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总览知识体系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从“基本照抄”到“以苏为鉴”《论十大关系》社会主义建...
新课导入1956年完成的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2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1956年中共八大会址3八大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6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
知识要点难点释疑目标导航首页末页历史图片历史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3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发展解题技巧过关训练1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2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1.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有的社会主义。2.1987年,中共...
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单元小结与测评系统梳理知识,理清发展脉络;仿真高考检测,零距离触摸高考!1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一、曲折探索——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时期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1949~1956年底)1.国民经济恢复——奠基1949~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一五”计划——建设(1)特点:发展生产力与...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
文化生活必修三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1备考导向2考点梳理3核心突破4随堂训练2备考导向3考纲展示核心线索术语必背1.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4.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三个“一”:一个指导思想、一条道路、一个任务2.两个“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个面向、三个特点3.两个“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
1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名称、性质。2.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及基本内容。(重难点)3.明确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4.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知识导图3基础知识自查一、执政参政特色鲜明1.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想一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
中小学校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方案为了进一步落实**的要求,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根基,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载体和形式,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
环保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我局按照***县精神文明办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行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围绕协调推进***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动员全局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广泛进行探索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具体化、系统化,是环保人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为加快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提供强大...
县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人民群众法治素养,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法治先行区排头兵夯实法治基础。通过不懈努力,推动宪法法律权威进一步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日益浓厚,法治文化的教化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2-234151.(2017课标全国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
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背景(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帝国主义妄图将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苏维埃1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的管理政策。(3)产品分配:取消,实行实物配给制。(4)强制劳动:实行成年人制。3....
1网络构建2核心整合1.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32.国家政权运行的程序和相互关系43.党、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之间的联系(1)中国共产党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张和政策,然后通过全国人大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2)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决定,由国务院和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一般情况下,国务院根据党的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和作出的决定,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2.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23小组合作,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发生了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第...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历史结论:奉行“”或“”不能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2.重振标志: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始终代表中国__________的前进方向。全盘西化文化复古主义先进文化1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必由之路:。2.决定因素:(1)我国、和党的性质宗旨。(2)继承和...
历史人民教育八年级下册12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4第5课三大改造5知识点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导学号547140571953年春,河南安阳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他说的“社”是指(A)A.生产合作社B.人民出版社C.农村信用社D.农村供销社2.1955年9~10月,毛泽东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语...
专题一专题小结知识体系构建阶段质量检测1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2345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上迈出新步伐2014年3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时指出,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精神,修改预算法,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修改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健全行政诉讼案件、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健全畅通有序的权益保障机制;修...
小结与测评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热点材料]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实现脱贫目标成为2016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代表、委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认为,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只有“授人以渔”才能真正把贫困人口拉出来,奔向小康。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兼2C...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五进”宗教场所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进”宗教场所活动(以下简称“五进”活动)落实落地,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把开展“五进”宗教场所活动作为弘扬爱国爱教、尊法守法、正信正行优良传统的有力抓手,并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