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裴谞,字士明,擢明经,调河南参军事。性通绰,举止不烦。累迁京兆仓曹参军。会史思明乱,逃山谷间。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谞名,遣捕骑迹获之,喜甚,呼为“郎君”,伪授御史中丞。贼残杀宗室,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人。又尝疏贼虚实于朝,事泄,思明恨骂,危死而免。贼平,除太子中允,迁考功郎中,数燕见奏事。代宗幸陕,谞徒步挟考功南曹印赴行在,帝曰:“...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时间:100分钟,分值:160分)班级学号得分1、【18届四川省眉山市眉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20分)郭守文,字国华,并州太原人。父晖,从周祖征河中,战死。守文年十四,居丧哀毁,周祖怜之,召隶帐下。广顺初,补左班殿直。宋初,迁西头供奉官。蜀平,迁知简州。时剑外多寇,守文悉招来集附。从曹彬等平金陵,护送李煜归阙下。时煜以拒命颇自歉不欲生见太祖守...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练基础1、【18届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通假字整理(精华)《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3、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4、阙秦以利晋“阙”“”同缺,损害5、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明智6、秦伯说,与郑人盟/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说”通“悦”,高兴7、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欺侮8、今日往而不...
专题08文言文阅读本要点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翻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基本包括三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能够概括其主要内容或含义;二是能够理解分句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够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文言语句翻译题成为常考、必考内容,其分值也在逐年上升,因此,我们必须“取法于课内,积累于课外”。文言...
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题篇一.文言文学习的准备1.上课前把一些字词标注上现代文意思,千万别资料上的翻译抄上去,翻译自己口头做,有利于自己组织语言能力及对古文的理解2.兴趣很重要,你千万别把古文当自己弱项,这样虽会警钟长鸣,但会消磨自己的信心,不利于学习,你打心眼认为自己会学好,尽管几次考不好,但有方法和信心,一定能学好。(这是心理攻略)3.早读课大声朗读古文,多读这感觉就出来了,我就是最好例子4.这必要练习...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古代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李斯论(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
高考全国卷语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年龄称谓1.孩提:指2—3岁的儿童。2.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3.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4.黄口:十岁以下。5.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6.束发:男子十五岁。(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7.及笄:指女子15岁。(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
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一、(2017河北唐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9分)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位,擢拜给事中,时年二十六。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永徽五年,丁母忧解。明年,...
江苏高考语文公益群(302925498)提供高考文言文阅读每日一练2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游丰乐醉翁亭记(明)王思任是时辛丑觐还,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有檄,趣令视事,风流一阻。癸卯入觐,必游之。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看东坡书记,遒峻耸洁可爱。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上醒心亭,读曾子固①记,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
高考文言文300实词全录(一)2013-03-30高考语文高考语高考文言文300个常见实词表高中文言文160个实词哀爱安按案拔白败拜报暴备被倍悲北背奔本彼逼辟蔽毕便遍表并伯薄泊博步裁苍操草策曾差尝长超朝陈称诚出除辞驰冲传垂次刺促错处达殆怠旦独笃度断夺发法反放非分奉服伏复盖苟鼓固寡国过恨厚患或疾即既将解结矜竟景就绝堪克困怜弥靡莫逆能内迫期奇迁劝却如若稍色甚审识适是书数疏率私遂涕图徒王望微闻恶悉系相谢幸延阳要宜狱再造...
初中必背古诗及文言文古诗部分第一册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3.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
高考文言文翻译易错点易错点1:不辨感情色彩【例1】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正译: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分析与对策:译句将“耽玩”的褒扬色彩误译成了贬抑色彩。“耽玩”,意思是深深地爱好、玩味,应译为“”“沉醉潜心玩味”之义。考生误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原因在于受到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从而容易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词...
专题七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节选自《明史海瑞传》)解...
高三语文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018全国一卷鲁芝传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名望与德行),为西州豪族(豪门大族)。父为郭汜所害(被动句),芝襁褓(婴儿时期)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专心致志于思索)坟籍(古代典籍)。郡举(推选)上计吏(向国家汇报情况的地方官),州辟(选聘)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除(任命)郎中。后拜(授予官职)骑都...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词梳理【知识梳理一词多义】安:备: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⑴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⑵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奉养)⑵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⑶犹得备晨炊(准备)⑷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安定)卑:奔:⑴非天质之卑(低下)⑴屠乃奔倚其下(急走,跑)⑵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指飞奔的马)比:⑴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一[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Guangshijiaoyu初中阅读专题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要点及答题方法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古文的考核重在考核学生记忆积累的过程,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2、顺畅朗读,断句停顿。3、句...
板块二文言文基础知识高考常考120个文言实词1.爱ài①喜爱。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②热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③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④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六国论》)⑤吝惜,舍不得。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⑥通“(ài)”,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⑦吝啬。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