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有一种灵魂的觉醒--------嵇书雄“视频欣赏中国梦”“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共同理想)”他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一.人生不能没有理想追求(...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①婚姻风俗:清末民初,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②殡葬风俗:新中国成立后,由土葬向火葬改革③社交礼仪:民国初,握手和鞠躬取代跪礼;先生和同志取代老爷和大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变化中的男女服饰近代服饰①清代:长袍马褂②鸦片战争后:西装③辛亥革命后:中山装...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教材培训课程教材研究所综合文科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八年级教材采用以时序为主、专题为辅的叙述方式,勾画出文明的演进历程在具体的叙事方式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古-今的叙事方式在具体环节上突出内容的专题性教材结构史前时代文明的起源农耕文明时代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第一单元史前时代人猿相揖别人类的诞生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文明...
主题一: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第一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社区的概念2、知道社区是由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组成的。教学准备:请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家庭是什么时候来到目前居住的社区、原来住在哪里等,还可以向自己的邻居了解与之相关的情况。教学过程:1、导入:看图(单元导读图)同桌交流,说说看见了什么?教师布置下面的活动:我们每一人都生活在社区中,但对于自己生活的社区,你又...
学案1社会发展的规律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1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剖析生活实例,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掌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重点)2.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难点)3.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难点)4.理解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5.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重点+难点)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热点追踪达标检测内容索引...
贵州大学2009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伦理思想学科专业:伦理学研究方向:价值哲学导师:肖立斌副教授研究生:董晓飞中国﹒﹒﹒﹒贵州﹒﹒﹒﹒贵阳2009年4月分类号:论文编号:2006171132密级:1/43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伦理思想2目目目目录录录录中文摘要...........................................................................................................................................3Summary...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第一部分前言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第一篇南方都市报:理性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目前,社会成员普遍关注社会公平与贫富差距这个问题,根本的原因并不仅是贫富差距的存在,而在于贫富差距的形成过程。如果贫富差距的形成被很多人认为并非来自于机会公平、过程公平,那么它所引起的负面心理将是巨大的,社会阶层之间的对立就有可能产生,如果政治结构对这种状况不能作出主动的改变,这种对立可能会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的疏离、隔膜,最严重的是萌生某种社会冲突。社会公平...
01020千米吕山中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我的家在哪里①地图的三要素:P7-8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P7“一般定向法”(最普遍)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P7线段式。例如,文字式。数字式。例如,1:10000。比例尺越大,地图...
专题四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程标准:课程标准:⑴⑴了解近代以来人们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的史实,探讨,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影响其变化的因素。。⑵⑵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工具的进步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影响。。⑶⑶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
初三新教材教案第二框题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教学重难点: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然要经历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教学方法:讲解法、归纳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忆一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人类社会发展依次要经历哪几个社会?从总体上看,人类社会发展,要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教师过渡:那么,...
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一、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1、人生不能没有理想追求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包括中职生在内的中学生在理想问题上,有以下四种情况:(1)理想肤浅、模糊,甚至没有明确的理想。有的人认为:“理想的实现不由自己决定,没有理想也过得好好的。”“我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只想自由自在地过日子。”“一个中职生能有什么理想,过一天算一天吧。”(2)有理想,但容易动摇,缺乏持久性和坚...
数理统计学小史陈希孺(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8.社会统计“官厅统计”现在已经是一个很流行的名词,广义地说,它包含国家所建立的统计工作体系及其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有关国情的数据资料的工作,比较狭义的含义就是指官方(政府)所发布的统计资料,如某一时期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类。在民间社会发达的国家,一些非官方机构,如工会、商会、教会和大学及专门学会、新闻机构之类,也在特定的领域内从事收集、整理和发布数据的工作。虽...
数理统计学小史9社会统计(下)陈希孺(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学院)魁特奈特的正态拟合魁特奈特(A.Quetelet,1796—1874)是19世纪最有影响的统计学家之一。他的主要贡献,是倡导并身体力行将正态分布用于连续性数据的分析。他的这一努力使正态分布在19世纪统计应用中大为流行。有的学者说正态分布统治了19世纪的统计学,并造出了“魁特奈特主义”这个名词。魁特奈特是比利时天文学家。在其后半生50年中,他一直是比利时科学界的领袖人物,一...
电信公司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XX省XX市电信分公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暂行管理办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电信“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中国电信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完善和扩大社会监督网络,更好地接受社会的监督,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中国电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社会监督员条件一、政治上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
11.原因(1)北宋初年宋太祖对采取放任态度,导致农民负担加重。(2)在地租、高利贷和官府赋役重重盘剥下,农民生活困苦。(3)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2.表现农民生活困苦,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清单一改革的紧迫性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兼并土地2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贫富分化更为激烈,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导致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和北宋统治集的矛盾日益尖。[深化认知]3清单二改革...
{财务管理资本管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和低碳经济的发展1/14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与低碳经济的发展作者:李忠民,姚宇来源:2010年9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摘要: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运行规律,是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的辩证统一。在传统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将包含资源环境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分解为资源环境部类、生产资料部类和生活资料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