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冷战”中的“热战”问题导学一、朝鲜半岛的局势活动与探究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材料一中的两个阵营指什...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5分,共45分)1.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A.午夜12点左右B.日落时C.凌晨2点D.日出前后2.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反射作用B.散射作用C.削弱作用D.保温作用3.在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A.氮B.臭氧C.二氧化碳D.氧4.北京地区每年夏季盛行:A.东北季风B.西北季风C.西南季风D.东南季风5...
第二节基因的表达一、教学目标:(1)“中心法则”的概念及发展。(2)DNA与RNA的异同。(3)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5)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二、教学重点(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三、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四、板书设计:一、转录a.场所:细胞核b.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c.目的:传递遗...
单元三资产阶级政治家第7课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素材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在1642年—1648年两次内战中,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王党的军队。1645年6月在纳斯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1647年3月,议会中掌权的长老派下令解散军队,士兵愤然反对。克伦威...
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课细胞膜、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知课标要求明素养目标1.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合成、运输与分解以及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3.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1.生命观念:通过对细胞膜、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认识,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2.科学思...
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0课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素材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举世闻名的美国科学家,为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国籍。1905...
第3课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公元1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大昭寺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
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教学目标】1、掌握利用地图判读方向的一般步骤和规律。并且能在地图上判读方向。2、熟悉罗盘的构造和原理,学会利用罗盘判定方向。3、利用手表、太阳、北极星等生活中易见易得的事物,在野外大致判别方向。【教学重点】用地图和罗盘辨别方向【教学难点】1、罗盘测方位的步骤及注意事项2、实际观测,根据北斗星或仙后座寻找北极星【教学过程】生活在城市里,我们可以根据路标、路牌辨识方向,但是,如果在...
化肥与农药要点释读一、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1.常用的肥料:氮肥:包括尿素、碳酸氢铵(碳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氨水等。磷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普钙)、重过磷酸钙(重钙)、钙镁磷肥等。钾肥:主要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盐湖钾肥和草木灰等。复、混肥料:复混肥是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最常见的复合肥是磷酸氢二铵(磷铵),此外还有磷酸二铵、硝酸钾等。2.氮肥的制取:(1)...
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一、课前预习1、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是什么?2、探究我国西部开发与整治的活动过程:(1)写出西部大开发中属于民族自治区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你掌握的知识,说一说西部地区在经济开发中的突出优势条件。(3)阅读课文,总结搜集区域资料的程序是什么,方法有哪些?(4)在区域开发和整治过程中为何要借鉴其他区域或国外的相关经...
第4课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2知课标要求明素养目标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1.生命观念:分析激素的作用及特点,建立稳态与平衡观。2.科学思维:通过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型,培养建...
第七课忽必烈改制【复习回顾】1.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2.要求学生谈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学习目标】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原因、大致内容、结果以及特点、影响等。2.理解忽必烈改制的背景,初步分析改制的特点,认识改制的深远影响。试比较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分析“汉法”与“旧制”的实质区别。3.情感培养:体会忽必烈改制为蒙古族的发展作出的努力以及改革的阻力下的灵活性...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复习题二1.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C.CaC03分解是吸热反应,则C0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3.“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
第7课植物生长素及生理作用2知课标要求明素养目标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地探索,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1.科学思维:以生长素生理作用特点为基础,形成运用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能力。2.科学探究:通过“探索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的实验,培养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的分析与评价能力。4自主回顾内化必备知识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发现过程:科学家实验实验结论达尔文胚芽鞘...
第4课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2知课标要求明素养目标1.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2.探究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1.生命观念:通过比较物质氧化分解与释放能量之间的关系,形成物质与能量观。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意义。3.科学探究:通过分析曲线探究O2浓度、温度、水分等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培养设计实验的严谨思维。4.社...
第21课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素材(海湾战争)海湾战争(多国部队于1991年对伊拉克的战争)海湾战争(英文:GulfWar,阿拉伯文:برحةيناثلاجيلخلا,波斯文:گنجلخجیسراف),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同时也是人类战争史上迄今为止现代化程度最高、使用新式武器最多、投入军费最多的一场战争。海湾战争主要...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复习学案学习选修三指导思想:了解大致情况,为理解必修做知识准备;尽可能复习必修。【学习目标】课标:了解印巴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1.知识与能力:印巴分治;三次印巴战争及其原因。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3.情感态度价值观。宗教、领土争端引发地区战争。【重难点】1.重点:印巴分治。2.难点:印巴战争的原因。【学法指导】1....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了解秦朝统一的过程、②掌握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并分析其特点、③掌握秦朝推行的郡县制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关于秦的统一,要掌握它的历史背景,灭六国的顺序,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的作用。②关于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要从皇帝制度的确立,中央官制、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及地方制度三个方面来掌。要认识到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
第11课综合探究:体会移风易俗教案[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风俗的形成与变化的原因;理解风俗的内涵、风俗的差异及其强大的导向功能。2、学习和了解古今中外历次改革都把移风易俗当作革新的重要举措,探究移风易俗与改革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齐鲁两国风俗差异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体会一山之隔的风俗差异:2、通过情景剧彼得一世的欧化改革与英使谒见乾隆皇帝,让学生体会移风易俗与改革关系;同时,让学生了...
(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熟练背诵默写。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诵读诗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的感情。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