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下面图片,一起来猜一猜是什么寓言故事,并说一说寓意。守株待兔拔苗助长亡羊补牢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寓言成语:自相矛盾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语文五年级下册15自相矛盾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又称“韩非子”。代表作品《韩非子》。第一课时fú其人弗能应也f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我会认吾盾之坚wú朗读课文扫清障碍6矛盾誉吾wúyùmáodùn我会写识字方法加一加:兴+...
【精品解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园地第一单元试卷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园地第一单元试卷一、基础知识1.阅读方法我知道。阅读文章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如,读冰心奶奶的《忆读书》,我想到_________;还要能从文章内容联想到更多,如,读《落花生》,我想到____________。2.读句子,完成练习。我爱水的柔,柔如蓝色的秀发;我爱水的刚,刚如白色的奔马;我爱水的美,美如绿色的净土。(1)从这个句子中我...
【大单元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上第六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1设计背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选编的文章,文学样式丰富,意蕴丰厚。童话《皇帝的新装》借新装展开想象,揭露社会虚伪风气,具有现实启示意义。现代诗《天上的街市》抒彩浓郁,用想象勾画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神话《女娲造人》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借助想象扩写成人类肇源故事。《寓言四则》(...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练习题一、填空题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4.新的发展理念指的是创新、...
五年级部编版教材培训心得红山区第六小学张艳娟2019.8.31日有幸在红旗中学参加了解迎峰教授对五年级部编版教材的培训。在培训中,解教授讲到部编版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教科书重视引导学生读书,读整本的书,课文数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大了,这就是发挥课文的示例作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排上的一个重要创新,就是采用双线按照单元组织课程内容,即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将单元课文组织在一起,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科书显性的线索。...
10.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去领略爬山虎的美。细丝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它是怎么爬的?你从课题“爬山虎的脚”中了解到哪些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先提到学校操场北边的爬山虎,而不直接从自己家的爬山虎写起?默读第1自然段举手回答。说明作者已经观察爬山虎很长时间了,对爬山虎很感兴趣。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1)请找出描写爬山虎...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大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表格式)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可爱的生灵整体学习任务设计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可爱的生灵”整体学习任务设计一、学习主题和内容(一)学习主题春游去哪儿玩(二)学习内容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二、学习目标和课时安排(一)学习目标1.认识、会写本...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个课时)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语文要素】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语文要素】3.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仿说句子。4.了解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书写时能做到标题和作者位置醒目、...
【精品解析】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园地第三单元试卷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园地第三单元试卷一、基础知识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1)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我发现叶圣陶不但观察细致,而且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2)蝉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体现了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3)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6《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猫》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可以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劳动、善待生命的意识。本课记述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并着重描述了与第三只猫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万事万物要有仁爱之心,凡事不主观臆断...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生字词语复习设计方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生字词语复习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复习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回顾和巩固二年级语文下册整册内容中的生字词语,通过针对性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所学生字词语,提升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能力,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二、复习内容生字识记:复习整册书中出现的生字,包括拼音、笔画、结构、意义等方面的掌握。词语积累...
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一)(二)(三)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诧异(zhà)惩罚(chénɡ)踱步(duó)云鬓(pìn)B.强迫(qiǎnɡ)哽住(ɡěn)挚痛(zhì)谰语(nán)C.红妆(zhānɡ)白桦(huà)嗥鸣(háo)山涧(jiàn)D.亘古(ɡèn)军帖(tiě)镐头(ɡǎo)懊悔(ào)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山巅澎湃狂澜喷涌B.哺育屏嶂督学默契C.忏悔浊流...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设计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左传》人物画卷中...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水浒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管窥目录法,初步了解水浒人物之间的关系,绘制人物关系图。2.精读宋江与李逵之间交往过程片段,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小说人际关系产生与发展的原因。3.结合时代背景,评价梁山英雄的社会意义,理解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教学重难点1.精读宋江与李逵之间交往过程片段,概...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当你读懂这句话时,也许你会产生韶华逝去,青春不再的焦虑。但,伟大的毛主席告诉我们,过往是他前进的不竭动力,过往是他无尽的勇气。一无所有的少年又如何,依旧可以凭借一腔热血,用言语描摹理想的江山,用文字抒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今天...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贾平凹《一棵小桃树》教学设想:学习托物言志手法是部编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目标中非常重要的目标,单元导读中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所以将精读课文《紫藤萝瀑布》和自...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望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望岳》教学设计0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望岳》。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情感。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02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杜甫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情怀,具有豪迈气概。请随我一同走进课文――《望岳》。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举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故事新编讲义素材第八单元:故事新编Part1.写作指导试想,你读过的某一个故事被新编,结局完全不一样,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提示:可以新编《龟兔赛跑》,也可以创编其他你熟悉的故事。新编的故事要跟原来的情节不同。可以先设想结局,再插入新的故事情节。注意事项:尽量大胆想象,可以写出想要告诉读者的道理。Part2.佳作赏析佳作构思图解乌鸦喝水以后自从乌鸦用衔石子儿的办法喝到小瓶里的水后...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梳理作者的游踪。2.理清写景的顺序与角度,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3.品味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含义。4.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思考和感悟。教学重难点1.通读课文,梳理作者的游踪。2.理清写景的顺序与角度,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3.品味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含义。4.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思考和...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浣溪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品读读诗词,在读读背背中感受语言清丽自然的特点。2.了解诗人及诗词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从意象的角度来分析诗人在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背诵晏殊的《浣溪沙》并与苏轼《浣溪沙》进行对比分析.(二)能力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诗词的思路结构,提高诗词阅读理解能力.2.谈谈你对“无可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