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从军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从军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从军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古诗三首》里的第一首。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阅读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而深度理解文本。本课教学内容为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从军行七首》中的第四首。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
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雪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教材分析《雪梅》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一首古诗。第三单元是观察策略单元,该单元要求落实“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雪梅》是宋代诗人卢钺所写的七言绝句,诗人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描写了他眼中的雪和梅。诗的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梅雪争春图》,通过“争”“未肯降这种拟人化的表达,使梅和雪的形象生动起来。...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元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元日》是部编教材第三单元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元日是一首吟咏春节的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涉及春节期间放爆竹、喝屠苏、迎日出、贴春联等民俗文化,温情并茂,立意清新,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天喜庆的迎春景象。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古文是比较难,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美是首位的,学生感受到诗词音韵之美,最好的办法是反复诵...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并能背诵和默写。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绘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引导学生珍惜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
第1课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1古诗三首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会认“昼、耘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2.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学情分析五...
1古诗三首《稚子弄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单元第一单元课型精读课文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课题《稚子弄冰》目标确定依据课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材分析《...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9.古诗三首元日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屠、苏2个生字,会写生字“符”。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能借助注释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学习重难点能借助注释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学情分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学生对王安石...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1.《古诗二首咏柳》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咏、妆等6个生字,会写“碧、妆”等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柳》,并积累背诵。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春天美景。学习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学情分析古诗教学以诵读为主,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教师范读、自由...
12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示儿》《题临安邸》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重点)2、通过查阅资料,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重点)3、体会作者诗中表达的深沉、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难点)学习过程:课前预习要求:1.读诗题,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标注出不明白的地方。3.初步体会一下...
9古诗三首《从军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从军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从军行》。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戍边将士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3.初步感受盛唐边塞诗的特点。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戍边将士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能正确地背诵和默写古诗。教学难点体会戌边将士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透过《从军行》,了解盛唐边塞诗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古诗表达技巧一、了解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二、初步掌握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运用,可以表情达意,多种手法的交融,使诗意形象化,感情更加充沛。通过对景(物)特点的描写(或叙述),渲染了氛围(环境)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描写、抒情、议论、叙事、(说明)2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问: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
12古诗二首R一年级下册1新课导入“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夏天在孩子们眼里总是那么令人向往。游泳、打水仗、偷采莲蓬那小池中汩(ɡǔ)汩流淌的泉水多么清凉,立在荷叶上的蜻蜓多么可爱让我们走进古诗,感受夏日荷塘的无限情趣。2打水仗游泳3采莲蓬4整体感知chíshànɡ池上[唐]白居易tánɡbáijūy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bùjiěcánɡzōnɡjìxiǎowáchēnɡxiǎotǐnɡt...
五言古诗的起源和发展1关于五言古诗的起源历来有多种说法。或说源于枚乘,或说源于李陵。均不可信。可信的说法是:起源于民间,成熟于文人,由萌芽到成熟,由民间到文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二言体——四言体——骚体——五言体(汉代民歌)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缇萦救父。质木无文。张衡《同声歌》辛延年的《羽林郎》宋子侯的《董娇娆》赵壹的《疾邪诗》《古诗十九首》代表了当时文人五言诗的...
课标要求考点梳理考点11古诗词曲鉴赏关于“古诗词鉴赏”的课标要求: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1.诗歌抒情方式【考点解读】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1)...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古诗鉴赏阅读(解析版)一、知识点汇总1.词句理解。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这类考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年龄及认知实际。需要强调的是,对词语、句子的理解,不能就词、就句作孤立的分析,而应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2.意境描绘。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
第1页共12页古诗鉴赏题10大规律对古诗词的考查,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注意这十个方面,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
最新部编小学语文1-6年级必背古诗部编版一年级(上)1《咏鹅》(诵读)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2《江南》(诵读)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3《画》(必背★)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4《悯农(其二)》(诵读)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5《古朗月行》(节选...
板块三学会深入说理——恰当用“法”,精当分析议论文写作训练4复习任务1.掌握常用的五种说理方法。2.学会使用虚拟论敌的说理方法。【课前速览】一掌握五种常用说理方法选例标准一、多维归因法1.解说多维归因法格式模板多维归因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和争议,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多维度深入归因的前提是事件引发争议或者矛盾产生的原因不可能只有一个,而是多维综合产生的。我们可以按照主次进行排列,择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