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1如果平面上有n(n≥2)个点,其中任何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每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可以画出n(n-1)条。规律2平面上的n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n(n+1)/2+1〕个部分。规律3如果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那么在这个图形中共有线段的条数为n(n-1)条。规律4线段(或延长线)上任一点分线段为两段,这两条线段的中点的距离等于线段长的一半。规律5有公共端点的n条射线所构成的角的个数一共有n(n-1)个。规律6如果平面内有n条直...
【一】在△ABC中,AB=AC,∠BAC=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交AB于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N,交AC于F,求证:BM=MN=NC.证明: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交AB于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N,交AC于F,∴BM=AM,CN=AN,∴∠MAB=∠B,∠CAN=∠C, ∠BAC=120°,AB=AC,∴∠B=∠C=30°,∴∠BAM+∠CAN=60°,∠AMN=∠ANM=60°,∴△AMN是等边三角形,∴AM=AN=MN,∴BM=MN=NC.【二】如图,已知: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B...
【一】如图,中,AB=2AC,AD平分∠BAC,且AD=BD,求证:CD⊥AC解:(截长法)在AB上取中点F,连FD△ADB是等腰三角形,F是底AB中点,由三线合一知DF⊥AB,故∠AFD=90°△ADF≌△ADC(SAS)∠ACD=∠AFD=90°即:CD⊥AC【二】如图,AD∥BC,EA,EB分别平分∠DAB,∠CBA,CD过点E,求证;AB=AD+BC解:(截长法)在AB上取点F,使AF=AD,连FE△ADE≌△AFE(SAS)∠ADE=∠AFE,∠ADE+∠BCE=180°∠AFE+∠BFE=180°故∠ECB=∠EFB...
近似数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且比准确数略多或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那么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止。如:我国的人口无法计算准确数目,但是可以说出一个近似数.比如说我国人口有13亿,13亿就是一个近似数。有效数字与实际数字比较接近,但不完全符合的数称之为近似数。对近似数,人们常需知道他的精确度。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通常有以...
1、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b2-4ac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他的对角线。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相等。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领心的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
数学性质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b2-4ac(前提必须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它的对角线。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并且平行,对角相等,邻角互补。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菱...
对定理、公理理解不透彻例题1:曲桥是我国古代经典建筑之一,它的修建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有利于游人更好地观赏风光.如图,A、B两地间修建曲桥与修建直的桥相比,增加了桥的长度,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垂线段最短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分析:如果对定理、公理理解不透彻,很容易出错。本题中A、B、D容易混淆,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的性质...
01点的坐标特征第一象限内的点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正,即(+,+);第二象限内的点横坐标为负,纵坐标Wie正,即(—,+);第三象限内的点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负,即(—,—);第四象限内的点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即(+,—)。例题1: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a,1-b)在第()象限。解: 点A(a+1,b-2)在第二象限,∴a+1<0,b-2>0,解得:a<-1,b>2,则-a>1,1-b<-1,故点B(-a,1-b)在第四象...
初三数学下册专项训练反比例函数应用(利润问题)【一】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某工厂为了推进产业协作“一条链”,自2021年1月开始科学整改,其月利润y(万元)与月份x之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整改前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部分,整改后是一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下列选项正确的有A,B,D.A.4月份的利润为50万元;B.治污改造完成后每月利润比前一个月增加30万元;C.治污改造完成前共有4个月的利润低于100万元;D....
初三数学下册专项训练反比例函数应用(行程问题)【一】车从甲地驶往乙地,行完全程所需的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若列车要在2.5h内到达,则速度至少需要提高到240km/h.【分析】依据行程问题中的关系:时间=路程÷速度,即可得到汽车行驶完全程所需的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的关系式,把t=2.5h代入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 从甲地驶往乙地的路程为200×3=6...
初三数学下册【证明三角形相似】5种常考方法及例题(含答案)【方法一】利用平行线判定两三角形相似1、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CED都是平行四边形,点R为DE的中点,BR分别交AC,CD于点P,Q.(1)请写出图中各对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1除外);解:△BCP∽△BER,△PCQ∽△PAB,△PCQ∽△RDQ,△PAB∽△RDQ.(2)求BP:PQ:QR.解: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CED都是平行四边形.∴BC=AD=CE,AC∥DE,∴△BCP∽△BER,则REPC=BRBP=BEBC...
初三数学下册必会题型专练【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一】已知反比例函数y=1-2m/x的图象上两点A(x1,y1),B(x2,y2),当x1<0<x2时,有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地生?解:由当x1<0<x2时,有y1<y2,得到1-2m>0,m<1/2.【二】小刘驾车从A地到B地,每小时行驶75千米,刚好用了4小时,然后驾车返回.(1)返回时车速为x(千米/小时)所用时间为y(小时).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解:设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为s千米,则s=75×...
初三数学上册【几何辅助线】常考添加方法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添加1.与角平分线有关的(1)可向两边作垂线(2)可作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3)在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2.与线段长度相关的(1)截长:证明某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等于第三条线段时,经常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段,使得它和其中的一条相等,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证明余下的等于另一条线段即可。(2)补短:证明某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也可...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1)直接开平方法(2)配方法(3)因式分解法(4)公式法求根公式:x=(b2-4ac≥0)根的判别式:△=b2-4ac三、应用:1.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2.确定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四.根与系数的关系(也称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
规律1如果平面上有n(n≥2)个点,其中任何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每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可以画出n(n-1)条。规律2平面上的n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n(n+1)/2+1〕个部分。规律3如果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关注微信公众:初三数学语文英语)那么在这个图形中共有线段的条数为n(n-1)条。规律4线段(或延长线)上任一点分线段为两段,这两条线段的中点的距离等于线段长的一半。规律5有公共端点的n条射线所构成的角的个数一共有...
【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定义形如式子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含有,且有意义)。①被开方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等代数式;②判断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化简,一定要有意义。2、最简二次根式若二次根式满足: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根号下无分母,分母中无根号;②被开方数...
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1、三角形的边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3、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中的三条重要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
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
高中数学12个答题模板!掌握了,数学140分没问题!选择填空题易错点归纳九大模块易混淆难记忆考点分析,如概率和频率概念混淆、数列求和公式记忆错误等,强化基础知识点记忆,避开因为知识点失误造成的客观性解题错误。针对审题、解题思路不严谨如集合题型未考虑空集情况、函数问题未考虑定义域等主观性因素造成的失误进行专项训练。答题方法选择题十大速解方法排除法、增加条件法、以小见大法、极限法、关键点法、对称法、小结...
1.1探索勾股定理一、单选题1.如图,斜坡BC的长度为4米.为了安全,决定降低坡度,将点C沿水平距离向外移动4米到点A,使得斜坡AB的长度为4米,则原来斜坡的水平距离CD的长度是()米.A.2B.4C.23D.62.如图,若a、b、c是Rt△ABC的三边,∠A=9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2+b2=c2B.a2+c2=b2C.a2-b2=c2D.c2-a2=b23.小明发现墙上有四边形涂鸦,如图,AB=20cm,BC=15cm,CD=122cm,DA=13cm,BD=21cm,现在小明想用一个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