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培育“四有”公民1.原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建设______________。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1)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公民。(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和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思想道德科学文化1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1.了解“一五”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和意义;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23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
专题四第三框背诵关键语句知识点一理解教材新知应用落实体验知识点二把握命题热点归纳整合命题点一命题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五1第三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21.苏联国内问题的暴露,使我国对待苏联经验的态度由过去的“基本照抄”转为“以苏为鉴”。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3.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掌握中共历次会议的内容,体会党的正确决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2.以时间为序,梳理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3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和发展1栏目导航21.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2.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3重点: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难点: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互相推动的关系。4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社会条件(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与发展。2.过渡时期总路线(1)制定:1953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2)方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同时并举。恢复社会主义改造1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3.“一五”计划(1)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革命前夜的“火星”1.客观条件(1)垄断资本软弱:俄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浓重的色彩,本国垄断资本对西欧资本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2)社会矛盾尖锐:①国内:垄断资本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专制制度和封建地主对人民的压迫使尖锐,俄罗斯民族对其他少数民族的高压统治使尖锐。②国外: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军事封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殖民地人民12.主观条件: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1)背景:俄国群众性工人运动...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栏目导航考点1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考点2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课后限时集训热点聚焦思维建模系列(五)2[最新考纲]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3考点1|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对应学生用书第55页)全国卷5年5考命题揭秘导航2016卷Ⅲ14,4分2015卷Ⅰ13,4分2015卷Ⅱ13...
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11.知识目标识记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及意义,把握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商品经济及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2.能力目标比较不同经济理论,提高选择正确经济观点的能力及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与资本主义对比中,热爱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2一二三四一、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1.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从1925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此过程中,...
单元提升(四)121.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调整时间原因核心内容结果土地改革1950~1952年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3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底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1958~1978年当时一些领导人主观上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
1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2课程标准学法指导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1.利用时间轴,理清1949~1978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掌握“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史实。2.运用对比法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区别。3.分析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失误的原...
第29课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考纲展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4)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考点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考点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1.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单元提升(七)12一、苏俄(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主要内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商贸:取消自由贸易;分配:义务劳动制(1)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应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新经济政策农业:固定的粮食税;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商贸:允许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分配3斯大林模式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庄,建立集体所有制(2)改革要从实际出发,...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11.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2.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23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刘少奇在总结“大跃进”错误时说,“大跃进”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请用史实说明上述观点并谈谈你的认识。4解题思路:结合出现这种失误的原因和失误带来的...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一框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和意义(为什么);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途径(怎么做)。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3探究一: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文化强国吗?我们曾为此作出过哪些努力?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曲线图雏形全盛时期走向衰微振兴内因...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1目题(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的,而是_________________的必然结果,是的正确选择。自封中国中国人民社会历史发展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1)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_________________。(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维护、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
第9课时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考纲展示(考点一)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1)市场与计划(2)市场调节及其弊端(3)市场配置资源(4)市场秩序(考点二)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宏观调控21.计划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①计划和②市场。判断: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它是排斥计划调节的。提示:✕计划和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都是经济手段,而且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相互补充。考点一市场经济...
第七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修2第25讲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考查角度及解题策略1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本专题的知识是重点考查的内容。考查形式一般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非选择题。从命题特点看,多以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材料为背景,综合考查相关知识。常考题型有依据(原因、意义)类、措施类等。(2017全国卷Ⅰ,15)(2017天津卷,13)(2017全国卷Ⅰ,39)(2017北京卷,3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