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周学熙近代著名实业家代表:2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3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民族工业的兴起3.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受到的阻碍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及表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4中国民族工业何时得到初步发展?有何表现?初步...
中国古代史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中国古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和匈奴的关系:(1)秦朝:为了安定北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筑长城。(2)秦汉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西汉汉武帝时,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又于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公元前1世纪中期汉元帝时,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史一、知识体系二、知识梳理(一)民族政策(主要形式有战争,册封、和亲、经济文化交流;和平为主流,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行政管理(台湾、西藏、新疆、)加强对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从方式上看1、和亲:①西汉汉元帝时,昭君出塞。②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中期,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作用: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
第三节民族图释导学梳理归纳评价园地图释导学图释导学民族分布特点中华民族大家庭构成语言文字服饰节日文化一、中华民族大家庭一、中华民族大家庭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人口超过500万的还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民族构成一、中华民族大家庭一、中华民族大家庭思考:联系已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比较我国与日本的民族组成有何差异?我国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
24/4/2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QQ764723079供: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学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学期第一课第一课欣赏漂亮的民族头欣赏漂亮的民族头饰饰制作、讲授:周万勇24/4/2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QQ764723079供:花腰傣族头饰花腰傣族头饰的特征:草帽上装饰了美丽的羽毛、丝线、小镜子等饰物。24/4/2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QQ...
模块三中国现代史1主题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西藏自治区成立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1992年“九二共鸣”1993年“汪辜会谈”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1947...
主题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08年221年官渡之战200年赤壁之战222年230年494年220年439年229年蜀国建立吴国建立孙权称帝卫温到达夷州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魏迁都洛阳魏国建立1一次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两个方面:政权分立(三国鼎立)和民族融合(人口南迁、民族交往、北魏孝文帝改革)。三个政权:魏、蜀、吴。四大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北魏孝文帝。主要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三国鼎立一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识记)。...
课后作业第9课凝聚民族之魂第1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一、单项选择题1.《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展示了工匠在制作过程中一丝不苟的精神。在今天,“工匠精神”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A.敬业B.诚信C.爱国D.友善2.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友善”理解正确的是()①关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做人的基本道德②真心诚意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③与人交往...
1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民族精神的地位,掌握民族精神的内涵。2、结合材料,理解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都有新的丰富和发展,在不同时期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3、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到自觉传承民族精神。21、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有什么重要作用?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3、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是什么?4、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体现是什么?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该怎么做?...
第1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9课凝聚民族之魂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目标:1.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2.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守纪的好学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目标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倡导富强、民主、、,倡导自由、、公正、,倡导爱国、敬业、、。2.为什么要培...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1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1、我国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带手脚镣的西藏农奴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今日的西藏人民3解放前西藏农奴的悲惨生活藏族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1)民族平等——首要原则4历届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占比:据统计:中国55个少数民族现有人口1亿多,占总人口的8.49%.5...
1.2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1宁夏馆:塞上江南2新疆馆:和美新疆3西藏馆:天上西藏4广西馆:壮美广西5内蒙古馆:文明草原6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7解读: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意味着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是依法平等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8各民族人民依法平等...
金牌导学案课前学案..课堂导案..23随堂训练..4学习目标..1课后练案..5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作用2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淝水之战北魏统一北方:十六国时期,(3)_______族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北方时间:383年交战双方:前秦和东晋,(1)_____大败前秦特点:(2)__________孝文帝改革北方...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课前预习核心突破课前预习复习旧知1.简要说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青年学生在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如何发力?学习目标课标要求: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的广泛性,感悟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2.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有关...
学案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1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或地区因民族问题引发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这说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更应重视民族问题。思考谈一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更应重视民族问题”的原因。提示走进生活...
第2站促进民族团结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正确看待、分析民族问题的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我国建立的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了解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学习目标2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民族、民族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民族平等。3.如何理解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间不论,发展程度如何,风俗习惯和异同,都是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第1站多民族大家庭第4单元熔铸民族魂魄第7课共建民族家园1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啦、、、、、、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2思考:这首歌反映了什么?我国是统一的...
第2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目标21.青少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贵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小做起,使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我们心中;需要从身边入手,在、、下功夫,在生活中。2.做道德高尚的中学生。我们要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时时处处...
学案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必将更加幸福安康。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示走进生活提示从我国国情、民族区域...
学案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宋元时期,水利机械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金属冶炼、纺织以及天文仪器制造等方面。按照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这一时期的农业水力机械有用于灌溉的水车,有用于粮食加工的水磨、水碾、水碓,还有组合巧妙、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水轮三事”,以及用1个水轮带动9盘水磨,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九转连磨”。思考中华文化除了源远流长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什么特点?材料中体现了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