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海瑞,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日:“昨闻海瑞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日:“囊胡公按部,令所过无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隆庆元年,徐阶为齐康所劾,瑞言:“阶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误,畏威保位,诚亦有之。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客,有足多者。...
公子闻赵有处士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杜重威,朔州人也。安重荣反,重威逆战于宗城,重荣为偃月阵,重威击之不动。重威于欲少却以伺之,偏将王重胤曰:“两兵方交,退者先败。”乃分兵为三,重威先以左右队击其两翼,战酣,重胤以精兵击其中军,重荣将赵彦之来奔,重荣遂大败,走还镇州,闭壁不敢出。重威攻破之,以功拜重威成德军节度使。重威出于武卒,无行而不知将略。破镇州,悉取府库之积及重荣之赀,皆没之家,...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日:“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暱(通:“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请复季友也。齐侯许之,使召诸陈,公次于郎以待之。“季子来归”,嘉之也。冬,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亦嘉之也。仲孙归日:“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日:“若之何而去...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少警敏能文,美风仪,善谈论。居父丧,哀毁逾礼。入太学,所与游皆天下名士。钦宗嗣位,补承务郎,授鸿胪寺簿。金人犯阙,肃被命诣敌营,留五十日而还。张邦昌僭位,肃义不屈,奔赴南京,擢左正言。先是,朝廷赐金国帛一千万,肃在其营,密觇,均与将士之数,大约不过八万。至是为上言之,且言:“金人不足畏,但其信赏必罚,不假文字,故人各用命。朝...
戴文进传毛先舒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塘人也。宣宗喜绘事,御制天纵。一时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进入京,众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画惟红不易著,进独得古法之妙。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去馀幅不视。故进住京师,颇穷乏。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进亦...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通假字1.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6.为一击缻。“缻”通“缶”,盛酒浆的瓦器。7.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二、一词多义1、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
1、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2、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4米高,20米宽,700米长的拦河大呗,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3、他因为名字里有一个“海”字,我们就都叫他“海哥”。4、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5、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
《《20172017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指导手册手册》》教教材材复复习习本土名师复习计划(六)《出师表》【中考热度】2014云南卷,2010大理等八地州联考卷,2010普洱卷曾以课内单篇阅读形式考查。【文学常识】1.“表”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2.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丞...
篇熟读《观潮》诵读《湖心亭看雪》1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天下伟观本文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用十分简练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2•1.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最后一句对上文作形象概括,呼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2.①描绘钱塘潮之“形”的语句是:•...
文言文第一轮复习10《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1三峡郦道元2重岩叠嶂()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绝多生怪柏()飞漱其间()清荣峻茂()林寒涧肃()属引凄异()zhàngxīxiāngsùyǎnjùnjiànzhǔtuān山献shù齐读课文认清字形3背诵热身理解记忆•1、表现山连绵不断的语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正面表现山高耸巍峨的语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3、视觉上侧面表现...
山水游记篇•《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1全文背诵3分钟•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具体写:“异水”–“清”“深”(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具体写:“奇山”•“看”——高峻(高山,寒树,横柯,疏条)•“听”——幽静(泉响,鸟鸣,蝉鸣,猿啼)•注意重点字词——缥碧、竞上、轩邈、泠泠、嘤嘤成韵、千转不穷、鸢飞戾天、望峰息心、经纶世务、窥谷忘反、横柯上蔽2重点注释识记、句子翻...
《《20172017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指导手册手册》》教教材材复复习习本土名师复习计划(十五)《爱莲说》【中考热度】2013红河卷,2013西双版纳卷曾以课内单篇阅读形式考查。【文学常识】周敦颐,宋朝哲学家,字茂叔,谥号“元公”,学者称他“濂溪先生”。他继承了古代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推崇孔孟的儒家学说。他的弟子坚持并发展了他的观点,后来形成了“濂溪学派”。同时,他...
《《20172017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指导手册手册》》教教材材复复习习本土名师复习计划(十四)《记承天寺夜游》【中考热度】近十年未考。【文学常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温故知新•1、实词虚词回顾——尔、何、亡、引•尔:1助词2人称代3指示代4通“耳”•何:1、疑问代词2、程度副词,多么•亡:1丢失2逃跑3灭亡4通“无”没有•引:1延长2称引,援引3拉•2、今日默写任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1文言文复习4:劝学篇七下《伤仲永》《孙权劝学》2回顾:重点文学常识•《《伤仲永伤仲永》》一文选自一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文集》》。是北宋。是北宋王安...
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常见文言文句式:倒装句语法公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置1文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之2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提宾句式。什么是宾语前置句:3辨别下列哪些句子属于宾语前置?(1)何有哉?(2)秦人不暇自哀(3)甚矣,汝...
《《20172017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指导手册手册》》教教材材复复习习本土名师复习计划(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热度】2013大理等八地州联考卷,2012西双版纳卷,2011曲靖、红河卷曾以课内单篇阅读形式考查。【文学常识】复习1.孟子2.《孟子》1《《20172017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指导手册手册》》教教材材复复习习【云南真题】(2011曲靖)...
《《20172017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指导手册手册》》教教材材复复习习本土名师复习计划(十)《陋室铭》【中考热度】近十年未考。【文学常识】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2.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1《《20172017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指导手册手册》》教教材材...
《《20172017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指导手册手册》》教教材材复复习习本土名师复习计划(十一)《小石潭记》【中考热度】2015曲靖卷,2012德宏卷、2012大理等八地州联考卷曾以课内单篇阅读形式考查。【文学常识】1.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2.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他被贬为...
《五柳先生传》《马说》1中考文言文复习十二五柳先生传多年未考,应予以重视2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的句子是:2.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的句子是:3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