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应用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悉含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形式并判断真假2.会将全称命题、特称命题与充要条件结合,进行综合应用3.会将全称命题、特称命题与逻辑联结词结合,进行综合应用能力目标通过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和充要条件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将全称命题、特称命题与逻辑联结词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素养目标通过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
数学选修2-1人教A版新课标导学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整合提升22知识整合3专题突破1知识网络3知识网络45知识整合61.四种命题及其关系(1)四种命题命题表述形式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7(2)四种命题间的逆否关系(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8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如果p⇒q,那么称p...
2.3充要条件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问题导航(1)充要条件是如何定义的?(2)若一个命题及它的逆命题均为真命题,则此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等价吗?(3)若一个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而它的否命题为假命题,那么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4)若一个命题及它的逆命题均为假命题,则此命题的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2充要条件当p⇒q且q⇒p,即p是q的充分条件而且p是q的必要条件时,我们称p是q的_____________条件,简称__________...
第4课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2.会判断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3.利用命题的真假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由“且”“或”“非”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判断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能够运用“且”“或”“非”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命题的真假求参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算、变形、转换和求值的能力素养...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21.问题导航(1)数学中的命题是如何定义的?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2)对于“若p,则q”形式的命题,其条件和结论各是什么?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如何表示?(3)四种命题的真假性有什么关系?32.例题导读P4例1、例2.通过本两例学习,掌握如何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能判定它们的真假.试一试:教材P5练习T1、T2你会吗?41.命题(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__...
阶段复习课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核心速填]1.命题及其关系(1)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关键是:①为;②能.(2)互为逆否关系的两个命题的真假性.陈述句判断真假相同2(3)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3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1)定义一般地,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就说,由p可推出q,记作,并且说p是q的,q是p的.一般地,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此时,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
123本章教学的重点主要有: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和等价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及其应用、含“且”“或”“非”的命题的真假及相关应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问题.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命题的否定不同于否命题,简单命题的否定是直接否定判断词,对复合命题的否定要注意一些常用的否定词,对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进行否定时,在否定判断词的同时还要否定全称量词或存在量词.命题的四种形式和真假判断是高考的常考考点之一,题目常...
2.3充要条件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问题导航(1)充要条件是如何定义的?(2)若一个命题及它的逆命题均为真命题,则此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等价吗?(3)若一个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而它的否命题为假命题,那么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4)若一个命题及它的逆命题均为假命题,则此命题的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2充要条件当p⇒q且q⇒p,即p是q的充分条件而且p是q的必要条件时,我们称p是q的_____________条件,简称__________...
第3课时充分必要条件的综合应用知识目标1.能够区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2.利用充分必要条件的知识解决与集合、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等知识有关的问题能力目标利用定理、定义、性质来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充分必要条件的知识解决与其他知识有关的综合问题,...
数学选修2-1人教A版新课标导学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2.2充要条件22互动探究学案3课时作业学案1自主预习学案3自主预习学案4曹操赤壁兵败之后欲投南郡,除华容道外,还有一条大路,前者路险,但近50里;后者路平,但远50里.曹操发现“小路山边有数处起烟,大路并无动静”.曹操推断“诸葛亮多谋,使人于山僻烧烟,他却伏兵于大路,我偏不中计!”哪知这正与诸葛亮的推断吻合:曹操熟读兵书,会搬用“虚则实...
1.1命题及其关系1.1.1命题的概念和例子1.1.2命题的四种形式11.1.2课堂互动讲练知能优化训练课前自主学案学习目标2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真假.2.了解命题的四种形式,掌握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并会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性.3.学会应用命题的等价性来证明命题.3课前自主学案温故夯基1.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两个例子都能判断其真假.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___...
4.3逻辑联结词“非”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问题导航(1)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是什么?对任意一个命题是否都有綈p?(2)命题p与綈p的真假性之间有什么关系?(3)命题p的否命题与p的非命题有什么区别?21.逻辑联结词“非”一般地,对命题p加以_____________,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綈p,读作“非p”.一个命题p与这个命题的否定綈p,必然一个是_____________,一个是假命题.一个命题的否定的否定仍是原命题.否定真命题32.真值表...
1知识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层次要求领域目标要求命题及其关系1.了解命题的概念及命题的四种形式(即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2.会分析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和等价关系3.能根据已知命题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4.能根据四种命题间的等价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1.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知识,基本的逻辑知识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2.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3.了解数学语言的严密性、纯粹...
课标领航本章概述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1.本章是高中数学中基础性的一章,主要学习一些常用逻辑用语和基本逻辑知识,从而体会运用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简洁性.利用常用逻辑用语可以使我们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合理论证数学结论、准确表达数学内容.2.本章知识的学习重点是有关命题的概念及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逻辑联结词的含义及命题真假的判断、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有关概念.3.本章知识的学...
1.1.3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11.1.3课堂互动讲练知能优化训练课前自主学案学习目标2学习目标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2.会求(判定)某些简单命题的条件关系.3课前自主学案温故夯基1.命题的结构:若p则q,其中“p”是____,“q”是________.2.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________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____________.条件结论相同没有关系41...
3.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问题导航(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什么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什么命题?(2)全称命题与其否定真假性有什么关系?特称命题与其否定真假性有什么关系?21.全称命题的否定要说明一个全称命题是错误的,只需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实际上是要说明这个全称命题的否定是正确的.全称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命题.一般地,全称命题“所有的x∈A,使p(x)成立”的否定为特称命题“存在x∈...
4.3逻辑联结词“非”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问题导航(1)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是什么?对任意一个命题是否都有綈p?(2)命题p与綈p的真假性之间有什么关系?(3)命题p的否命题与p的非命题有什么区别?21.逻辑联结词“非”一般地,对命题p加以_____________,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綈p,读作“非p”.一个命题p与这个命题的否定綈p,必然一个是_____________,一个是假命题.一个命题的否定的否定仍是原命题.否定真命题32.真值表...
第2课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的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含义2.通过用定义法和集合法判断两个条件间的充要关系3.通过将条件间的充要关系转化为集合间的关系来解决利用充要条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能力目标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通过将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间的关系解决求参问题,培养学生的转化与化归能力.通过处理函数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素养目标...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1充分条件2.2必要条件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问题导航(1)若命题:“若p,则q”是真命题,则由p成立一定能推出q成立吗?(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是怎样定义的?(3)对于判定定理“若p,则q”,p是q的什么条件?(4)对于性质定理“若p,则q”,q是p的什么条件?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为真命题是指:由条件p可以得到结论q,通常记作:p⇒q,读作“p推出q”,这时,我们称___________是__...
1考纲原文5年考题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T4元素符号T5元素2考纲原文5年考题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T22化合价T6化合价T4、T10(1)化合价T4化合价T3化合价3考纲原文5年考题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