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例如: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2,找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
一、教学目标1.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2.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3.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二、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四、教学方法:练讲结合、小组讨论法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趣味断句据说从前有个老头子,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个儿子,老头子于是就立下这...
苏教版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整顿陈情表一虚词1.以(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连词,由于)(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介词,凭借)(3)臣具以表闻(介词,用)(4)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旳)(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2.于(1)急于星火(介词,比)(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对,向)3.之(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助词,旳)(2)臣之进退(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二实词1.通假字(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2)零丁孤苦(通...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小升初民校联考题回放1、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里填上序号。(4分)()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宋人有耕田者。()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2023年广州市十六所民办初中新生入学检测题2、《学弈》中“一心认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援”是的意思。由这个学弈的人学习态度,我想到了这个成语。(2分)——2023年广州...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快乐。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
文言文翻译基本办法第1页第1页文言翻译基本要求信、达、雅第2页第2页指是译文要准确表示原文意思,避免曲解原文意思信有功绩,寻为上大夫有功绩,不久封为上大夫第3页第3页达指译文应当通顺明白,符合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凭勇气闻名在诸侯中间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第4页第4页雅要求在准确通顺基础上能表示得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风格和神韵第5页第5页魏坯,赵人也,以勇气闻名于诸侯,有功绩,寻封为...
词类活用大约类型活用为动词使动使用办法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意动使用办法活用为状语使动使用办法为动使用办法活用为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使用办法意动使用办法活用为名词1第1页第1页名词活用练习及规律(一)、解释句中加点词语含义,并阐明其使用办法。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⑷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⑸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2第2页第2页⑹左右...
文言文专项第1页第1页“通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一些脍炙人口文言文,是诗文中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精髓”,而被选为教材文言文更是优中选优。但是,不必讳言,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处于老(教学办法)、慢(进度慢)、费(费时多)、差(效果差)状态。绝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畏惧。现实状况第2页第2页优化文言教学过程,试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实效两方面,针对文言文教与学特点,提出详细做法,以...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一)蛛与蚕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①,黄口灿然②,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③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④,天子衮龙⑤,百官绂绣⑥,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⑦,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经典例题】约不可失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掌管山泽旳官。罢:停止,取消。1.解释文中加点词旳含义。(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2)是日,饮酒乐,天雨()(3)公将焉之()(4)岂可不一会期哉()2...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积累(练习答案)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扼守。“内”通“纳”,接纳)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所有)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9.皆...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第1页第1页文言现象:一、字通假字、重点实词、虚词二、词1、古今异义词2、一词多义3、流传下来成语4、词类活用三、句(特殊句式)1、判断句2、被动句3、省略句4、倒装句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第2页第2页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暂时具备了乙类词语法特性,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意义,这一类语法现象。在文言文里,普通是实词类词性转换较多。当代汉语...
初中1-6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快乐。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
文化常识第1页第1页第2页第2页古代文化常识一、人称谓【直称姓名】大体有三种:(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简介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称字】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称号】对人称号也是一个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
小升初必考的文言文常见虚词整理25个(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
小升初文言文复习专题小升初复习资料---文言文旳阅读措施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1.正音读文文言文旳朗诵规定:①要读音对旳。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有通假字、多音字,课文注释中对这些字都注明了读音,要根据注音,认真读准。②要注意停止,包括句中停止和句间停止。能对旳划分句中停止和句间停止,表明了对语句层次和大意旳对旳理解,这要通过诵读来实现。掌握古文化知识,做好停止。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
文言文翻译几种要点第1页第1页•翻译文言文原则是“信”、“达”、“雅”。“信”,就是忠于原文内容“达”,就是行文要通畅;“雅”,就是语言要规范,翻译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并力争保持原文风格。•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力争字字落实;无法直译,能够领悟原文精神,采用意译,要做到“对”而“不死”。•下列简介几种详细办法:第2页第2页留就是说对文言文里有些词语,能够照录,不必翻译。•1、保留国号、帝号、年...
文言文复习指要福州教育研究院章肖涛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学科教学研讨会(平潭12月19日)第1页第1页复习总体思绪明确目性:考什么,怎么考。加强计划性:分三轮复习——知识梳理回顾、能力训练培养、强化训练提升。讲究灵活性:化整为零,化繁为简。注重实效性:重点突出,精选试题,用好试题。(高考真题最佳、省市质检题次之、名校模拟题更次之、教辅材料应谨慎使用。)第2页第2页强调“五子登科”:...
文言文复习第1页第1页复习范围•一、文言文阅读•九上:《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九下:《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庄子故事两则》《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二、古诗词•九上:《渔家傲》《破阵子》《江城子》•九下:《蒹葭》《关雎》第2页第2页常见考题•1.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2.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意义。普通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