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任务驱动学生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2.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3.理解“中国的脊梁的深刻内涵,体会作者深刻的情感,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梳理论证思路,了解驳论的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2.理解“中国的脊梁”...
《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荷花》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情感目标:理解“白荷花在这些鹅毛般的刺叶中冒出来中“冒”字的传神之处,感悟拟人句运用的精妙。3.能力目标:感受夏日池塘荷花的美,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在朗读中体会“冒的词语,品味精妙之处。教学难点:理解句子“这清脆响亮的声音,竟把一群静止不动的蜻蜓给惊醒了,纷纷飞起来在池空中飞舞”的拟人手法。教学...
4曹冲称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4《曹冲称象》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象、搬等12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对曹冲称象方法的了解,懂得遇到困难,善于观察,积极动脑筋,并能成功解决困难。教学重点:朗读曹冲称象的方法和课文最后一段话,从中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教学难点:对曹冲当时急中生智的场景进行想象。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生字卡片、故事情节的简...
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1神州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神州谣》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认识“州、华、涌、峰、耸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等2个字,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4个词语。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等词语的表达效果。教学重难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等词语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积累词语1.提问:我们中国有...
25古人谈读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5《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设计依据】1.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指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教学时,结合语文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圈画关键词、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2....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能有感情,有节麥地朗读课文、背通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二、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2.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杨氏之子“甚聪慧现在哪里。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读题解题1.同学们,今...
7《猴王出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猴王出世》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猴王出世、神通广大、纵身一跳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故事。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勇敢、聪明、机敏、爽朗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的形象特点,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三、教学难点理解石猴形象...
6飞向蓝天的恐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4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3.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4.能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教学重点: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教学难点:能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
《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荷花》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兴奋、惊喜的情感,培养审美能力。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荷花吗?说说为什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荷花的课文《荷花》。2...
6_骑鹅旅行记(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6*骑鹅旅行记(节选)》(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结合学情,学习从不同层面对阅读名著的收获和感受进行交流,初步掌握交流名著阅读的方法。(二)在交流的过程中,深人体会名著在人物刻画和场景展现上的鲜明特点,并在资料引入、迁移拓展的过程中,拓宽阅读视野,加深阅读体验。(三)使学生进一步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默读节选片段,...
【核心素养】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植树的牧羊人》创作于20世纪初,是一篇具有深刻寓意和感人情节的小说,当时的欧洲社会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高潮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作者通过讲述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在荒漠中种树的故事,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植树的牧羊人》,学生可以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
5琥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琥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驾驭“琥、珀、嗡、脂、拭、渗、俯、扎、番、埋、澎、湃这12个汉字,使它们在你的笔下舞动自如,同时精确书写“怒、吼、脂、拭、餐、划、晌、辣、渗、挣、番、埋、刷、测、详”这15个美妙汉字。同时,探索并掌握多音字“扎的丰富发音与独特用法。2.以流畅且充满感情的语调诵读课文,使每个字句跃然纸上,充满生命力与节奏感,让文字的力量在你的声音中得以释放。3....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2.学习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理解阿长的形象特点。3.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阿长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对阿长的情感。2.难点: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三、教学方法1.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课文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便是课文的观点。课文依次列举了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三个具体事例,证明课文提...
八下10小石潭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语言运用:诵读课文,创设情境,理清文章的游踪及观察视角。思维发展:品读语言,从“小字入手,理解文中“小”字的意蕴。文化传承:借助柳宗元的生平资料,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理解作者的坚守。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小字意蕴,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理解作者的坚守。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位文人,他拥有这样一些特别的评价:(PPT...
1古诗三首《稚子弄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稚子弄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深入学习本课生字词,准确掌握“蓬、稚、棱、尔、银、匙的准确读音,并优雅地书写“稚、盆、拿、银、玻、璃、碎”等字,使字迹如诗如画。2.流畅自如、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将古诗《稚子弄冰》铭记于心,既能娴熟背诵,又能默写无误,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3.深入感受儿童的天真活泼,细细品味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让这份纯真与喜悦在心中永存。教学...
1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认识“塘、脑、迎、阿、姨等15个生字,会写“两、哪、眼、睛”等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小蝌蚪的变化。增强对科学通话的学习兴趣。二、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感知青蛙的变化,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四、教具准备PPT课件五、教学过程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师:在...
第二单元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设计应怀悲悯赏悲剧永存良知悟人生【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构筑的语文课程体系本质上是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纲,以三大语文实践(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为主线,以学习任务群这种指向真实的语文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学习来组建的。简而言之,强调学...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纳米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展示了纳米技术的神奇之处,并引导他们认识到纳米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首先,文章从纳米的概念入手,通过生动的比喻,让学生们对纳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