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糸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呑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结构是一部小说谋篇布局的艺术方式,亦即如何有效组织情节人物语言使之活动起来并最终形成故事。对于小说家而言,结构问题殊为关键,贯穿于小说创作过程之始终。正因如此,结构成为小说评鉴的重要指标。回顾近百年小说学术史,关于章回小说结构的学术研讨,呈现出颇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否定批评者认为中国小说“其结构远不如西洋小说...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所谓“礼”,是用一整套“名分”次序的排列制度来别亲疏,定上下,立尊卑,序长幼,明贵贱,分远近,以确定人们的义务、道德和生活。“礼,天地之序也序,故群物有别。”(《礼记乐记》)“礼”的功能是“别异”,这个“别异”是通过一系列的“名”来建立和确定的,“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名。”(《左传桓公二年》...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28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刺猬理念”是一个值得参考的理念。英国学者伊赛亚柏林引用古希腊谚语“狐狸多机巧,刺猬仅一招”,将学者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对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框架和体系,并以这一结构来解决问题(刺猬);而另一类则会动用广泛而多样的经验、方法来阐释和解决问题(狐狸),却没有一个框架或统一的观点。虽然没有优劣,但在古希腊寓...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27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26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如果物种只是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变种,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其杂交的后代,在某些性质和程度上,如在连续杂交之后,彼此可以融合等方面,酷似其父母,并且都如公认的变种的杂交后代一样,遵循着同样复杂的法则。如果物种是独立创造的,而变种是由次级法则所产生的,上述相似性就变得颇为离奇了。如果我们承认地质记录的极端不完备...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25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小说天生与“史”有着血脉关联,故有“野史”“逸史”“稗史”之称。小说评点也常将小说做法或效果比于《史记》等经典之作。以往,人们常将这种比附性的小说评点归因于“为抬高小说文体地位”。其实这并不允当。《史记》成为小说评点家比附的主要对象,主要不是因为它是“史家之绝唱”,而是因为它早已成...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24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光污染指的是非必要或多余的强迫光对人类与地球自然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对热爱星空的人们和天文学家来说,光污染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对观星等天文观测的严重干扰,它已使得世界上80%上的人失去了欣赏黑暗夜空中璀璨星光与美丽银河这份宝贵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机会!那么,为什么光污染会让原本闪耀的繁星看不见,使得天文观测越来...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23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宇宙概念在古希腊意指与“混沌”相对的“秩序”,而在古代中国,它所指称的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战国末年的尸佼对宇宙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子》),“字”就是包括东西南北四方和上下六合的三维空间,而“宙”就是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维时间。东汉时代的张衡(78﹣139)明确提出“宇之...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们以前讲过,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米开朗琪罗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就是从山上滚下来也滚不坏的。中国就很不同。中国古代艺术家要打破这团块,使它有虚有实,使它疏通。《论语》中“绘事后素”①的话以及《韩非子》“客有为周君画荚者”②的故事,都说明中国的画特别注重线条,是一个线条的组织。中国雕刻也...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21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鲁迅在写于世纪初的《文化偏至论》①里,所要讨论的是新世纪的中国文化的战略选择问题,同时提出的是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新文明”,也就是如何赶上世界新潮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问题。针对当时流行的关于中国的“现代文明”的种种设想,他明确提出,无论是“以富有为文明”“以路旷(即科技——引者注)为文明”,还是...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20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历史来看,人口是一个缓慢变量。不过,对于东亚国家,特别是日本、韩国和中国来说,人口从增长过快到下降过快的转变过于迅猛。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一度专注于人口扩张。直至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警告人口的过快增长会破坏经济发展。虽然他因此而受到不公正的批判,但马寅初的意见还是在1973年被采纳...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19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段赞美无言的话,本来从教育方面着想。但要明了无言的意蕴,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飘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18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留白”艺术使中国画体现出含蓄内敛的审美特征。当代画家李可染曾说:“空白,含蓄,是中国艺术一门很大的学问。”潘天寿认为:“中国画要求有藏有露,即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必须留下发人想象的余地,一览无余不是好画。”追溯中国画的发展史,从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中,乃至传统哲学思想都可以得到明确的印证。郭熙指出...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17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小说描写中的“风景”,是小说叙事中的细部元素。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景色、背景、环境及空间指涉的状态,是人为加工、记录和描绘叠加起来的景观及其独特存在。风景收录于人的眼中也投影到人的心灵底片,成为主体情感与精神的镜像。作家书写风景的过程,是与自然相拥、交融,实现叙述本体意义重构的过程,当然,也是在...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16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远古神农氏开始,中华先祖就开始种稻、黍、稷、麦、菽五谷为食,制耒耜劳作工具为耕,种麻纺线成布为衣,磨制器物为家什,完成了从山上狩猎、水中渔猎到定居生活的转变,实现了从蒙昧到文明的过渡,开启了农耕文明之先河,这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深厚的滋养。农耕文明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是集...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15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艺术史上看,“空白”的原创之功应该在中国古代绘画。受道家“以虚为本”思想的启示和熏染,中国古代绘画将有意“留白”、精心“布白”的手法发挥到极致,从而形成一种空灵的富有意境的绘画特征。无论是“留白”还是“布白”,其美学旨归都在于实现“空白即画”和“不白之白”的艺术效果,宗白华先生从道家思想出发对此解...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13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们确信,有人居住的这个行星只不过是一丁点儿的岩石和金属,它靠着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在这样的大距离里,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它们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我可以想象,在无数星球上的生物对宇宙的模糊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在开始的时候都以为,除了它们自己小小的行星以及它...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11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地舆论生态是指各种舆论形成的人际环境和促进舆论有序发展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状态。舆论生态系统是舆论主体、本体,载体,环境等各要素在舆论的形成、传播及消解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自我演化的系统。舆论生态系统的运行状态,就是舆论生态。一个健康良好、蓬勃发展的生态系统必然具有生物的多样性。健康的舆...
2023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10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母乳是完美的营养来源,当之无愧的“超级食品”。这种观点并不常见。到目前为止,与血液、唾液,甚至尿液等其他体液相比,关于母乳的科学出版物少之又少。乳品业投入大量资金从奶牛那儿挤出更多牛奶,但却很少去了解这种白色液体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如何发挥功用的。医疗资助机构认为它无关紧要,正如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