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个人信息姓名单位学科设计者刘丹天泰中学初三化学1.研究的问题初三化学只有一年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从开始学习迅速进入到提升能力进而参加中考,怎样在短时间内有效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学生练习完之后,怎样进行有效的分析就尤为重要。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习题课上完之后学生的收获不是很大,题目总是做完讲完就过去了,在遇到类似题目学生还是照错不误,这一定是有原...
9故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和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与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多元化链接,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教学重点“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教学难点“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方式:自主合作...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英语年级八年级教学形式上课教师鲁玲芳单位东湖镇中学城东部课题名称Unit2WhatshouldIdo?(SectionA3a—4)学情分析本堂课以“谈论问题及提供建议”为话题,谈论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提供相应的建议、为他人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评价取舍他人的建议、为自己的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这些生活化、通俗化的话题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能激起学生的共鸣。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
《春天来了》导学案庹家小学邹德琴学习目标: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学习重、难点:1.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2.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学习准备:美术材料、课件等学习过程:一、预学前置性学习。1、学生到室外走走,观察室外的自然景象。2、学生搜集...
教学设计的意义、步骤(教师必读)一、教学设计的意义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
吸胀作用吸水清水水分流动的总趋势关于“水分代谢”探究教学的教学设计吴江市松陵一中周武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植物水分代谢的概念及水分代谢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水分渗透作用的原理,并运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态度目标:通过教师提出有关疑问,使学生运用有关科学事实和知识作出判断并支持判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力目标:水分代谢是植物新陈代谢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一节的探究教学,以吸引学生...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和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描述免疫的功能。教学重点、难点:1、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兴趣。)播放视频:展示...
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一、教材版本: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三节二、设计思想: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14.3.1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等腰三角形概念及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探索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轴对称”的基础上接着学...
盱眙县第一中学课堂教学设计主备人:朱明利教案审核:戴志凯2012年8月29日课题老山界课型新授课时安排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用简洁的语言概况课文的故事梗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2.难点感悟红军战士不怕...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玉溪小学韩芬《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一部分练习。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的含义。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建立...
14文具的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设计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教学形式新授课题名称文具的家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并联系生活经验,读好对话,初步养成爱惜文具的习惯。教材分析《文具的家》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纵观整册课本,本单元是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课文渗透着责...
22《礼记》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礼记》二则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重点体会两篇短文的句式特点。2.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念和“大同”社会的理想。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课文的句式特点。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教学难点:1.理解“教学相长的观念。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过程导入:...
16《太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设计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形式上课课题名称《太阳》学情分析教学这样的老课文,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我们该“怎样教。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时充分利用《作业本》中的习题(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小组合作落实教学重点:“说说作者是怎样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并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9枫树上的喜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语境中认识“渡“荫”“蔽等4个生字,用字理、生活识字等方式正确认读“拼”和“母,会写“弟、姨”2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我对枫树和喜鹊的深深喜爱。3.朗读课文,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并能仿照课文句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一说喜鹊母教子学的场景。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能用...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金色的草地》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统编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单元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内容充满童趣。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大自然的意识和方法。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的阅读感悟和理解分析能...
9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表格式)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学期春季课题木兰诗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课文,识记文中重点文言词语,整理归纳文言现象。2.通过品读语言,把握人物形象特点,感受排比、对偶、夸张、互文等手法的作用。3.通过颁奖词撰写,感受人物魅力,提升创造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识记文中重点文言词语,整理归纳文言现象。2.品读语言,感受排比、对偶、夸张、互文...
24羿射九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小学语文年级二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羿射九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故事“经过与结果部分,进一步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数字、力量、武器、语言、结果);2.根据课后提示讲故事的“经过与结果”部分。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进一步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数字、力量、武器、语言、结果);教学难点:1.根据课后提示讲故事的“经过与结果部分。...
18慈母情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设计单学科语文年级五教学形式新授课题名称慈母情深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虽然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但由于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裕,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深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需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加以引导、点拨。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以“情立意,以“感受亲情”为人文主题,以“有感情的朗读和琢磨课文语言文字,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
3_安塞腰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初中语文年级八年级学期春季课题安塞腰鼓教学目标通过梳理课文脉络、朗读等方法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学习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修辞的写法,体会文章长短句交错、充满激情的语言风格。通过朗诵设计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热烈豪放的情感,感受西北高原人的蓬勃的生命力,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通过...
5动物儿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5动物儿歌教学目标:1、能认读文中“蜻、蜓等6个带虫字旁的形声字和“迷、藏、造、食、粮、网”6个生字。强化走之儿的写法,会正确、规范地书写“造、运、迷3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韵味,读出节奏。3、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引发学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动物类绘本书。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