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第二章”的相关文档,共5643条
  • (2.8)--第二章 课件大学物理

    (2.8)--第二章 课件大学物理

    1第二章守恒定律牛顿运动三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三定理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三守恒定律2Fma——力与运动状态变化间的瞬时关系力的累积作用空间累积时间累积§2-1功动能定理§2-1功动能定理FΔr=.一、功FFΔrA=FΔrcos1.恒力的功3说明:(1).功是标量,有正负之分。cosα>0,dA>0,外力做正功cosα<0,dA<0,外力做负功(2).功的大小一般与路径有关,只有一些特殊力的功例外。ds元位移:dsd...

    2024-04-1203.12 MB0
  • (2.4)--第二章 牛顿定律大学物理

    (2.4)--第二章 牛顿定律大学物理

    ()1.一段路面水平的公路,转弯处轨道半径为R,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要使汽车不致于发生侧向打滑,汽车在该处的行使速率为(A)不得小于gRgR(B)必须等于(C)不得大于gR(D)还应由汽车的质量m决定第二章牛顿定律课后练习三2.一个人站在磅秤上静止称量时为mg,若人突然下蹲,磅秤的指针应如何变?()(A)先偏大于mg,而后又偏小于mg;(B)一直偏大于mg;(C)先偏小于mg,而后又偏大于mg;(D)保持mg不变.gmFN第二章牛...

    2024-04-120337.5 KB0
  • (1.5)--第二章 牛顿定律大学物理

    (1.5)--第二章 牛顿定律大学物理

    ()1.一段路面水平的公路,转弯处轨道半径为R,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要使汽车不致于发生侧向打滑,汽车在该处的行使速率为C(A)不得小于gRgR(B)必须等于(C)不得大于gR(D)还应由汽车的质量m决定mRmgv2gRv第二章牛顿定律课后练习三2.一个人站在磅秤上静止称量时为mg,若人突然下蹲,磅秤的指针应如何变?()C(A)先偏大于mg,而后又偏小于mg;(B)一直偏大于mg;(C)先偏小于mg,而后又偏大于mg;(D)保持...

    2024-04-120559.5 KB0
  • (1.4.21)--大学物理第二章作业辅导

    (1.4.21)--大学物理第二章作业辅导

    《大学物理》第二章作业辅导一、选择题(1)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A)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B)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C)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D)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解题要点:动量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虽然速率大小不变,但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因此其动量不断改变;其所受合力为向心力,力的作用线通过圆心,其对圆...

    2024-04-120179.09 KB0
  • (1.4.20)--大学物理第二章作业答案

    (1.4.20)--大学物理第二章作业答案

    第二章作业答案一、选择题(1)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A)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B)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C)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D)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答案:C](2)质点系的内力可以改变(A)系统的总质量。(B)系统的总动量。(C)系统的总动能。(D)系统的总角动量。[答案:C](3)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

    2024-04-120157.14 KB0
  • (1.4.19)--大学物理第二章作业

    (1.4.19)--大学物理第二章作业

    第二章作业一、选择题(1)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A)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B)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C)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D)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2)质点系的内力可以改变(A)系统的总质量。(B)系统的总动量。(C)系统的总动能。(D)系统的总角动量。(3)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②质点运动经一闭合...

    2024-04-120144.09 KB0
  • (140)--第二章计算题-I级应用光学

    (140)--第二章计算题-I级应用光学

    [填空题]1、一光学系统位于空气中,系统焦距f=250mm,则光焦度为{4}折光度。[填空题]2、一曲率半径r=100mm的折射球面,物方介质空间折射率n=1,像方介质空间折射率n=1.5,则此折射球面的像方焦距为{300}毫米,光焦度为{5}折光度。[填空题]3、若某照相机能够拍摄的最近距离为1m,现装上一个具有2个屈光度(f=500mm)的近拍镜,则此时能拍摄的最近距离为l={-333.33}毫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假设近拍镜与照相物镜密接)[填空题...

    2024-04-120120.87 KB0
  • (139)--第二章计算题-II级应用光学

    (139)--第二章计算题-II级应用光学

    [填空题]2、光学系统由两个光组构成,二个光组的像方焦距分别为f1=−24mm,f2=50mm,两光组相距15mm。若在第一个光组前80mm位置处放置一高为y1=25mm的物体,则物体经过第一个光组所成像的大小为|y1|=5.8毫米,位置为l1={-18.5}毫米,再经第二个光组所成像的大小为|y2|={17.7}毫米。[填空题]4、一远摄光学系统(由双光组构成),要求系统焦距f=1000mm,系统筒长L=700mm,后工作距离l=400mm,则f1={500}毫米;f2=-400毫米;两光...

    2024-04-12091.43 KB0
  • (138)--第二章总结应用光学

    (138)--第二章总结应用光学

    1第二章内容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第1节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理论第2节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与基面第3节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第4节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第5节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第6节透镜第1节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理论一、理想光学系统(高斯光学系统)1、定义能够对任意宽空间内的任意点,以任意宽光束成完善像的光学系统。2、意义(作用)基准,反映实际系统与理想系统之间的差异。2第二章总结(第1节)3第二章总结(第1节...

    2024-04-1201.8 MB0
  • (136)--第二章填空题-I级应用光学

    (136)--第二章填空题-I级应用光学

    [填空题]1、{像方}焦点又称为后焦点或第二焦点。[填空题]2、过像方焦点F作一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即为{像方}焦平面。[填空题]3、像方焦点F是像方焦平面上的一个特殊点,该点对应的是物方孔径角u={0}度的一束平行于光轴的平行光。[填空题]4、从物方焦点F发出的光经过系统后均为平行于{光轴}的光。[填空题]5、过{物方焦点}作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称为物方焦平面。[填空题]6、垂轴放大率为β={1}倍的这对共轭平面为主平面(简称主面)。[填...

    2024-04-12049.75 KB0
  • (135)--第二章填空题-II级应用光学

    (135)--第二章填空题-II级应用光学

    [填空题]1、一光学系统位于空气中,系统焦距f=250mm,则光焦度为{4}折光度。[填空题]2、平行平板的光焦度为{0}屈光度。[填空题]1、反远距型物镜的基本结构是由{负}的前组透镜组和正的后组透镜组构成,属于双光组系统。[填空题]2、当薄透镜的垂轴放大率β=1¿时,其物距为{0}毫米,像距为{0}毫米。[填空题]1、透射式远摄系统的基本结构是由正前组镜头和{负}后组镜头组成。这种组合能够使等效系统的像方主面{前}移,增大系统的{组合焦距}。

    2024-04-12016.55 KB0
  • (134)--第二章填空题-III级应用光学

    (134)--第二章填空题-III级应用光学

    [填空题]1、长60mm,折射率为n=1.5的玻璃棒,在其两端磨成曲率半径为10mm的凸球面,则其焦距f={∞}毫米。[填空题]1、反远距型物镜是一种{短;小}焦距物镜,通过使用此类物镜可以获得较大的{视场}。

    2024-04-12018.86 KB0
  • (133)--第二章单选题-I级应用光学

    (133)--第二章单选题-I级应用光学

    [单选题]1、显微镜主要是用于观察(A)的微小物体。(A)近处(B)远处(C)远处及近处[单选题]2、透镜光焦度(D)的常称为正透镜(或凸透镜)。(A)不等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大于零[单选题]3、透镜光焦度(C)的常称为负透镜(或凹透镜)。(A)不等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大于零

    2024-04-12015.51 KB0
  • (132)--第二章单选题-II级应用光学

    (132)--第二章单选题-II级应用光学

    [单选题]1、光焦度(C)表示光学系统对入射光束起到会聚作用。(A)Φ=0(B)Φ<0(C)Φ>0[单选题]2、光焦度(B)表示光学系统对入射光束起到发散作用。(A)Φ=0(B)Φ<0(C)Φ>0[单选题]3、系统最后一面到像平面之间的距离为(A)。(A)后工作距离(B)前工作距离(C)焦距(D)眼点距[单选题]4、薄透镜的组合焦距为(D)。(A)、f=nr1r2(n−1)[n(r2−r1)+(n−1)d](B)、f=r1r2(r1−r2)(1−n)(C)、f=r1r2(r1−r2)(n−...

    2024-04-12047.6 KB0
  • (131)--第二章单选题-III级应用光学

    (131)--第二章单选题-III级应用光学

    [单选题]1、一光学系统含有一个反射球面及若干个折射球面,当系统的物方介质空间与像方介质空间相同时,物、像方焦距具有(B)特点。(A)大小相等、符号相反(B)大小相等、符号相同(C)大小不等、符号相反(D)大小不等、符号相同[单选题]2、一光学系统含有二个反射球面及若干个折射球面,当系统的物方介质空间与像方介质空间不相同时,物、像方焦距具有(C)特点。(A)大小相等、符号相反(B)大小相等、符号相同(C)大小...

    2024-04-12035.28 KB0
  • (130)--第二章判断题应用光学

    (130)--第二章判断题应用光学

    [判断题]1、物方焦平面与像方焦平面不是一对共轭面。(对)[判断题]2、物方焦点与像方无穷远轴上像点相共轭。(对)[判断题]3、主平面上的每一对共轭点都满足β=+1倍的特性。(对)[判断题]4、严格说来主平面是个相对于光轴对称的曲面,只有在近轴区才可看作是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对)[判断题]5、望远系统、扩束系统属于无焦光学系统。(对)[判断题]6、单个折射球面、单个反射球面、薄透镜的两个主面均重合在一起。(对)[判...

    2024-04-12030.07 KB0
  • (129)--第二章习题答案应用光学

    (129)--第二章习题答案应用光学

    1书上第二题1、已知照相物镜的焦距,被摄景物位于,求照相底片应分别放在离物镜的像方焦面多远的地方?mmf75mmmmmx,10,8,6,4,22书上第3题AFFx3书上第三题2、设一系统位于空气中,垂轴放大率为,由物面到像面的距离为7200mm,物镜两焦点之间的距离为1140mm,求物镜的焦距。-104书上第三题解:101072001140ffxxxfxfxxAFFA11407200-xx5书上第三题AFHHFA-600600-xx6书上第四题3...

    2024-04-120446.8 KB0
  • (128)--第二章-多选题应用光学

    (128)--第二章-多选题应用光学

    [多选题]1、光焦度的单位是(ABD)。(A)1/m(B)屈光度(C)1/mm(D)折光度[多选题]2、光学系统的垂轴放大率β可表示为(ABC)。(A)β=yy(B)β=−fx(C)β=−xf(D)β=−xf(E)β=−fx[多选题]3、一双光组光学系统(光组间隔为d,光学间隔为Δ)位于空气中,则等效系统的光焦度可表示为(BD)。(A)Φ=Φ1+Φ2−ΔΦ1Φ2(B)Φ=Φ1+Φ2−dΦ1Φ2(C)Φ=Φ1+Φ2(D)Φ=1f1+1f2−df1f2

    2024-04-12031.54 KB0
  • (124)--第二章:城镇环境和植物适应性选择

    (124)--第二章:城镇环境和植物适应性选择

    城镇环境和植物适应性选择主要内容/Contents1.环境的定义2.环境与生物的关系3.城镇环境的特点4.植物生态习性与环境适应性5.城镇植物智慧选择1.环境的定义环境的定义•Itisthebioticandabioticsurroundingofanorganismorpopulation,whichhaveaninfluenceintheirsurvival,development,andevolution(Biologyonline).•环境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因子组合,同时环境又影响生物有机体的生存、发育和进化。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环境(...

    2024-04-1204.14 MB0
  • (86)--理想光学系统(第二章)

    (86)--理想光学系统(第二章

    应用光学试题第二章一、填空题(建议每空1分)(请同学们不要写错别字,数字不要用大写,术语要标准,否则按错处理,不要用科学记数法如)I级I级1空1、焦点又称为后焦点或第二焦点。像方2、过像方焦点作一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即为焦平面。像方3、像方焦点是像方焦平面上的一个特殊点,该点对应的是物方孔径角度的一束平行于光轴的平行光。04、从物方焦点发出的光经过系统后均为平行于的光。光轴5、过作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称为物方焦...

    2024-04-1201.32 M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