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苏州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发生加成反应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煤就是碳,属于单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分馏得到的产物是纯净物B.石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汽油C.石油裂化主要是得到乙烯等气态烃D.石油分馏能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3.(烟台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环...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硝酸1.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元素得电子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解析:选CA项,硝酸能电离出H+,但氧化性NO>H+,H+不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错误;B项,浓HNO3与浓HCl按1∶3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错误;C项,硝酸与...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巩固检测习题:1.“生活质量”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下图为生活质量与GDP和电力消耗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人均GDP越高,生活质量越高B.人均电力消耗量与生活质量相关性不明显C.人均GDP在3~6千美元时,生活质量有所下降D.人均GDP在3~6千美元时,人均用电量会呈下降趋势2.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一:如下表表1:各国每万元GDP消耗的...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3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浓硫酸的特性。2.了解浓硫酸的重要用途,认识几种硫酸盐。学习重、难点浓硫酸的特性学习过程【课前知识准备】让学生观察及回忆做过的实验,简答下列问题:①稀硫酸的性质(酸的通性)使紫色石蕊变与活泼金属反应:H2SO4+Fe=与碱性氧化物反应:H2SO4+CuO=与碱反应:H2SO4+Ba(OH)2=与某些盐反应:H2SO4+Na2CO3=②稀释浓硫酸:浓硫酸极易溶于水,溶解时大量热,因此稀释...
第二课时硅酸盐、硅单质\s\up7()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硅酸盐的重要用途及组成;(2)了解硅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3)掌握硅酸钠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泥工业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2)活动探究,通过硅与碳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玻璃、陶瓷工业现状及前景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对硅及其用途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然、...
油脂(第一课时)1.下列有关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A.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B.油脂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C.天然油脂大多数是由混合甘油酯构成的混合物D.油脂里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越大,熔点越高2.(双选)油、脂肪和酯相比较()A.油是高级脂肪酸的单甘油酯B.脂肪是高级脂肪酸的混甘油酯C.油是高级脂肪酸含不饱和烃基的量相对较大的混甘油酯,因此油属于酯类D.脂肪是高级脂肪酸含饱和烃基的量相对...
第四章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一、填空题1、湿地具有调节气候,________,净化水体,释放氧气,________,________的生态服务功能。2、东北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________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对________、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湿地减少的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自然方面主要是经过长时间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________,气候暖干化。人为方面体现在土壤侵蚀;________:水体富营养...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及存在形式。2、通过对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比较学习,掌握二氧化硅的性质。3、掌握硅酸的性质及制法。【新知导学】一、二氧化硅和硅酸1、二氧化硅阅读教材P74-76思考:[碳和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项目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的特点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碳硅(1)二氧化硅主要物理性质:熔点,硬度,导电,溶于水。(2...
4.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习目标】1.掌握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貌成因,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重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难点】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一、自主学习:(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⑫__________。2.主要形式:⑬______、侵蚀、⑭______和⑮______。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⑯______。(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岩浆岩:岩浆侵入岩...
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B)A.水玻璃B.硅芯片C.黏土D.普通水泥解析硅芯片主要成份为硅单质,不含硅酸盐。2.下列药品可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存放的是(A)A.盐酸B.氢氟酸C.NaOH溶液D.Na2SiO3溶液解析: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而腐蚀玻璃。NaOH能跟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有黏合作用的Na2SiO3。Na2SiO3本身有...
第4章第2节第1课时一、选择题1.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因此地球上的蕴藏量也是无限的B.化石燃料虽然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很快,所以化石燃料相当于是无限的C.化石燃料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所需时间也较长,但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无限的D.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又都是经过亿万年才能形成的非可再生能源【答案】D【点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1.从海水可获得的在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是(B)A.MgB.Br2C.KD.I22.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C.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D.铁在氯气中燃烧和铁与盐酸...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三课时)硫酸一、基础巩固题1.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2.有Na2SO3、BaCl2、Na2SO4、NaHCO3等四瓶溶液,只用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应选用的试剂是()A.Na2CO3溶液B.硝酸...
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单选题1、在一年中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读下图,该种自然灾害最可能是()A、洪涝B、干旱C、地震D、泥石流3、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人为原因是()①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②上游乱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沉积加剧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④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A、①②B、②③C、③...
4.3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1、选项的河流横剖面图中,与图中ab连线处河流剖面符合的是()A、B、C、D、2、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A、地下水位下降B、河水流速减慢C、淤积速度加快D、出现侵蚀后退3、常见的河流侵蚀地貌是()1A、V形谷B、角峰C、冲积扇D、河漫滩4、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定位导向功能的小型玩具轮船,考查某段河流周围的自然地理特征。下图是每隔15分钟持续通过定位记录下来的...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复习目标】1.熟练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够说明山地与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内力作用与地貌形成的关系。【我的知识网络图】二、重难点再现1.内外力作用的关系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练习二()1.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A.石英坩埚B.生铁坩埚C.普通玻璃坩埚D.陶瓷坩埚()2.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3.现有硅酸钠、石灰石、二氧化硅三种白色粉末,适用一种试剂进行...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共2课时第2课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问题。据此回答1~2题。1.下列不属于珠三角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环境污染加重B.人口出现负增长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D.产业布局不合理2.珠三角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①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
4.1.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单选题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A.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B.地球本身的重力能C.地球外部,主要是天体引力造成的D.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下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岩浆、喷出岩、侵入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试判断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④和⑤D.①和⑥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
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复习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学会估算种群密度。2.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J型曲线和S型曲线。3.描述群落的空间结构;说清种间关系的类型且能举例。4.能描述群落演替的基本过程。【复习检测】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B.迁入率和迁出率C.出生率和死亡率D.种群密度2.图(一)中所表示的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