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个太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4四个太阳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太、阳等13个生字和舌字旁、页字旁2个偏旁;会写“太、阳”等7个生字和横撇弯钩1个笔画。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4.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体会作者的善良及其美好的心愿。学习重难点1.读好长句的停顿和问句。2.能结合文中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学情...
1《故都的秋》一等奖创新教案故都的秋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故都的秋》学情分析本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是一群少年,而少年是不识愁滋味的。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中年时期创作的作品,让少年人去理解中年人的愁,这本身就不是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所以我想到了以读促解、小组合作、知人论世、引入相关作家作品促进对本文的理解这些办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材分析《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
13-2《致大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骋怀抒志颂大海,借“象显情慕自由——《致大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回顾旧知,了解象征手法。2.分析《致大海》的诗歌内容,理解“大海”等物象的象征意义。3.了解时代背景和诗歌创作动机,体会象征手法在传达情感主旨方面的作用。二、重点难点1.理解《致大海》的诗歌内容,理解“大海等物象的象征意义。2.把握诗...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2.感受文中描写的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3.体会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操。教学重点:感受文中描写的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操。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
7青蛙写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青蛙写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不同的方法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下”。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识记生字,借助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一、创设情境导入1、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出示谜语),对它呀就是我们的小青蛙,小青蛙非常喜欢蹲在荷叶上...
9《短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小学语文统编四下《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单元整体解读统编四下第三单元,是专门编写的一个现代诗单元。现代诗既有古典诗歌的写作特点,比如音韵、画面,想象和意蕴,又有与古典诗歌不同的写作特点,比如形式更加自由,不受格律限制,语言更加浅近易懂,是用现代白话写的。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单元篇章页已经非常明确:第一,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第二...
12坐井观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意。教学重点:认字、写字、理解词语,读好对话。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设境导入,揭示课文题目。1.板书“天”,谁来向老师介绍一下它?你是怎么记住的?2.老师这儿有个字谜要考考大家:一人站在云端上,你们...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课题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内容理解课文内容课型精读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了解纳米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及纳米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2.围绕相关主题,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重点抓住关键语句,了解纳米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及纳米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难点围绕相关主题,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关键朗读课文...
4《窦娥冤(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4课《窦娥冤(节选)》教案一、语言建构与运用欣赏作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积累戏剧常用词语。二、思维发展与提升厘清故事情节,思考“窦娥指斥天地、痛发誓愿的反抗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三、审美鉴赏与创造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体会窦娥这一人物形象的反抗精神。四、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元杂剧的基础文化知识,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
16动物王国开大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动物王国开大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简析】《动物王国开大会》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课文讲了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让狗熊通知,狗熊在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提醒下,一次又一次才把通知说清楚。通过狗熊四次播报通知,让学生明白发布通知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全文篇幅很长,共有18个自然段,配有5幅插图...
11《十六年前的回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三、教学过程预习导学——不看不讲(一)师友(二人一小...
11《老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案基本信息作者姓名性别所用教科书书名教育部审定2017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所教年级七年级所教册次、单元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老王》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2、概括课文内容,分析老王和作者的人物形象。3、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概括课文内容,分析老王和作者的人物形象。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
14小马过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简案、教学反思和课后练习(2课时)《小马过河》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课后练习教材分析《小马过河》是二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以其简洁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简要分析:首先,从故事情节来看,《小马过河》讲述了一匹小马想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水深浅,于是分别向老牛和松鼠请教,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最后,小马在妈妈的鼓励下,勇...
17*《孤独之旅》(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孤独之旅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说《孤独之旅》,了解了小说的人物和情节,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走近杜小康,和他一起去经历艰辛的成长历程。二、合作探究(一)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长的孤独及超越自我的品质。1.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也可以给学生...
2小小的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小小的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掌握1个新偏旁。2.学习按笔顺正确书写4个生字,掌握2个新笔画。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想象坐在月亮船上观赏美丽夜空的快乐场景。4.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教学重点:1.巩固“的、船、两、头、在、里、看、见、闪、星10个生字和门...
《藏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默读,分清详略主次,体会作者是从“起源和“特色”两个方面写藏戏的;通过抓关键词句,了解藏戏“戴面具、无舞台、演出时间长的特色。2.体会排比在表达上的作用,领略藏戏的特色,感受藏族人民美好的人文情怀。3.运用排比,表达对唐东杰布的敬佩。教学重难点体会排比在表达上的作用,领略藏戏的特色,感受藏族人民美好的人文情怀。运用排...
18太空生活趣事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精通并辨识新增的14个汉字,同时游刃有余地书写其中的10个生字,展现文字之美。2.深情并茂地诵读课文,以独特而引人入胜的语调彰显文本的韵味与魅力。3.初步涉足并探索太空生活的点滴知识,点燃对新科技领域的无限热忱与好奇心,开启未知世界的探索之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常识。教学准备:1.精美的生字和词语卡片...
《鹿角和鹿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小学语文年级三年级学期春季课题鹿角和鹿腿教学目标1、读懂寓言故事。2、明白寓言道理。3、会讲寓言故事。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读懂寓言故事。2、明白寓言道理。教学难点:1、明白寓言道理。2、会讲寓言故事。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强化板书的画面感,为讲故事做铺垫。)1.孩子们,寓言是一个魔袋,今天,这个魔袋呀给我们带来了故事的主人公?猜猜...
15白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15白鹅教学目标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字,正确读写“叫嚣、局促”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趣味。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高傲的。4.比较课文与“阅读链接《白公鹅》中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
7大小多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大小多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首儿歌由四小节组成。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配合儿歌,有四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教学目标】1.通过图文对照等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