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三圈环流的影响因素,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与分布。2.掌握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季节移动规律。【基础梳理】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指2、单圈环流(1)假定条件:。(2)形成因素。高低纬间的不均;(3)形成:(画图)赤道地区暖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形成气压带,极地地区冷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形成气压带。在高空,赤道地区形成气压,极地地...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班别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区分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功能区的概念。2、能够说明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特点与形成条件。3、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并阐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预习与探究】目标一:城市功能分区1、按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可将城市用地分为等。2、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空间集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例如、、文化区、行政区、游憩区、郊区等。3、完成课本P21活...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学习目标】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梳理】1、气候变化的概念:。2、按时间尺度分为:、、。3、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①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②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③我国的增温季节特点:主要发生在季和季,季气温变...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执教者:罗晓燕教材分析:大气圈是地球环境最外部的圈层。大气的组成十分的复杂,每一种组成物质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任何一种成分物质含量发生变化,都会对人“类、生物产生影响。大气圈根据其不同的物理性质,又可以划分成特殊的五”层楼,而每一层楼都有它的特征,这又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气圈的存在,不仅仅是为生物提供了需要的氧气,还在于它对地球生物的保护。应当说,大...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班别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识记北半球冬、夏季高、低气压分布规律及成因。2.掌握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基础梳理】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海陆分布对气压场的影响:由于差异,冬季亚欧大陆形成(高或低)气压(称为),将切断,北太平洋形成(高或低)气压;夏季亚欧大陆形成(高或低)气压(称为),将切断,北太平洋形...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记忆并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并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2.记忆西北地区的范围,理解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并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3.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4.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自学提纲】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
大气热状况及全球变暖学习目标:1.大气受热过程;2.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措施。学习内容:一、大气的组成和分层结构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的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平流层的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二、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来源和表现---大气热状况大气受热过程例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根据案例材料,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措施。【预习与探究】目标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人地关系是指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1、采集渔猎时代:人类对环境即又依赖,两者之间呈现原始的平衡关系。2、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但已有了,两者间的对抗性增强。3、工业革命...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基础巩固】下图是期末高压“北半球某大陆沿北回归线作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④地吹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图中下列地区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3.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6~7题。6.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风向表示正确的是A...
基层党建工作总结PPT汇报人:代用名2018年10月2018目录01添加目录一文字02添加目录二文字03添加目录三文字04添加目录四文字第章01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这里填写标题设计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时代价值观的问题,即什么是设计?为什么而设计?围绕这个问题,不同的时期就会形成不同的设计面貌。对于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找到设计自身的演绎趋势,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设计师赋予设计以生命,能动地给予设计以人性化的体验开始建立...
第二章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大气还大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大气作用:⑴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使夜晚不太冷⑵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使白天太不太热削弱作用表现在:⑴反射⑵吸收:臭氧吸收紫外线。氧气和水汽吸收红外线⑶散射:空气中微粒和水汽起散射作用。日出前天已经亮,日落后天没完全黑。结论:晴天时,昼夜温差大。阴天、雾霾天气、雨...
《大气压强》教案《大气压强》教案八年级组物理教师:张博【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例;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3、知道大气压强的值可由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510帕,它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科学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和应用【教学方法】:以实验演...
关于探索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材料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大气污染防治,有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大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扎实推进生态县建设,切实解决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大气污染问题,结合中央、省、市大气污染整治工作精神及20XX年县委改革工作要点,按照市环保局《XX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
1第四章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冯传胜Email:fcs@beelink.com2景物光学系统探测器大气传输景物的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输时,由于大气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和散射而导致红外辐射的衰减。本章将讨论大气对红外辐射的吸收与散射。3本章目录•4.1大气组成•4.2大气对红外辐射的吸收衰减•4.3大气对红外辐射的散射衰减44.1大气组成•4.1.1一些基本关系式一、混合比与分子量•大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含量,常用相对于干空气(不...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Chapter2AtmosphericChapter2AtmosphericEnvironmentalChemistryEnvironmentalChemistry第二节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是指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传输和分散的过程.污染物的迁移过程可导致污染物浓度降低.主要内容:辐射逆温层大气稳定度大气污染数学模式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一、辐射逆温层对流层大气的重要热源是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故离地面越近...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Emissionstandardofairpollutantforgasolinefillingstations(发布稿)2007-06-22发布2007-08-01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根据国际上针对汽油储、运、销过程中的油气排放采用系统控制的先进方法,同时考虑中国加油站的实际情况,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