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北师大版]导学案〖学习目标〗1.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历史转折;2.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基本过程、基本特征和历史意义。〖重难点〗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2.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预习导航〗1.请认真完成课本P44的探究思考;2.请认真...
第11课综合探究:政体比较一、什么是国体与政体:国体是指一个国家的性质。比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社会),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社会)。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比如总统制、议会制等。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国体与政体二者关系:1、政体和国体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不可分割。没有政体,国体无从体现,没有国体,政体无从存在。2、国体是政体存...
第8课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问题导学一、华盛顿的历史贡献活动与探究材料一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材料二1885年,华盛顿纪念碑完工。建碑的188块砌石由国内外政府、团体和个人捐赠。其中一块砌石上写道:“华盛顿,异人也。起事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课题2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肥皂的结构和去污原理;2.掌握肥皂的生产原理。3.掌握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成分;4.了解精细化工品及其生产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实验观察与分析,从而加深认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质和用途。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教学重...
1-5单元试题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古老文明国度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2、大河流域文明和海洋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文明。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A————、尼罗河流域古埃及象形文字B————、印度河流域古巴比伦楔形文字C————、两河流域古中国甲骨文D————、爱琴海古希腊金字塔3“、民主政治的滥觞(...
授课题目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能力与方法:通过图片、材料展示等方式,进行情景再现,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及改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
第22课联合国问题导学联合国的曲折发展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有人认为,(联合国成立之初)《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的文献。实际上美国有“隐蔽”的否决权华盛顿运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的否决权归于无效。——《史学月刊》(1)材料一所说“《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的文献”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一时期美国能够拥有“隐蔽”的否决权?材料二早在20世纪60年代,非洲和亚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
第25课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必然与偶然、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冷战后国际形势变化,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系列问题的设计和思路引领,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
第10课美国民主宪政的扩展问题导学西进运动与美国民主制度向西部的扩展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一批批的东部移民像洪水似地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开发。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农业较早地实现了机械化。随着西部工业的兴起,西进移民的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把工业革命的浪潮进一步引向西部边远地区,直至太平洋沿岸60年代前,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约占全国的80%,到1890年降为58%中西部各州发展成为新的工业中心...
2016春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件1青岛版六三制
八下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选择题1.(2018德州13.)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2018沈阳6.)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毛泽...
第12课宪章运动问题导学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政府广泛地把密探打进宪章派组织内部,这些密探不但搜集情报,刺探内情,而且还挑拨宪章派举行未成熟的暴动,以便使政府当局有借口去镇压。在审讯中所依据的证据,很多是这些密探提供的材料。在审讯8月中被逮捕的伦敦宪章派的时候,大量证据来自两个密探鲍威尔和戴维斯。建立无孔不入的密探系统和进行大逮捕,在宪章派组织内造成恐怖、互相猜忌及沮丧的情绪。基德在8...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单元测试岳麓版选修3(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历史现象与《普遍安全宣言》没有关系的是()A.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B.同盟国取得战略性的转折C.战后世界安排问题被提上日程D.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2下列有关联合国的表述和评价,不正确的是()A.二战期间正式宣告成立B.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C.有利于巩固战争胜利成果D.中国属于创始会员国之一...
第四章海—气作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值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纬度带是A.0°~20°NB.0°~20°SC.40°S~50°SD.40°N~60°N2.该纬度带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原因是A.纬度低,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B.纬度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少C.寒流的作用明显D.暖流的作用明显1....
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克里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是复仇。”他的“仇恨”起源于()A.普法战争法国失败B.普鲁士破坏法国革命C.德奥同盟针对法国D.德国挑战法国的霸主地位2.1914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后,欧洲各国的报纸都进...
孝文帝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难点: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改革的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439年),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加强。(2)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①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②实行宗主督护制,导致地方宗主...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公元前218“年秦始皇至琅邪山时所立《琅邪台刻石》上书: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对于书同文字的认识正确的是()A.将文字由隶书、籀文统一为小篆B.夸大了秦始皇的功绩和作用C.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D.不利于各地文化的快速发展答案:C解析:“”...
《民主与专制的搏斗》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1640年英国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主要是因为长期议会()A.拒绝通过新的征税法案B.一开始就决意要夺取国家政权C.要求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力D.拒绝支持国王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2下列关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B.都体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C.都体现了资...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会运用地形图,主要包括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认识等高线地形图”。第二部分“地形图的判读”。第三部分“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第四部分“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判读技能、剖面图的做法与判读等内容。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基础部分,对于学生养成较高的读图、析图、用图能力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