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言文”的相关文档,共1047条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5(1) 单篇梳理6 课文2 滕王阁序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5(1) 单篇梳理6 课文2 滕王阁序

    课文2滕王阁序单篇梳理6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识”“既”“穷”“即”“故”五字及次常用字“临”“尽”。2.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①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一、基础夯实1....

    2024-04-0402.19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5(1) 单篇梳理6 课文1 归去来兮辞并序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5(1) 单篇梳理6 课文1 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文1归去来兮辞并序单篇梳理6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胡”“涉”“行”“非”四字及次常用字“怀”。2.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序)①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②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2024-04-0402.14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4 点线整合5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4 点线整合5

    点线整合5必修4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负”“易”“当”“坐”“私”“如”六字及重点虚词“为”。2.掌握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特点及规律。连点成线基础整合12345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慕君之高义也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阉竖恐终为其患C.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D.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公车特征拜郎中√6A项均为“只,不过”。B项动词,忧虑、担心/...

    2024-04-0402.28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4 单篇梳理5 课文3 张衡传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4 单篇梳理5 课文3 张衡传

    课文3张衡传单篇梳理5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造”“举”“善”“卒”“疾”“阴”六字及次常用字“游”。2.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2024-04-0402.25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4 单篇梳理5 课文2 苏武传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4 单篇梳理5 课文2 苏武传

    课文2苏武传单篇梳理5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及”“弥”“素”“迁”“治”五字及次常用字“会”“引”。2.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一、基础夯实1.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以()②并()...

    2024-04-0402.29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4 单篇梳理5 课文1 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4 单篇梳理5 课文1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课文1廉颇蔺相如列传单篇梳理5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徒”“宜”“书”“患”“质”“悉”“右”七字及次常用字“奏”。2.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第2段)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一、基础夯实1.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拜()②以()③闻()④令()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凭借闻名...

    2024-04-0402.31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3(2) 点线整合4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3(2) 点线整合4

    点线整合4必修3(二)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爱”“乘”“从”“却”“兵”五个字及重点虚词“所以”。2.掌握古今异义及判断句的特点及规律。连点成线基础整合1234561.下列选项中,加颜色字解释全都无误的一项是A.修守战之具(器械)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受)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知道,懂得)蒙故业,因遗策(继承)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喜欢)士大夫之族(类)D.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秦人开关延敌(延请)√A项“受”,...

    2024-04-0402.38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3(2) 单篇梳理4 课文4 师说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3(2) 单篇梳理4 课文4 师说

    课文4师说单篇梳理4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道”“或”“孰”“解”“贻”五字及次常用字“师”“传”。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2024-04-0412.5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3(2) 单篇梳理4 课文3 过秦论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3(2) 单篇梳理4 课文3 过秦论

    课文3过秦论单篇梳理4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过”“亡”“遗”“率”“倍”五字及次常用字“策”“制”。2.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一、基础夯实1.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务()②具()③斗()④拱手()...

    2024-04-0402.37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3(1) 点线整合3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3(1) 点线整合3

    点线整合3必修3(一)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绝”“胜”“劝”三个字及重点虚词“焉”。2.掌握通假字、定语后置句的特点及规律。连点成线基础整合1.下列选项中,加颜色词的解释全都无误的一项是A.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邻国之民不加少(增加)B.金就砺则利(磨刀石)弃甲曳兵而走(士兵)木直中绳(符合,合乎)C.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D.锲而不舍(...

    2024-04-0402.23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3(1) 单篇梳理3 课文2 劝学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3(1) 单篇梳理3 课文2 劝学

    课文2劝学单篇梳理3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就”“假”“兴”“知”四字及次常用字“强”。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第2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一、基础夯实1.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已()②中()③()④曲()⑤虽()⑥有()⑦槁暴()停止符合,合乎通“煣”,使弯曲弯曲的弧度即使通“又”晒干直...

    2024-04-0402.48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3(1) 单篇梳理3 课文1 寡人之于国也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3(1) 单篇梳理3 课文1 寡人之于国也

    课文1寡人之于国也单篇梳理3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王”“国”“请”“数”四字及次常用字“发”“夺”。2.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一、基础夯实1.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凶()②于()③然()④察()⑤无如()⑥加()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到...

    2024-04-0402.25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2 点线整合2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2 点线整合2

    点线整合2必修2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属”“致”“固”“适”“莫”五字及“其”“相与”等重点虚词。2.掌握名词活用以及宾语前置句的特点及规律。连点成线基础整合123451.在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加颜色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1)A.仰观宇宙之大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B.未尝不临文嗟悼有碑仆道,其文漫灭C.此余之所得也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6C项均为“收获”...

    2024-04-0412.31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2 单篇梳理2 课文3 游褒禅山记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2 单篇梳理2 课文3 游褒禅山记

    课文3游褒禅山记单篇梳理2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盖”“阳”“奇”“得”四字及次常用字“名”“然”。2.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

    2024-04-0422.26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2 单篇梳理2 课文2 赤壁赋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2 单篇梳理2 课文2 赤壁赋

    课文2赤壁赋单篇梳理2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望”“曾”“徐”三字及次常用字“赋”“危”“将”“骤”。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基础夯实1.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属()②横()③纵()④...

    2024-04-0412.41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2 单篇梳理2 课文1 兰亭集序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2 单篇梳理2 课文1 兰亭集序

    课文1兰亭集序单篇梳理2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修”“少”“期”“诸”“类”“信”“左”七字及次常用字“次”。2.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基础夯实1.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毕()②...

    2024-04-0402.3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1 点线整合1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1 点线整合1

    点线整合1必修1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安”“诚”“辞”“何”四字及重点虚词“以”。2.掌握偏义复词、被动句的特点及规律。连点成线基础整合123451.在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加颜色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1)A.其意常在沛公也而伤长者之意B.顾计不知所出耳大行不顾细谨C.许君焦、瑕项王许诺D.秦王必喜而善见臣素善留侯张良√67C项均为“答应”。A项意图/心意。B项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注意。D项好好地/友善,交...

    2024-04-0402.19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1 单篇梳理1 课文3 鸿门宴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1 单篇梳理1 课文3 鸿门宴

    课文3鸿门宴单篇梳理1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内”“谢”“间”“再”“要”“若”六字及次常用字“意”。2.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2024-04-0402.2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1 单篇梳理1 课文2 荆轲刺秦王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1 单篇梳理1 课文2 荆轲刺秦王

    课文2荆轲刺秦王单篇梳理1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乃”“涕”“顾”“使”“度”“被”六字、次常用字“比”。2.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第2段)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①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

    2024-04-0402.19 MB0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1 单篇梳理1 课文1 烛之武退秦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1 单篇梳理1 课文1 烛之武退秦师

    课文1烛之武退秦师单篇梳理1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许”“鄙”“朝”“说”“微”五字及次常用字“封”。2.翻译重点句子。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第1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一、基础夯实1.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对晋国国君无礼,且对楚国有二心。(得分点:以、其、贰)(第2段)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2024-04-0402.16 M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