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小说阅读(解析版)一、知识点汇总小说三要素1、人物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情节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文言文阅读(解析版)一、知识点汇总以下六大考点基本涵盖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要考点:实词解释、虚词辨析、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含句子理解)、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一、划分句子节奏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①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②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技巧一: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需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通读全文,概...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说明文阅读(解析版)一、知识点汇总1、说明文分类: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2、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①总分式;②递进式;③连贯式(介绍产品制作的说明文一般采用这种结构)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4、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答题模式:使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起到了的作用。①举例子:真实、有力;(举了的例子)②列数字:准确、具体;③分类别:条理...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散文阅读(解析版)一、知识点汇总散文的主要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2.意境深邃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1、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记叙文阅读(解析版)一、知识点汇总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或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文叙述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记叙文叙述的人称...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古诗鉴赏阅读(解析版)一、知识点汇总1.词句理解。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这类考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年龄及认知实际。需要强调的是,对词语、句子的理解,不能就词、就句作孤立的分析,而应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2.意境描绘。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一、知识点汇总1.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指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提供多维度的诸如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事物或者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必须综合地表达意义。2.非连续性文本的独特性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
(二)名著阅读一、名著复习方法1.熟悉名著中的开篇词以及相关的重要句子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2.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如:《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大闹五庄观”“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情节,阅读名著时也应予以重点掌握,相关...
第2节议论文阅读(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一典例二(2016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7分)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铁凝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
第1节议论文阅读(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一典例一(2014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学者的态度与精神宗白华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
第2节说明文阅读(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典例二(2017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9分)冬眠的奥秘张劲硕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住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
第1节说明文阅读(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典例一(2018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9分)冰雪精灵——雾凇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③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
第3节记叙文阅读(三)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一典例三(2015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22分)槐花季羡林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常见的树种...
第2节记叙文阅读(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八考点一典例二(2017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21分)扁担的一生范宇①在村庄的日子,扁担像是热恋中的情人,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②。母亲嫁...
第1节记叙文阅读(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一典例一(2018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21分)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②它不但需要快速、机敏,还带着刺激的冒险滋味。它的玩法简单易学,谁都可以参加。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笔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的人坐庄...
1现代文阅读2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的环境描写来反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为中心,通过完整的()的叙述和()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所以构成小、()()。:()。()、()、()四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结尾加上(),故事情节是()的。环境和()环境,其作用在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人物环境情节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虚构...
1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2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要求解读第三学段(5~6年级)(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5.在阅读中揣摩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
1用足用好教材科学高效备考——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2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从广义上来讲:小说、散文、人物传记、寓言、童话、消息、通讯等,都属于记叙文。)31.记叙的要素和顺序1)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2)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和插叙。2.记叙的人称和线索3.记叙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4562.记叙的人称和线索2)记叙的线索:以“人”或“人的某种情感为线索:...
1阅读与感受—学写读书笔记21.摘要法2.摘抄法3.写读后感31.摘要法2.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把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也42.摘抄法3.把一些优美的词语,有意义的句子,精彩的片段,以及与自己的生活、学5书籍是巨大的量。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63.写读后感4.看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把自己的收获感受写下来这就是读后7读后感8读后感9开头:一般交代所读的书名、作者,简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