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平面向量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1.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了解向量基底的含义.在平面内,当一组基底确定后,会用这组基底来表示其他向量.3.了解两个非零向量夹角的概念,了解向量夹角的范围及夹角的几种特殊情况.第二章平面向量不共线向量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条件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________________结论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___...
单元优化提升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各个阶段的外交关系及成就历史阶段主要外交政策原因重大外交活动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独立自主、“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二战后,形成两大阵营对立的局面;美苏对新中国截然不同的态度;新中国巩固主权和发展经济都需要援助中苏结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打破孤立,标志着外交政策的成熟历史阶段主要外交政策原因重大外交...
(四)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1学习导航1.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2.特异性免疫的过程。(重、难点)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2一、阅读教材P19第1~3自然段完成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类型1.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一样,免疫调节也对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免疫调节能直接消灭入侵人体的__________,也能清除人体内出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人体的免疫调节是通过_______________实现的。病原体衰老、...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7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会根据条件判断超重、失重现象.2.能从动力学角度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2一、超重和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___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________的加速度.大于竖直向上3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____物体所受重...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第1课时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1.正确理解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区别与联系.2.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名称公式简记符号条件两角和的余弦cos(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C(α+β)α,β∈Rcosαcosβ-sinαsinβ名称公式简记...
第2课时系统抽样第一章统计1.问题导航(1)如何区分某种抽样方法是系统抽样还是简单随机抽样?(2)用系统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什么?(3)用系统抽样从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要平均分成多少段,每段各有多少个号码?2.例题导读P13例5.通过本例学习,学会利用系统抽样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本例时要注意,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剔除2册书,然后再按系统抽样方法抽取.1.系统...
单元优化提升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一、近现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趋势及变化原因1.趋势:由浅入深,由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并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具体表现在:(1)指导思想由西方民权平等思想到马克思主义。(2)革命前途由资产阶级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3)政治制度由资产阶级政治到社会主义制度。(4)革命道路由以城市为中心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5)经济制度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
第二章平面向量2.3.4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1.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2.能根据平面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是否共线.3.掌握三点共线的判断方法.第二章平面向量x1y2-x2y1=0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前提条件a=(x1,y1),b=(x2,y2),其中b≠0结论当且仅当____________时,向量a、b(b≠0)共线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向量(1,2)与向量(4,8)共线.()(2)已知a=(x1,y1),b=(x2,y2),若a∥b...
本章优化总结第二章力1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图示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学中的三种力重力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三要素大小:G=mg,g取10N/kg方向:__________作用点:重心大小、方向、作用点竖直向下力2相反不光滑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3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与分力:等效替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第5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1.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受力分析,能结合力的性质和运动状态进行分析.2.会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动力学问题.3.理解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2一、由受力和运动情况确定物体质量由已知的运动情况,根据___________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再根据___________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解方程求出物体的_______.二、由受力确定运动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
SectionⅢLearningaboutLanguageUsingLanguageUnit3Traveljournal1Ⅰ重点单词1.__________n.vt.预报;预测2.__________n.保险3.__________adj.可信赖的;可靠的4.__________n.风景;视野;观点;见解vt.观看;注视;考虑5.__________n.午夜;子夜6.__________prep.在下面forecastinsurancereliableviewmidnightbeneath2Ⅱ重点短语1.______________照常2.______________在午夜3.______________换衣服4.______________...
Module3AdventureinLiteratureandtheCinema1Ⅰ重点单词1._____________n.叙述;描写;报道;账目;原因v.解释,说明(1)giveanaccountof对进行描述take...intoaccount=takeaccountof把考虑在内onaccountof因为,由于onnoaccount决不(位于句首时句子要倒装)(2)accountfor解释,说明;(数量/比例上)占据account22._____________vi.说谎;撒谎;躺;位于n.谎言(1)lietosb.对某人说谎liein在于liedown躺下(2)tellalie/lies说谎aw...
第三章概率3.1随机事件的概率3.1.1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三章概率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1.事件的概念及分类事件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_______________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_________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件...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得失成败。2.认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过渡时期(1)措施: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建立__________事业。(2)方针:确立教育...
1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2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2.了解惯性的概念,会应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3一、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1.亚里士多德运动有两类:一类是天然运动,这类运动__________帮助,自身就能实现;一类是受迫运动,这类运动必须___________来维持.无须外力依靠外力42.伽利略地面上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_________,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二、牛顿第一定...
1第1节力的合成第五章力与平衡2第五章力与平衡1.知道共点力、力的合成、合力、分力的概念.2.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矢量与标量的根本区别.3.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掌握求合力的方法.3一、共点力的合成1.共点力:如果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__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________,这几个力叫共点力.2.合力: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______可以用一个力代替,则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______,那几个力叫这个力...
习题课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1.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1)初速度为0.(2)只受重力.2.重力加速度:大小g=9.8m/s2,方向竖直向下.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及推论:v=gt,h=12gt2,v2=2gh,v=v2,Δh=gT2.2线状物体的自由落体对于有一定长度不可以看做质点的物体,比如说铁链自由下落,计算经过某点所用时间,由于铁链有一定的长度,经过这一点时不是一瞬间,而是一段时间.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
第二章统计2.1.3分层抽样第二章统计1.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2.掌握分层抽样的使用条件和操作步骤,会用分层抽样法进行抽样.1.分层抽样的概念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按照___________,从_________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______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分成互不交叉的层一定的比例各层独立各层2.分层抽样的适用条件分层抽样尽量利用事先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并充...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2.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3.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概念,并能解决简单的线面角问题.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平面垂直(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_____________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_______.任意一条直线l⊥α(2)直线与平面...
专题优化总结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1有关硝酸氧化性的实验探究浓、稀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为了证明其强氧化性,要对其还原产物进行检验,金属与HNO3的反应一直是各类考试的热点,主要考查方式有现象的描述、装置的选择、实验的设计是否符合环保、化学计算等。2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mL浓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