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解决问题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方案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例3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稳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承前启后克和千克的认识及进率→解决问题→估算的意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前面建立的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做标准,通过猜想、推想、比照等确定适宜的质量单位。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3.观察物体一、单项选择题1.观察下列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A.B.C.2.小兰从正上方看小轿车,看到的形状是〔〕A.B.C.3.下列图是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搭成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A.B.C.D.4.有一组积木从上面看是,数字表示在这个位置上所用的小方块的个数。这组积木从正面看是〔〕。A.B.C.5.从上面看到的是〔〕1/8A.B.C.6.这个小朋友看到的图形是:()A.B.C.7.从左、右4幅图中找出与熊...
第3课时解决问题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课题解决问题〔P32例4〕课型新授课方案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例4是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材通过让学生剪出指定的图形,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承前启后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解决问题→画轴对称图形、平移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结合剪出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
练习课1.连一连。2.先算出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再算出它们的差。3328627532662195038和:差:3.算一算。61-2475-5780-261/342-885-574.计算并涂色。5.跳绳比赛。(1)小明跳了多少下?(2)小红比小东多跳了多少下?(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6.找规律,在()里填上适宜的数。(1)100,94,88,82,(),(),()。(2)90,75,60,(),(),()。练习课1.2.61697981885552743123.37185434284.涂红色:24+1995-4783-3837+82/3涂绿色:80-2662-538+2770-1792-266+465.(1)65-19=46(下)(2)70-48=22(下)(3)略6.(1)767064(2)4530153/3
青六制2数下-衔接题1.5020里面有〔〕个千,〔〕个十。2.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单位。长江长6300〔〕课桌高8〔〕4个一分硬币厚约4〔〕粉笔盒高1〔〕蚂蚁身长3〔〕小明身高135〔〕一支铅笔大约是18〔〕兔子身长大约4〔〕3.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那么怎样描述一个物体的重量呢?克、千克、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1〕认识克一瓶水大约500g,那么一克就是把一瓶水平均分成500份。例如:下面中1个2分的硬...
期末检测卷(A卷)(60分钟100分)开始计时:________一、根底训练营。(47分)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1)看着(zhezháo)队员们糟糕的表现,教练非常着(zhezháo)急。(2)将(jiāngjiàng)士们翻过燕(yānyàn)山,来到了前线。2.照样子看图写带有这个部首的字并组词。(6分)胆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拼一拼,写一写。(19分)lèixiàngpéizhì[来源:学|科|网Z|X|X|K]眼好养向人牙伴敬tàtīyāoxi...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3.2三位数加法一、计算1.口算50+80=________30+90=________50+50=________40+70=________90+80=________80-70=________100+300=________800-400=________900-100=________70+50=________70-30=________100-10=________2.先估算,再列竖式计算。〔1〕124+869≈〔2〕548+145≈〔3〕391+119≈〔4〕167+123≈〔5〕124+869=〔6〕548+145=〔7〕391+119=〔8〕167+123=〔9〕529+403≈〔10〕236+148≈〔1...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3课时?3的乘法口诀?一、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3课时?3的乘法口诀?练习二1.把3乘1、2、39的结果圈起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2.计算3×4+3=2×8–2=2×5+2=3×8–3=6×3–6=5×4–5=7×2+2=5×4–5=3.连线。4.看图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看图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5.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单项选择题1.199+76=〔〕A.3000B.3570C.275D.2762.4+2+5=〔〕A.10B.13C.12D.113.=〔〕A.296B.186C.2864.2+2+9=〔〕A.12B.14C.16D.135.6+5+3=〔〕A.6B.11C.14D.416.348与25相加的和是多少?列式为〔〕。A.384+25B.348+250C.25+3487.一本书有350页,小明已经看了270页,还剩〔〕页没有看。A.180B.520C.80D.6208.水果店原有水果620千克,卖出了460千克,还剩下〔〕千克。A...
二年级上数学专项总复习题专项一:计算1、口算3×6=8×5=3×1=30-2=30-7=6×4=6×3=48-9+6=2×9=4×7=7+3=4×5=40+56=6+24=5×5=6×9+5=8×7+9=3×7+7=8+7-6=9×9-3=4×8+8=7×8-8=7×5-6=8×8-7=4×3+12=4×2+25=6×3-8=4×4+12=6×6+6=7×7-6=8×6-12=2、竖式笔算43+6=6+73=56+37=56+14=69+5=58-28=25-21=51-36=60-34=43-8=28+34+22=84-40-26=7+59+20=54-30-16=67-25+28=63+36-17=34+〔55-34〕=85-〔14+53〕=专项二:...
二下第五周数学作业班级:姓名一.看图写数二、填空1.⑴一个数的百位上是4,十位上是8,个位上是5,这个数是〔〕。⑵926里面有〔〕个百、〔〕个十和〔〕个一。⑶2个百和7个一合起来是〔〕。⑷3个十是〔〕,3个百是〔〕,30个十是〔〕。⑸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两数相差〔〕。2.六百二十写作〔〕,八百七十五写作〔〕,九百零四写作〔〕。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期末调查卷一、直接写出得数〔12分,每题1分〕45-23=120-30=500+700=52-29=67+18=70-47=8600-600=37+22=80+90=80+400=1800-900=46+34=二、用竖式计算,有*的题要验算。〔12分,计算各3分,验算各2分〕70÷8*257+138*847-767512-374+187三、填空〔18分,每空1分〕1.写出下面各数。2.10个一千是〔〕;3个千、5个十合起来是〔〕。3.用0、6、4、9摆出的四位数中,最小的数是〔〕,最接近9000的数是〔〕,最接近7000...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材第14页例2及相关练习。1.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2.通过动手操作与试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重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纸片、长方形活动框架、小棒、课件。师:小朋友,你们觉得我们的学校漂亮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所漂亮的学校...
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平均分〔2〕课题平均分〔2〕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根底,是一个比拟抽象的概念,上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本节课在学生知道平均分的第一种情形的根底之上,进一步学习平均分的第二种情形,道每份按几个来分,求能分成几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以及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
?加法?同步练习一、应用题1.小兔子拔萝卜,白兔拔了24根萝卜,灰兔拔了25根萝卜,一共拔了多少萝卜?2.小灰有多少个松果?3.解决问题。4.他们一共折了多少颗星星?二、填空题1.看图列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1/72.看图列式。________3.想一想,填一填。计算32+5时,想:先算个位的2+5=________,再算30+________=________。计算42+30时,想:先算十他的40+30=________,再算________+2=________。4.解决问题。________答...
?平行四边形?同步练习一、判断题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一定不是直角〔〕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不相等。〔〕[4.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7.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可以不是直角。()二、单项选择题1.木头椅子摇晃了,常常在椅子下边斜着钉木条,这是运用了〔〕A.三角形的稳定性能B.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2....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3.三位数的加减法一、单项选择题1.20+40=〔〕A.40B.60C.90D.20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位数是〔〕A.四位数B.五位数C.四位数或五位数3.45的59倍是〔〕。A.2615B.2465C.2655D.26454.伟良钨业公司去年第二季度平均每月节约用电20度,照这样计算,第四季度共节约用电〔〕度。A.120B.1840C.605.“613×3○1700〞,比拟大小,○里应填的符号是〔〕A.>B.<C.=D.÷6.一条脚踏船最多可坐2人,一个旅游团有18名客人,至...
儿童乐园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从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2.让学生了解乘法的具体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3.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了解乘法的含义以及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并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难点: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课件(教材主题图)。师:...
团团圆圆过中秋认知篇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中秋晚上,月圆桂香,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所以备上各种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