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4AModule7Thereisahorseinthisphoto.Teachinggoals:1)Knowladgegoal:1、Allthestudentsshouldbeabletogetthemainideaofthedialogue.2、Allthestudentsshouldbeabletounderstandandsaythewords:horsesheepvegetablefaceclimb3、Mostofthestudentsshouldbeabletoimitatethedialogueandsaythekeysentences“ThereisaIt’sThereisagirlShe’s2)Abilitygoal:Mostofthestudentsshouldbeabletodescribethephotoswith“Thereis...
第18讲分式的运算知识要点梳理〔1〕分式乘分式:ba⋅dc=bdac分式除以分式:ba÷dc=ba⋅cd=bcad分式的乘方:(ab)n=anbn〔2〕在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时,假设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应先将多项式分解因式,然后再进行计算〔3〕分式的加减:①ba±ca=b±ca②ba±dc=bcac±adac=bc±adac〔4〕整数指数幂:①a0=1(a≠0);②a−p=1ap(p≠0,p为正整数)〔5〕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第一个非零的数...
Lesson3Nicetomeetyou!学习目标:1、掌握字母LlMmNnOo的读音及大小书写形式。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legmouthnosetoehithisniceto.3、能听懂指令性句子并做出反应,能听说补充的词汇headeareyearmfacefoot.4、熟练掌握介绍用语-Thisis-Nicetomeetyou[来源:ZXXK]-Nicetomeetyou,too教学重点:1、字母LlMmNnOo的读音与书写2、句型-Thisis-Nicetomeetyou-Nicetomeetyou,too1、掌握FfLlMmNn共同读音,了解字母LMN在单词中的读音2、this...
2019-2019学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6.17.1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给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的形式,请据图判断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蝴蝶用翅飞行B.鸟的前肢进化成翼,可自由飞行C.蚯蚓靠骨骼和肌肉的配合可缓慢地蠕动D.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跳跃、爬行B.奔跑、蠕动C.飞行、游泳D.行走、跳跃3.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方...
13.海底世界一、预习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并在文中圈出,根据词语表括出词语。读课文2、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标出小节号;划出不理解的词语,理解“澎湃”、“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二读:把课文读通顺,在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二、课堂教学: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10个;积累本课词语9个以及描写动物“叫”的象声词。2.正确朗读课文。3.重点学习预习课文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
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画一个周长是25.1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的距离是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2.314%、3.1、π、3.这四个数中,最小是______,最大是______.3.:0.7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比值是______.4.3÷______==______%=9:______=0.6.5.把20克盐放入8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______%,盐占水的______%.6.20比25少______%;25比20多______%______千克的20%是50千克...
1.纸的故事一、教材分析1.背景知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远古时代还没有纸,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即“甲骨文”),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又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造纸。...
OBAEDCBAOABDECP12.3.1角平分线的性质学习目标:1..会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2.运用角平分线定理进行有关计算及证明3了解文字命题证明的一般步骤学习重点: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学习难点:角平分线作图方法的提炼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48-49页完成以下的问题:1尺规作图:做∠AOB的角平分线2如图,ABAD于A,BCDC于C,BD平分ABC,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3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4证明一个...
25.掌声课题掌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反映的主题是“关爱和自信”。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残疾的姑娘,因为同学们的爱心转变了她对生活的看法,从自卑、忧郁转变为自信、开朗。教学设计中,我充分抓住这个主题线索,逐层深入地展开教学。通过品词析句,研讨对话,朗读感悟等方式,体会文本的价值,启迪学生的思想感情。学前准备1.查找有关小儿麻痹症的资料。(师生)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一、直接写出得数(共20分)60÷3=24÷2=77÷7=93÷3=36÷9=30×6=42+9=84÷4=50÷5=26÷2=58-40=60+70=11×8=63÷8=48÷2=36÷3=90÷9=82-7=88÷2=100÷2=二、填空(共12分)1、32÷3,商的个位是()。2、红红今年6岁,奶奶的年龄是红红的12倍,奶奶今年()岁,叔叔今年36岁,叔叔的年龄是红红的()倍。3、小丽想买一件58元的上衣送给妈妈,她每天存5元钱,()天她才够买这件上衣。4、☆÷...
1/4课题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课型新授主备审核罗进邦班级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应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释角平分线的原理.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2.通过操作,观察,探索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归纳得出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3.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树立信心。重点利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难点角的平分线的作图方法的提炼.学习过程学〔教〕记录【自助学习我尝试自学】...
1、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来源:学§科§网Z§X§X§K]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3、三角形按角可分为()A.1类B.2类C.3类[来源:学科网]4、锐角三角形的任意一个角都()A.大于90°B.等于90°C.小于90°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为20度,110度,50度,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十一章三角形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第十三章轴对称第十四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第十五章分式第十一章三角形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
第一单元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2、(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2、校园的树木1、大树生长都需要的条件有(阳光)、(水)、(空气)。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3、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
语文园地六本单元的《语文园地》由四个板块组成。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一段话中的关键句(中心句)。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发现以“虫、鱼”为部首的字的特点,会认6个生字。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读ABB式的词语,想象画面,并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用给出的句子开头说一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日积月累——积累古诗《早发白帝城》。学生对关键句已经有较深刻的印象,在交流中能说出自己对于关...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就随着叶圣陶爷爷,一起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好不好?(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课题。二、新授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能读懂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划下来。〔师副板书〕〔1〕你都读懂了什么?〔4人〕〔如果学生只从句段说,提前安排一人〕板书:入山、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请你来你说你来。同学们知道得真多。〔2〕那么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5...
123456789101112131415
?黄山松?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丰子恺先生的黄山松,请大家把书翻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山松有三个特色,谁能说说是哪三个特色呀?生:第一种特色是黄山松大都生在石上;第二种特色是黄山松的枝条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极少有向上生的;第三种特色是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师:说得很准确。同学们,丰子恺先生是非常有名的作家,大家想知道他是怎样把黄山松的三个特色形象而传神地展现...
1.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的估算。共安排了4个例题。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作用。2.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100以内的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