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新时期,我们要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的深刻内涵,努力成为友善...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那么,西方侵略者之所以可以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根本原因何在?1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21、背景: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比较内容全国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国民收入358亿元66元粮食1.1亿吨209公斤钢15.8万吨0.29公斤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3国民党...
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背景(1)1924年,列宁逝世,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2)1925年的苏联仍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3)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尽快实现国家。斯大林工业化1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2.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技术基础。3.方针: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1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以我国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1.掌握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与生活巨变的基本状况,以及城市化的含义。2.归纳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3.理解互联网的兴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2内容索引自主学习基础...
教材知识解读知识题组集训课时规范训练1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情境导入课程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识记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重点)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手段。(难点)3.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3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1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生活必修一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考情解读2命题点考向扫描真题举例命题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向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2016课标全国卷Ⅲ142015课标全国卷Ⅰ132014课标全国卷Ⅰ38(2)侧重考查市场配置资源、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和作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知识。在考查方式上,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背景材料主要是国家或地方的重大方针政策,考查考生对时政热点的全面理解考向2科学的宏观调控2016课标全国卷Ⅱ142015课标全国...
九年级历史下册(RJ•安徽)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复习巩固三大改造具体指的是对拿三大行业的改造,改造的形式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赎买政策1复习巩固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三大改造的意义3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4学习...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一、市场调节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1)的有限性。(2)的无限性。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的经济。资源需求决定性13.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和市场。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竞争等进行。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1)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关系变化,传递,实现资源配置。(2)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历史人民教育八年级下册1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3知识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导学号下面是“美、中、印三国人均钢产量和发电量对照表”。为解决表格中反映的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B)国家工业指标美国(1950年产量)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人均钢产量(千克)538.32.374人均发电量(千瓦时)29492.7610.9A.农业B...
小结与测评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1[热点材料]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12月30日召开会,听取中央律委员会2015年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16年党廉政建和反腐工风设败作。会议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新形势下我们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必须坚定立场方向,坚定信心决心,坚决打赢这场斗争。王岐山强调,反腐败斗争要力度不...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18年一轮复习1考纲要求考纲展示高频考点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1)市场与计划;(2)市场调节及其弊端;(3)市场配置资源;(4)市场秩序。1个作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2个手段:计划与市场。3个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3个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3个手段:经济、法律、行政手段。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宏观调控。一、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调节(1)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和...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2知识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的长期掠夺和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而且,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目的:为了有计划...
历史人民教育八年级下册1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3知识点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导学号54714067“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A)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导学...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1.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的基本史实。2.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3.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2内容索引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深化探究—...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
首页末页历史第二单元达标测试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单项选择题首页末页1.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C.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D.“一五”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D产量年份粮食(百万吨)棉花(百万吨)煤(亿吨)钢(百万吨)1952年163.421.300.661.351957年195.051.641.315.3522.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出...
第十八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重难突破重难突破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梳理考点梳理1考点整合考点整合重难突破考点梳理第十八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2考点梳理考点整合重难突破考点梳理第十八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考点1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1.背景:二月革...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11.知识目标(1)理解从“基本照抄”到“以苏为鉴”的原因。(2)了解《论十大关系》的背景及内容。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培养勇于实践的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联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拥护社会主义改革事业。2一二三四五一、从“基本照抄”到“以苏为鉴”1.我国从1953年开始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于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