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江畔独步寻花》体现新课程理念:本课的设计积极倡导“自由、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一种“阅读、感悟、创作”的自主学习氛围,采用比较,欣赏的方式,得出诗歌写作手法上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欣赏中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和诗歌鉴赏的能力,选用同学们自己搜集的诗歌,让学生看到了自己预习的效果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就感。[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知识...
古诗?泊船瓜洲?教学实录师: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以前我们学了很多古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师板书诗题,生读题〕师:诗的作者是谁呢?下面我们翻开书,读一读诗,注意读准字音,可以读出声音。谁愿意来?指名读。师:全诗共28个字,有6个多音字,你都读对了,真了不起。读对字音对你理解古诗的意思很有好处。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师:下面老师要看看同学的自学能力,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可以用笔写下自...
古诗复习班级:姓名:古诗部分(一)苏教版教材1-6年级出现的古诗1.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2.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3.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4.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5.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八上古诗文言文汇总〔部编版〕目录三峡...........................................................................................................................................................................2答谢中书书...............................................................................................................................................................2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
?古诗两首-春晓?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个脑筋急转弯,看看谁最聪明!〔生端正坐好〕师:每个人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生踊跃发言,却无人猜得对答案。师:好吧,猜了那么半天,看来呀,还是要老师来公布答案,每个人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呢?看看老师的动作〔师做睁眼的动作〕生:〔齐声〕睁眼〔课堂气氛顿时变得轻松与快乐〕师:那么你们每天早上起床一睁开眼会看到什么呢?生抢答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这...
?咏柳?课堂实录师:同学们,春姑娘已悄悄来倒了我们的校园,看──〔出示校园春景图〕。生:欣赏。师:怎么样?欣赏了美丽的校园后你想说点有什么吗?生:春天是温暖的。生: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师:是呀,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优秀诗、文。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就被柳树的的美所陶醉了,写下了一首赞美柳树的诗。〔出示课题?咏柳?〕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
?19古诗两首?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学生纷纷自由背诵〕[以旧引新,激发兴趣。]师:谁愿意先背一首生:“泉眼无声惜细流〞师:你能告诉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吗?生:?小池?。师:背得不错。谁能比他的声音更宏亮?生:“春种一粒粟〞师:你背的是哪一首〔生沉思〕师:谁来提示他生:他背的是?古风?。师:对,背诗还要记住诗名。还有谁想背?生:我背?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
从古代诗歌看古代交通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11、了解中国古代交通的一些知识:如道路、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以及陆路与海陆的情况;也可上网查询。2、借助唐宋诗词鉴赏方面的书籍,从交通的角度去看待古代诗词中的送别诗。教学目标:背诵古诗,理解诗意和家长、朋友、老师围绕选定的话题展开交谈,丰富自己的信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2穿越时空3寻找交通信息4城阙辅三秦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五津——————(陆路)(水路...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师: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学生争着背诵,积极性很高。背了?静夜思??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等。)师:大家背得都很熟,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板书:望庐山瀑布)点评: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大有益处: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
小学语文辅导网http://www.yuwenfudao.net读背练习卷姓名:班级:一、四字成语:大雨阳下一风长飞连不光山高广宇楼错有径通千秀万争目不不收鹰展老马鱼而倾而鸡狗奔突龙无兔三忍负以求发强救图卧尝人奋羽丰报雪街小头动风电水龙灯上光彩美美天工发人三四无间不齐风雨春风风雨沐雨先雨是雨苦雨暴风马一身百骨毒为美法三秋无运帷好善海无山有牛毛海一以求力以百头更一根深浇根根深叶落涛岸味长一如热闹心神相开根长波光作为让人风...
一年级必背古诗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凉州词...
古诗诵读元日(宋)王安石1恭贺新春鞭炮连天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2元日(宋)王安石节奏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总把新桃换旧符。曈曈日,简介桃符3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456红灯盏盏迎春鞭炮声声报喜7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改革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结合...
鄂教版四年级第一单元(一)1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学习目标2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提问导入3范成大4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23456知有儿童挑促织7拓展延伸:从《古诗75首》里面找出描写秋天的或思乡的古诗进行诵读8
学习古诗的步骤:•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1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2一.半亩方塘一鉴开3天光云影共徘徊4问渠那得清如许5为有源头活水来6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渠:它,指水塘。如许:如此,这样。为:因为。那:哪。解释词语7观书有感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从源头不断地流来啊。方塘比喻书天...
十五夜望月1知识梳理1、有感情的朗读,读准字音,节奏。2、理解古诗大意,背诵并默写这首诗作。3、赏析“今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都得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2自主学习一3分钟《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读3自主学习二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中...
回忆学过的送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1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2别董大别董大高适3董大名叫董庭兰,因排行第一,所以称董大。他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手,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据说董大擅长古琴,而当时盛行胡乐,他倍受冷落,非常失意。高适唐代诗人,早年很不得志。一度做过封丘...
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1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2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合称李杜(小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3注释1子夜吴歌:六朝乐府...
第23课古诗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练习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2热闹的西湖3二、知诗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4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5“饮湖上初晴后雨”三、解诗题即诗人与朋友在西湖上饮酒游览,适逢天气晴转雨,诗人便饱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6饮湖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