(1)(2)(3)8交流与发现二9上图...
1什么是三视图法呢?工人在加工部件之前,首先要看部件的图纸.但在平面上画空间的物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必须把它画得从各个方面看都很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三视图法.就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一般是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然后描绘三张所看到的图,即视图.这样就把一个物体转化为平面的图形.例如下图:2在三视图中,俯视图画在主视图的下面,左视图画在主视图的右面。怎样画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呢?从正面看到...
第8章:投影与识图123感受生活你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4有趣的手影5你知道吗?北京故宫中的日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出灿烂文化的瑰宝.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中轴上产生投影,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
观察物体观察物体学习目标•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掌握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形状。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下一步点击图片练一练1.下面哪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画√)√练一练2.他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练一练3.看一看,说一说.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1)练一练3.看一看,说一说.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1)练一练3.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哪幅图是笑笑看到的?(2)总结•通过本...
第8章:投影与识图1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平行投影2平行投影(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当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几何体在投影面内的投影,称为正投影3ABABABHA’B’A’B’A’(B’)(1)线段平行于投影面。(2)线段倾斜于投影面。(3)线段垂直于投影面。把一条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4ABABABHA’B’A’B’A’(B’)5HABCDA’B’C’D’ABCDA’B’C’D’ABCDA’(B’)D’(C’)(1)(2)(3)如图,把个平行四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
1主视图主视图主视图左视图正面正面三视图(2)高长宽宽俯视图2请画出下面视图相对应的几何体。3请画出下面视图相对应的几何体。4请画出下面视图相对应的几何体。5你搭我画67【例1】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问题探究8做一做1、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分别是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
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一节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1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节在动物的神经调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进述了视觉、听觉、味觉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感觉形成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高二的教学要求应有所提高,重点应是理解什么是感受器和归纳出感受器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这一生物教学永恒的主题,为下一节神经调节做...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另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摄的?2哪一张照片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哪一张照片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3摄影展览4小猴子照出来的是:小兔子照出来的是:从上面拍摄从侧面拍摄5下面个图分别是在车的哪个方位看到的?车顶呢?6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连一连。从前面或后面看从上向下看从下面看7恐龙玩具小亮小明小红8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淘气兰兰小红淘气...
1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另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摄的?23小猴的前面4小猴的右面5小猴的后面6小猴的左面7下面这些图片分别是谁拍的?8哪一张照片是在学校外面拍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的?129下面的汽车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小明小青小芳10说说这四幅图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1234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后观...
5.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物体的运动》课题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课时1核心概念3.物体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及要求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4年级②知道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方法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
3.认识物体的形状(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课题3.认识物体的形状课时1核心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及要求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1~2年级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②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教学目标科学...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第一课时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以及分子为球形模型.2.会用阿伏加德罗常数求分子数.3.掌握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重点1.用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2.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求分子的大小.难点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求分子的个数.知识点一分子的大小提炼知识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的直径(有机物质的大分子除外)的数量级为:10-10m,说...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三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1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掌握灵活运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2二、实验原理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3.作出a-F图象和a-1m图象,确定其关系.3三、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盘、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薄木块、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第二课时实验: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一、实验目的1.知道本实验的原理及所需的器材,了解实验注意的事项.2.会正确测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及形成油膜的面积.3.会计算分子的大小,处理好实验数据.4.领会本实验方法构思的特点,理解间接测量微观量的思想.二、实验原理油酸分子的一端具有亲水性,另一端具有憎水性,当把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时,油酸便在水面上散开,...
从三个方向看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从上面看从左面看从正面看3就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一般是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然后描绘三张所看到的图,即视图.这样就把一个物体转化为平面的图形.什么是三视图法呢?1.从任何方向看一个几何体,实际上看到的都只是一个平面图形。2.物体摆放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图形也会有所区别。注意4环节一:认识常见单一几何体的三种视图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5环节一:认识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