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四大发明项目发明情况外传影响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向东:朝鲜、日本向西:西亚、欧洲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鱼南宋:指南鱼、指南龟12世纪末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明代:地雷、水雷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
刘禹锡司马迁曾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对于唐代诗人来说,仕途上的贬谪往往是他们在文学上创作的源动力。所以,诗人困顿之时,往往是千古佳作诞生之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唐代诗人在贬谪时创作的诗歌——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
1.1.1四种命题自主预习是系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课前要求学生用15分钟阅读所学内容并自行完成基础梳理,理清知识关系、明确认知误区。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1.了解命题的概念.2.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会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3.能够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及其相互关系.4.了解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真假之间的等价关系,并会将命题等价转化.1.命题的概念能够___...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学习目标1、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准确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知道其地位和作用;3、能运用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直线与平面问题.复习引入空间中的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几种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直线在平面内aa无数个a只有一个Aa没有公共a//实例感受在生活中有哪些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例子,试举在生活中,注意到门扇的两边是平行的.当门...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2.3.1│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求法.(3)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使他们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概括结论.【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感受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的形成过程.(2)探究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22.3.1│三维目标(3)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珠江两岸的歌1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小河淌水》诞生于1947年春云南大学月亮汪汪的一个夜晚。最初,尹宜公取歌名为《月亮出来亮汪汪》,连夜拿去请江鹜看时,江鹜低声哼唱两遍后说:这首山歌太美了!建议歌名用“小河淌水”更好。《小河淌水》就用笔名“赵华”编入了云大“南风合唱团”的刊物《教学唱》。从那时起,《小河淌水》逐渐传播开来。2《小河淌水》云南民歌——34牛腿琴侗族琵琶侗族乐器之王“芦笙”侗族服饰5侗族...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推出与1、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像离开水的鱼p:“金鱼能生存”q:“有水”若p:“金鱼能生存”,则充分说明q:“有水”q:“有水”是p:“金鱼能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pq2、概念形成,深化理解“若p,则q”为真命题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1)p:金鱼能生存q:有水(2)p:我是辽宁人q:我是海城人(p推出q)(3)p:q:abacbc“”等同于“当且仅当”和“等价”的含义。p是q的充要条件q是p的充...
1文体知识文体知识文体知识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县人。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2夏衍(1900-1995),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3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本,并把小说《林家铺子》《祝福》等改编为电影剧本。《包身工》是中国现代...
屈原列传KEQIANXUEXI课前学习KETANGSHENRU课堂深入背景助读知识梳理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大概是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它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计算(例2)一、复习旧知0.90.09>先用小数表示涂色部分,再比较大小。一、复习旧知0.46.30010.800.400.4000.40006.36.306.300010.810.80010.8000写出和下列数相等的小数。二、探究新知百分位怎样加?(1)小林买了下面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8.36.456.45+8.3=二、探究新知+75148.3.6.45014.75(元)答:一共花了14.75元。6.45+8.3=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先在百分位上添“0”后再加。(1)小...
第四章定积分§1定积分的概念1.1定积分的背景——面积和路程问题1我们学过如何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这些图形都是由直线围成的。那么如何求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呢?本章我们要学习的定积分,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定积分还可以解决变速度的路程问题,变力作功问题。它也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的工具。这节课我们学习定积分的背景-面积和路程问题引入2xoy图中阴影部分是由曲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教学目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忧国忧民情思2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有《》,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圣诗史杜工部集3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
沙家浜现代京剧1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阳澄湖边。沙家浜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公园。2抗日传奇故事与当地的阳澄湖、芦苇荡、大闸蟹等地方特色,丰富了这个景区的文化内涵。34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他的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都曾获奖,一些作品还被翻...
2.1.4两条直线的交点复习回顾2.利用两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判断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l1:A1x+B1y+C1=0l2:A2x+B2y+C2=0l1∥l2A1B2=A2B1,且A1C2≠A2C1或B1C2≠B2C1.l1⊥l2A1A2+B1B2=0.1.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无公共点)重合(有无数个公共点)直线x+y-2=0与直线x-y=0的位置关系是什么?问题情境垂足的坐标能否求出?如何求?请试着总结求两条直线交点的一般方法.P(x0...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面,当改变截面与圆锥面的轴的相对位置时,会得到不同的图形,它们分别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知识回顾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称为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2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图形定义标准方程对称性顶点焦点a,b,c关系离心率xy0xy0xy0aPFPF221aPFPF2-21PQ1PFPF2F1F2F1PPFQ)0,),(,0(ba(a0,)0,0)((c0,)(c0,)222cba222bac2,0)(px轴、y轴、...
4.2空间图形的公理1空间图形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基本关系很容易观察到,一个小小的长方体,就包含了所有的基本关系.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基本关系?2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事实(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思考: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怎样确定一个平面呢?3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公理1: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即可以确...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第7课辛亥革命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2每逢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上都会摆放孙中山巨幅画像。这是为什么呢?3二、武昌起义三、中华民国成立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4一、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1、兴中会的成立兴中会是怎样成立的?5兴中会建立概况建立者时间地点口号目标组织性质1894年檀香山(夏威夷群岛)孙中山振兴中华推翻清朝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6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
导入新课•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一直有“诗庄词媚”之说,词,这种从它诞生起就被人们称为“诗余”的文学形式,虽然以吟咏风花雪月,缠绵悱恻见长,但这种不高的格调,却大大限制了它的发展,在这个时候,中国文坛的巨匠苏东坡走来了,他以其豪迈之气,为中国词坛注入了新鲜活力,并为词的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轼,走进他的诗词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学习目标•1.品语言、赏意境,...
曲线与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l?XOY问题情境l2下列方程中哪一个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直线l,为什么?你能举例并利用集合的知识加以阐述吗?(2)x-y=022(3)x-y=0(4)x-y=0数学活动(1)x-y=0方程(1)是表示直线的方程,而(2)(3)(4)都不是表示直线l的方程。l3(1)直线l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x-y=0的解以方程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l上。即:直线上所有点的集合与方程的解的集合之间建立了一一对...
11.知识与技能:理解复数乘、除、乘方运算的原理和运算律,会用运算原理和运算律进行简单的乘除运算.2.方法与过程:掌握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由多项式乘法到复数的乘法;由分母有理化到分母实数化(除法)的类比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密的推理能力与细密的计算能力。21、计算:(1)(-2-3i)(-1+3i)(2)(-2-3i)(-2+3i)ii12(4)ii32123)(2、总结复数乘法、除法运算原理3、总结乘法、乘方的运算律3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