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琵琶行并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3琵琶行并序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3.结合诗人生平经历与诗歌内容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鉴赏诗中的音乐描写和其中比喻、叠词、通感、正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2.体会诗人因被贬而表现出的失意痛苦之情。【新课导入】两千多年前,一个文雅学...
9《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仞岳2个生字,会写仞、岳、摩、遗”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筒门迎凉有感》。3.从古诗的文体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这两首古诗的大既意思。4.整合两首古诗,通过“联系皆景朗读理解,抓关键词品悟诗清的方法,读懂古诗,走近诗人,了解历史,初步感受借景抒...
2传统节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读、指名读等方式,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不断与生字见面,在语境中认识本课认识“祭、巷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2个新字。2.把童谣读准确、读通顺,背诵民谣,结合情境和生活练习说话。通过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再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图文对照等方式熟读成诵。3.运用借助图文阅读、联系生活经验的策略,理解词句的大意...
2《风景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风景谈》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的“形与“神”、“景和“情”相辅相成的关系。2.学习散文中准确、精炼、严密、生动的语言。二教学重点1.材料的组织顺序。2.贯穿散文的思想红线。3.散文的色彩和感情基调。三教学难点1.“形与“神”的结合点。2.“景与“情”的统一。四教学方法1.课外自学法2.课内讨论法3.读写结合法4.审美神游法.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
14《母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14.《母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疙、瘩等12个生字,会写“讨、厌”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3.通过体会母鸡的特点,感受作家老舍先生用词的严谨,感悟母爱的伟大。教学重点:从描写母鸡的词语中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教学难点:找到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
18中国石拱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8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表格,认识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的特点。2.进行各种形式的对比阅读,从而梳理出说明文语言准确和构思严谨的特点。3.在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的基础上,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并学习作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求实的精神。4.梳理学习收获,形成评价量表,为后续的投稿活动提供评选依据。【教学重难...
21青蛙卖泥塘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青蛙卖泥塘》教案教学目标:1.能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号、问号的不同用法。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为了卖泥塘而做出的努力,体会青蛙想卖掉泥塘的矛盾心情,懂得不卖掉泥塘也要好好住泥塘。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青蛙为了卖泥塘而做出的努力,懂得不卖掉泥塘也要好好住泥塘。教学...
2《答司马谏议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15.2答司马谏议书教案【教学目标】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教学重难点】1、体会该文说理严谨,立足气盛的行文风格,把握其主要观点.2、学习其思虑周祥的说理艺术。【新课导入】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
14《小蜗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小蜗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猜读不认识的字。2.阅读与鉴赏:对照图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小蜗牛和妈妈的不同语气。3.表达与交流:结合生活体验,说一说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教学重难点:对照图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小蜗牛和妈妈的不同语气。教...
2课《唐诗二首-登高》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登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教学重点: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1.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课时安排:1课时...
9《猎人海力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猎人与海力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猎人海力布》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是一个流传在蒙古族的民间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猎人海力布救了一条小白蛇,得到了一颗能听懂动物话语的宝石。一天,他利用宝石听到了鸟儿们说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于是,他跑回村里,劝乡亲们搬家,没人相信他,他说出真相,变成了石头。歌颂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英雄形...
2-2《红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青春的奉献与牺牲——红烛统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目标】1.通过诗中的具体意象,理解“红烛这一意象的精神内涵。2.了解学习诗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的修辞手法。3.能够通过阅读诗歌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体会诗歌韵律,把握诗歌内容;【教学难点】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体悟红烛的象征意义。【学习过程】一、导入有人说过这样的...
2《为了忘却的记念》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六课《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课前导入:左联五烈士死后,鲁迅为纪念战死者,沉痛撰文,指出“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即1933年2月7日至8日,鲁迅先生怀着无限的悲愤写下这篇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这样写道: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
2《红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红烛闻一多【教材分析】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
13要下雨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教材解析:《要下雨了》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课文共9个自然段,语言浅显,层次清晰,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三种小动物的活动特点以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教学目标:1、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边”等7个生字。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
在天晴了的时候名师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课时)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目标1.认识“炫、怯等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悟课文。3.结合自己喜欢的诗句,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教学重难点1.结合自己喜欢的诗句,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2.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用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的方法理...
9端午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9端午粽教学目标1、认识“端、棕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2、通过图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
《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8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会写“柴、旧”等13个生字,会读“火柴、围裙等词语。2、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景及表达的愿望,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3、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重难点1、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景及表达的愿望,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2、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
《蜜蜂》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练习+学习单(含答案)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小学语文年级三年级学期春季课题14蜜蜂(第一课时)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目标1.认识“概、阻等9个生字,会写“蜜、蜂、概、阻”这4个字。2.能抓关键词句梳理实验过程,并能用上连接词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3.感受法布尔严谨、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课前学习任务1.我读了课文()遍,能将课文...
23祖先的摇篮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祖先的摇篮》教案教学目标:1.潜心钻研本课,牢牢把握“祖、掏、逗等七个生字,挥洒自如地书写“祖、啊、浓、望”等九个生字。同时,深刻领悟课文中描绘动作的词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丰富和提升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2.反复吟咏课文,以精准、流畅且饱含情感的方式演绎课文,领略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之美,助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升华。3.深度解读课文内容,感悟“祖先的摇篮这一形象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