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一节课在8时50分上课,9时3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A.半小时B.35分C.40分2.会飞的动物是〔〕A.B.C.3.比一比,A、B、C、哪个最重?〔1〕最重的是〔〕〔2〕最轻的是〔〕.4.比一比,哪只动物轻?〔〕5.1千克铁和1000克木材相比,〔〕。A.铁重些B.木材重些C.一样重6.2.4小时等于()分.〔〕A.14.4B.144C.2407.以下选项中是学习用品的是:〔〕A.B.C.D.8.〔〕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
?雪花?教学设计〔唱歌课〕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词描写儿童对晶莹的雪花感到好奇,数“花瓣〞的情景,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奥秘的初步探究。歌曲为F大调,2/4拍,是多乐句的不规整结构。第一二乐句的节奏与第三、四乐句根本一样,“一二三四五六〞虽然是念白,没有旋律,类似一个经过句,但从歌曲的整体结构来看,伴奏却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局部。因此,念白局部应为第五乐句;第六乐句音域从高到低,节奏也与前面产生...
7.4相关链接——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教学内容教材第90~91页,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教学提示相关链接创设了学生动手操作摆方块的活动情景,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引入对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学习。通过本链接的学习,学生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本节课所用的学具,教学时,利用课件展示给学生一些整齐美观的学具排列,激发学生对拼摆学具的兴趣,通过提问“你...
1.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答案: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爸爸和妈妈同岁,那么爸爸的年龄也是孩子的4倍,把孩子的年龄作为1倍数,三口人年龄和是72岁,那么孩子的年龄为72÷〔1+4+4〕=8〔岁〕,妈妈的年龄是8×4=32〔岁〕,爸爸和妈妈同岁为32岁.2.甲乙丙丁各自参加篮球、排球、足球和象棋。现在知道:(1)甲的身材比排球运发动高。(2)几年前,丁由于事故,失去了双腿。(3)...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数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两步的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空间与图形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49÷7=〔〕A.7B.35C.42D.302.一辆货车载重量是2.5吨,有13吨的货物需要用这辆货车运走,至少运〔〕次.A.3B.4C.5D.63.得数比600大的算式是〔〕A.19×29B.31×22C.25×224.用简便方法笔算.1080×23=〔〕A.34560B.24840C.56000D.10300005.5人一组玩游戏,全班30人,可以分为〔〕组。A.6B.7C.8D.96.有640个笔记本分给2个班,每个班分得〔〕个。A.320B.330C.3407.不计算,直接写出“〞的...
第2课时秋游【教学内容】教材P4~5,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教学目标】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运用100...
1平均分〔一〕工程内容1.把4个苹果分成2份,可以怎样分?2.认识平均分。把4个纸片分成两份。像这种分法,每份分得的一样多就是()。像这种分法,每份分得的不一样多就不是()。3.平均分的方法。1个1个地分()个()个地分4.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分物体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5.不管怎么分,都要把物体分完。分完后,把每次分得的个数加起来就是每份的()。6.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个。7.把6个蘑菇平均分...
第9单元测试题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时间:40分钟总分值:100分〕(52分)一、刘洋、于平、唐雨三名同学的家分别在学校的南面、北面和东面。想想刘洋和唐雨的家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13分〕[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_科_网Z_X_X_K]二、有白猫、黑猫、花猫三只可爱的小猫。〔9分〕[来源:ZXXK]白猫比花猫重,黑猫比花猫轻。最轻的是〔〕①白猫②花猫③黑猫三、五一劳动节到了,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分别要扎...
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属于儿童话剧剧本,主要描述了小猴为了抢小熊的蜜糕受伤,反而诬陷小熊打伤了自己,最后大象用巧妙的方法拆穿了小猴的谎话。剧本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了小猴、大象、小黑熊三种截然不同的性格,重点揭示了“做人要老实,要实事求是〞的道理,同时还要使学生感受到大象的足智多谋和小黑熊的忍让与明理。本文内容浅显,语言直白、生动,学生喜闻乐见,利于理解和接受。但是本课的体裁为儿童话剧,从形式上看,对于小学...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画一画,填一填。(每题4分,共16分)1.小狗和小猴分别看到了什么?在正确答案的后面画“√〞。2.小明和小刚分别看到了什么?在里画“√〞。(1)(2)3.请你在淘气看到的图下面的里画“△〞,在笑笑看到的图下面的里画“○〞。4.下面两幅图,哪一幅是在近处拍摄的?哪一幅是在远处拍摄的?二、填一填。(1题8分,2题6分,3题12分,共26分)1.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2.是()拍到的;...
1/382/383/384/385/386/387/388/389/3810/3811/3812/3813/3814/3815/3816/3817/3818/3819/3820/3821/3822/3823/3824/3825/3826/3827/3828/3829/3830/3831/3832/3833/3834/3835/3836/3837/3838/38
Unit2习题1一、默写字母的Aa—Ii的大小写形式。二、连线。1.Thisisanelephant.2.He’saboy.3.Thatisalion.Help!三、看英语选中文。〔〕1.friendA.朋友B.家人〔〕2.lovelyA.活泼的B.可爱的〔〕3.tigerA.猫B.老虎〔〕4.lookA.看B.听〔〕5.ThisisadeerA.这是一只鹿。B.那是一只长颈鹿。四、把以下句子改成否认句。1.ThisisLulu.____________________2.Thatisadeer.____________________3.Itisaboy.____________________Unit2习题2...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七、八单元〕月考四测试题1/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七、八单元〕月考四测试题答案2/33/3
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二〕一、积累运用1.我会照样子把字写正确、美观茂密水塔2.我会读拼音,写词语tǎoyàngēbofēnfānɡhuīhuánɡpòsu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ǎojīnqīfùhuànɡdànɡwēixiàojiāoà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ǎozàngdīnɡziyīnfúyīngxióngqígā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会连4.我会给下面的字组词古________未___...
二年级上册数学-章节测试7.认识时间人教新课标〔2019秋〕一、单项选择题1.王方跑60米需要14〔〕A.小时B.秒C.克D.千克2.看一集电视剧要40〔〕A.分B.克C.千克D.秒3.看图,正确的选项是〔〕A.7时B.12时40分C.7时4.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要行3〔〕A.厘米B.分C.小时D.千克5.小明做10道口算题用了〔〕A.20小时B.20分钟C.20秒6.1时45分=〔〕A.55分B.95分C.105分7.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A.小时B.分C.秒D.米8.小明每天上午7︰30到校,11︰30放...
39元52元46元28元43元21元44元48元课题:6.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目标:1.根据经验探索研究讨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采用优化方法,并且区别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技巧。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进位加法以及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教学流程:一、引入1、回忆创新:“小鸭找妈妈〞小鸭因为贪玩,在公园里迷路了,看...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练习卷班级:姓名:座号:一、我会填。1、一个角是由〔〕个顶点和〔〕条边组成的。2、数一数下面图形分别有几个角。〔〕个角〔〕个角〔〕个角〔〕个角3、一条红领巾有〔〕个角,一面国旗有〔〕个角。4、一个长方形有〔〕个直角,两个长方形有〔〕个直角。5、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角。6、我们学过的角有〔〕、〔〕、〔〕。7、角的大小与〔〕有关。8、正方形和长方形...
第3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课题用除法解决问题〔P23例3〕课型新授课方案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例3呈现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以比照的方式进行编排,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认识,突出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承前启后除法的意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