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
8.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单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会画...
10.1算法初步-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3.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2013全国Ⅰ,文72013全国Ⅱ,文72014全国Ⅰ,文92014全国Ⅱ,文82015全国Ⅰ,文92015全国Ⅱ,文82016全国Ⅱ,文92016全国Ⅰ,文102016全国Ⅲ,文82017全国Ⅰ,文102017全国Ⅱ,文102017全国Ⅲ,文81.从近五年...
10.3用样本估计总体-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3.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
5.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向量的坐标表示-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2014全国Ⅰ,文202015全国Ⅰ,文22015全国Ⅱ,文42017全国Ⅲ,文132016全国Ⅱ,文131.本节内容通过向量的坐标表示,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2.平面向量坐标运算及用坐标表示的向量共线的...
10.2随机抽样-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近五年课标全国卷无考查1.通过近五年的高考试卷分析可知,高考很少对抽样方法进行考查,并且偶尔一次命题也是对最基本知识的考查.2.复习时,应注重基础,强化对三种抽样方法的区分和简单应用即可.-3-知识梳理考点自测1.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统计中所考察对象的全...
6.2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2013全国Ⅰ,文172013全国Ⅱ,文172014全国Ⅱ,文52015全国Ⅰ,文72015全国Ⅱ,文52016全国Ⅱ,文172016全国Ⅰ,文172017全国Ⅱ,文171.从近五年高考试题来看,等差数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
11.2古典概型-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2013全国Ⅰ,文32013全国Ⅱ,文132014全国Ⅰ,文132014全国Ⅱ,文132015全国Ⅰ,文42016全国Ⅰ,文32016全国Ⅲ,文52017全国Ⅱ,文111.从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古典概型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高考命题常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单独考查,将来有可能在解答题中与统计等知识渗透综合考查.2.题目难度处...
2.7函数的图象-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的特征,能熟练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解决问题.2.掌握图象的作法:描点法和图象变换法.3.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性质,解决方程解的个数或与不等式相关的问题.2013全国Ⅰ,文92015全国Ⅰ,文122015全国Ⅱ,文112015全国Ⅱ,文132016全国Ⅰ,文92016全国Ⅱ,文122017全国Ⅰ,文82017全国Ⅲ,文7函数的图象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高考...
2.6对数与对数函数-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通过的特殊点.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并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4.了解指数函数y=ax(a>0,且a≠1)与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互为反函数.2013全国Ⅱ...
9.3圆的方程-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2014全国Ⅱ,文122015全国Ⅱ,文72016全国Ⅱ,文62016全国Ⅰ,文151.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圆的方程及其应用在高考中年年考,本部分内容主要考查方向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圆的方程、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根据圆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及与圆有关的最值等...
选修4—5不等式选讲-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了解下列不等式成立的几何意义及取等号的条件:|a+b|≤|a|+|b|(a,b∈R);|a-b|≤|a-c|+|c-b|(a,b∈R).2.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ax+b|≤c;|ax+b|≥c;|x-c|+|x-b|≥a.3.通过一些简单问题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2013全国Ⅰ,文242013全国Ⅱ,文242014全国Ⅰ,文242014全国Ⅱ,文242015全国Ⅰ,文24201...
2.4幂函数与二次函数-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2.结合函数y=x,y=x2,y=x3,y=1x,y=x12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3.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4.能用二次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解决简单问题.2014全国Ⅰ,文152015全国Ⅱ,文162016全国Ⅱ,文112016全国Ⅱ,文122016全国Ⅰ,文82016全国Ⅲ,文72017全国Ⅰ,文92017全国Ⅱ,文8在高考中,对幂函数的要求较低,很少单独命题考查,常与其他知...
9.7抛物线-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掌握其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2.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3.了解抛物线的简单应用.2013全国Ⅰ,文82014全国Ⅰ,文102014全国Ⅱ,文102015全国Ⅰ,文52016全国Ⅱ,文52016全国Ⅰ,文202016全国Ⅲ,文202017全国Ⅰ,文202017全国Ⅱ,文122017全国Ⅲ,文201.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
1.3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理解命题的概念.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2014全国Ⅱ,文3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频率比较低.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及充要条件的判断,充要条件的判断有一定的综合性.本节内容是数学科比较基础的知识,概念虽多,但比较容易理解,要求学生会判断命题的真假;会判断p...
6.3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2013全国Ⅰ,文62015全国Ⅱ,文92015全国Ⅰ,文132016全国Ⅰ,文172017全国Ⅱ,文172017全国Ⅰ,文17高考对本节内容考查的特点为:(1)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以及等比数列...
9.6双曲线-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其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2.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了解双曲线的简单应用.2013全国Ⅰ,文42014全国Ⅰ,文42015全国Ⅰ,文162015全国Ⅱ,文152017全国Ⅰ,文52017全国Ⅱ,文52017全国Ⅲ,文141.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几何性质;高考的题型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很少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2.高考考查...
2.2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2.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013全国Ⅱ,文122014全国Ⅱ,文112014全国Ⅰ,文152015全国Ⅱ,文122016全国Ⅰ,文122017全国Ⅰ,文92017全国Ⅱ,文8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是函数的两个重要性质,也是高考常考、必考内容.常见的问题有: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判断函数单调性、求函数中参数的取值、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数(式...
平行线的概念观察一下图片,看发现什么?电梯的两个扶手.2双杠的两个扶手.3两道铁轨.4平行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注意:(1)同一平面内(2)不相交的意思就是没有交点.(3)直线也可以是线段或者射线.5记作:AB∥CD记作:mn∥mn读作:“m平行于n”读作:“AB平行于CD”表示方法:我们通常用“//”表示平行CDBA6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注意:(1)同一平面内.(2)无交点是平行,有一...
3.2导数与函数的小综合-2-考纲要求五年考题统计命题规律及趋势1.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其中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2.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会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2013全国Ⅰ,文202013全国Ⅱ,文212014全国Ⅰ,文122014全国Ⅰ,文212014全国Ⅱ,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