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滨中学九年级语文四动三三制教学案第二稿课题:九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主备:朱军审核:签字:执教: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赏析古诗词的方法。2.体会诗词的意境及作者的感情。【学习重点】体会诗词的意境及作者的感情。【学习难点】初步掌握赏析古诗词的方法。【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三衢道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游山时的愉悦心情。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两首古诗词。了解《三衢道中》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三、教学难点融入诗歌情境,...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夜宿山寺》教案教学目标:认识“宿、危、寺、辰、恐、惊6个字,书写“危、敢、惊”三个字。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之高。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认识“宿、危、寺、辰、恐、惊6个字,书写“危、敢、惊”三个字。教学过程联系旧识,导入新课出示《静夜思》,齐读,说一说这首诗是谁写的?我们还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指名说一...
11古诗二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2课时)11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字。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教学重点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教学难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0《竹石》教案【教学内容】《竹石》选自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郑燮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诗人郑燮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了生长在岩缝中的劲竹的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品质,也借此表现出自己不畏艰难,不向世俗低头,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全诗语言凝练,意义深刻,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教学思路】新课标阶段目标中提出:小学阶段以...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石灰吟》说课稿《石灰吟》说课稿一、说教材《石灰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的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生平的写照。古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句子是“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理解古诗大意以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情感教育。二、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暮江吟》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学设计课题《暮江吟》教学时间教学目标认识“暮“瑟”等生字,会写“暮“吟”等生字,借助注释读懂《暮江吟》的内容。借助插图和注释把握景物特点,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的意境。背诵积累《暮江吟》,体会诗人准确生动的表达。重点一、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二、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难点感悟诗中意境,体会诗...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竹石》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诗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交流,领悟古诗的含义,想象古诗描绘的景象。2.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感受竹子坚韧不拔、坚定顽强的精神,感悟诗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三)情...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认识“宿、寺、危等6个生字,书写“危、惊、敢”3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4.揣摩古诗的意境,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诗人的感受。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二、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2.多媒体课件。三...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0《竹石》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劲,有感情地朗诵《竹石》,背诵默写《竹石》。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竹的特点。3.理解诗人借竹子的坚韧傲气表达自己刚正不阿的铮铮铁骨。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竹的特点。2.理解诗人借竹子的坚韧傲气表达自己刚正不阿的铮铮铁骨。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梳理:记忆中的咏物诗1、师:小学...
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教材分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整首诗前两句写景,气势宏大,后两句抒情感人至深。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
9古诗三首《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9古诗三首--《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2.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思想的教育。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意思,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悟诗中意境。2.品味诗人笔下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爱国之志。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共同学...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石灰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石灰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石灰吟》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出自明代杰出诗人于谦的笔下。此诗以石灰的制作为隐喻,精妙绝伦地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自我奉献的崇高精神,彰显出忠诚与清白的珍贵品质。整首诗的语言质朴而深邃,句式简练而意蕴深远,如同一幅深邃悠远的艺术画卷,令人陶醉其中。通过学习《石灰吟》,学生们可以领略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寒食》教案一、教学目标1.深入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细细品味“传舍、飞红、春城、御柳、禁烟、凝碧、轻烟、汉宫等词汇所蕴含的诗意。2.倾注情感地诵读课文,直至娴熟背诵,流畅自如。3.深入探寻唐代的风俗民情,全面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韵味,感受诗人对封建统治者的深沉不满与思索。二、教学重点1.请用真挚的情感,饱含热情地朗读这篇课文,直到它深深烙印在你的...
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9《古诗三首》之《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比较中统整。通过两首诗的比读、分读、合读,在“合—分—合的比较中发现两首诗在节奏、内容、主题、情感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写法与中心上的相同,感受两位诗人的一颗爱国心和一片赤子情;2.在联结中组块。通过回顾、唤醒、盘点、联结诗人的其它作品、同主题的古诗,形...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题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提示: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核心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分析,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已学内容与本课内容的关联。可用结构图示呈现《马诗》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的一首咏物言志五言...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清溪小学杨雯燕课时目标:1.认识“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2.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3.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重难点:1.识记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夜宿山寺》,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复习旧知,引出作者。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吗...
古诗鉴赏考点解析及答题模式1考点一分析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两个方面。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常见的有: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放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忧国忧民、泪湿青衫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却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
古诗三首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田园风光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对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主要作品:《石湖诗集》《石湖词》《吴郡志》等。走近作者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