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水的运动第1课时水循环和河流特征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以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和湖泊统计资料及演变图、区域图等为载体,考查水循环的类型、过程、环节及地理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2.以区域图、统计资料图等为载体,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相应水文和水系特征,考查频度高,选择题、综合题都有命题1一、水循环读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一章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102核心考点探究突破03模拟演练稳基提能栏目导航01基础再现双击落实04课后回顾高效练习201基础再现双击落实1.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34(3)对照教材: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t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也对应着vt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①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研究,根据vt图象推导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
研细高考——这是命题之“样板”No.2No.3No.4研明热点——这是命题之“视野”研透难点——这是增分之“利器”水的运动第四讲No.1No.1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课时跟踪检测1NO.1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2抓住要点>>>温教材一、水循环1.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环节名称海上内循环A蒸发→B_____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降水32.成因(1)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2)外因:和水的重力为水循环提供能量...
第4节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1.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叫洛伦兹力,其大小与运动电荷的电荷量、运动速度、磁感应强度有关,方向可用左手定则判断。2.洛伦兹力公式F洛=qvB,其中v与B相互垂直,当v与B平行时,运动电荷所受洛伦兹力大小为零。3.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半径R=mvqB,周期T=2πmqB。1一、洛伦兹力1.定义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叫洛伦兹力。2.与安培力...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2.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重点)3.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重点+难点)4.辨析实例,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5.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难点)2知识清单预习自测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任何具体...
5.2平抛运动1学习目标2学习重点考查热度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及其特点.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平抛运动轨迹是抛物线★★★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分解法”★★★★会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有关时间、速度、位移的问题.★★★★★3基础梳理4一、平抛运动的特点1.平抛运动: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平抛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仅受重力,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且...
第一章抛体运动1第五节斜抛运动2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知道斜抛运动的概念、性质.2.理解斜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及规律.3.会用实验探究斜抛运动的射程、射高跟初速度、抛射角的关系.重点1.斜抛运动的概念和性质.2.斜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和规律.难点斜抛运动的射程、射高跟初速度、抛射角的关系.3知识点一斜抛运动提炼知识1.定义: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斜上(或下)方抛出去,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作斜抛运动.2.斜抛运动可以...
第3讲力学中的曲线运动1知识必备1.匀变速曲线运动——F合是恒量(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合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3)平抛运动速度vx=v0,vy=gt,v=v2x+v2y,tanθ=vyvx(θ为合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位移x=v0t,y=12gt2,s=x2+y2,tanα=yx(α为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可见tanθ=2tanα。32.变加速曲线运动——F合是变量(1)圆周运动①匀速圆周运动动...
1一、线速度┄┄┄┄┄┄┄┄①1.圆周运动:物体沿着的运动,即物体运动的轨迹是圆。圆周2.线速度(1)定义:物体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Δs与通过这段弧长所用的比值。时间Δt2(2)定义式:v=ΔsΔt。(3)单位:。(4)矢标性:线速度是,其方向和半径,和圆弧。(5)物理意义:描述圆周运动的物体通过快慢的物理量。m/s矢量垂直相切弧长33.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的运动。(2)性质:线速度的方向是时刻...
习题课三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2)课堂探究达标测评课堂探究核心导学要点探究一、传送带问题【例1】(2017浙江金华一中月考)如图所示为某工厂的货物传送装置,倾斜运输带AB(与水平面成α=37°)与一斜面BC(与水平面成θ=30°)平滑连接,B点到C点的距离为L=0.6m,运输带运行速度恒为v0=5m/s,A点到B点的距离为l=4.5m,现将一质量为m=0.4kg的小物体轻轻放于A点,物体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点,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求:(g=10m/s2,...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师参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3.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过程与方法1.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2.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平均速度的局限性3.初步领略极限的思想并初步领会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进...
单元综合1本章知识网图2WG=-ΔEp(重力做功衡量重力势能变化的负值)W弹=-ΔEp(弹簧弹力做功衡量弹性势能变化的负值)3W合=ΔEk(物体所受合力做的功衡量该物体动能的变化)W除GF=ΔE机(除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他力做的功衡量系统机械能的变化)fs相=Q(滑动摩擦力乘相对位移衡量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4高考明确目标5高考内容高考要求功和功率Ⅱ动能和动能定理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Ⅱ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功能关系、能量守恒Ⅱ6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核心素养形成脉络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3.理解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掌握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2自主阅读自我检测一、两种打点计时器比较项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结构图示工作电压220V交变电流4~6V交变电流打点方式周期性产生电火花振针周期性上下振动打点周期0.02s0.02s记录信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三章第三讲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连接体102核心考点探究突破03模拟演练稳基提能栏目导航01基础再现双基落实04课后回顾高效练习201基础再现双基落实1.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__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_______的加速度.大于一超重和失重向上3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______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
第1节曲线运动1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在不断变化,因此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3.当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4.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曲线弯曲的内侧。5.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一、曲线运动的位移1.建立坐标系:研究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时,需要建立_________坐标系。平面直角2.位移的分...
1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方向相反钩码数量2(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
第1节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11.质点是指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参考系是指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静止不动的物体。3.任何物体的运动都是在空间和时间中进行的,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表示时刻,一段距离表示时间。2一、机械运动质点1.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的,静止是相对的,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没有发生位置变化,...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1[全国卷5年考情分析]基础考点常考考点命题概率常考角度17Ⅱ卷T24(12分)16Ⅰ卷T21(6分),Ⅲ卷T16(6分)14Ⅰ卷T24(12分),Ⅱ卷T14(6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Ⅱ)13Ⅰ卷T19(6分),Ⅱ卷T25(18分)17Ⅰ卷T22(5分)独立命题概率70%综合命题概率100%17Ⅱ卷T22(6分)参考系、质点(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以上2个考点未曾独立命题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5Ⅱ卷T22(6分)综合命题概率40%(1)...
单元综合1本章知识网图2一、合力与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逻辑关系3二、合力与速度共同制约物体做何运动4【逆向思维点津】在物理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物体做不同的运动,如何利用这些条件呢?物体做何运动→据运动条件确定物体所受合力的特点→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沿两个分方向可以列两个方程→可以解两个未知量,两个未知量可能是力、可能是度、可能是角度.这长该思维流程是典型的已知运动求受力.5高考明确目标6高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