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综合探究:政体比较一、什么是国体与政体:国体是指一个国家的性质。比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社会),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社会)。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比如总统制、议会制等。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国体与政体二者关系:1、政体和国体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不可分割。没有政体,国体无从体现,没有国体,政体无从存在。2、国体是政体存...
第15课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掌握洋务派思想主张、代表性著作及评价;严复的主要成就及观点;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内容及理解原因;梁启超思想观点的变化历程;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内容以及变化。2、能力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洋务派思想主张;结合有关史料理解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含义;通过当时中国的国情理解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原因并对之做出评价;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理解梁启超思想...
高中历史专题三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五曲折的民主之路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一、选择题1在欧洲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拿破仑第一帝国覆亡,波旁王朝复辟。这一现象说明了()A.法国保皇势力的强大B.实行帝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法国人民不愿实行共和制D.共和制与法国无缘21814年拿破仑被打败后,在外国刺刀的保护下复辟的波旁王朝颁布了钦赐宪章,接受了法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的原则,这说明了法国()A.资本主义的潮流不...
高中历史专题二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二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一、选择题1英王与议会的斗争实际上是对国家最高统治权的争夺。下列文献使英国议会逐步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是()①《权利法案》②《王位继承法》③《独立宣言》④《人权宣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下图中的人物是当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她()①是“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②是英国的国家元首③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④有否决或批准议会法...
第10课美国民主宪政的扩展问题导学西进运动与美国民主制度向西部的扩展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一批批的东部移民像洪水似地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开发。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农业较早地实现了机械化。随着西部工业的兴起,西进移民的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把工业革命的浪潮进一步引向西部边远地区,直至太平洋沿岸60年代前,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约占全国的80%,到1890年降为58%中西部各州发展成为新的工业中心...
高中历史专题三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三法国人民的民主追求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一、选择题1法国大革命前,社会上存在着尖锐的等级对立。当时法国的第三等级()A.是法国比较富有的等级B.是承担繁重赋税的等级C.是国王最为放心的等级D.是人数最少的社会等级2观察下图,1789年5月,三级会议开幕后,第三等级的代表群情激昂,他们提出的要求包括()①改变传统的开会方法②改变传统的表决方式③摧毁法国的专制制度④制定宪法A....
曲折的民主之路一、教学目标(一)内容标准:概述拿破仑帝国覆灭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的基本史实,认识法国共和体制形成的艰巨性。(二)知识与能力:了解波旁王朝复辟后法国政局动荡的原因。理解七月革命、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中,工人阶级未能掌握政权或惨遭镇压的深刻教训。了解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认识共和政体形成的艰巨性。(三)过程与方法:结合必修课中关于七月革命、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的讲述,了解...
《民主与专制的搏斗》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1640年英国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主要是因为长期议会()A.拒绝通过新的征税法案B.一开始就决意要夺取国家政权C.要求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力D.拒绝支持国王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2下列关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B.都体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C.都体现了资...
三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问题导学探究问题一:美国资产阶级议会制得以确立的原因活动与探究材料在北美,人们还享有一定的参政权,在各殖民地,以市镇为单位,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大会还提出、讨论、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一个英国官员在1760年写道:“在北美,在民主政府下,一切令人难堪的身份差别都消失在公众的平等之中。”伯恩比在1759~176...
第15课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掌握洋务派思想主张、代表性著作及评价;严复的主要成就及观点;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内容及理解原因;梁启超思想观点的变化历程;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内容以及变化。2、能力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洋务派思想主张;结合有关史料理解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含义;通过当时中国的国情理解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原因并对之做出评价;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理解梁启超思想...
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课标要求: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中关于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规定,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必然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了解美国民主制度,尤其是1787年宪法所存在的不足。了解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第7课综合探究:读雨果的《九三年》三维目标详解学习要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九三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了解《九三年》的背景和故事梗概探究《九三年》的写作背景感悟法国大革命的曲折过程中人性与革命原则的碰撞《九三年》片段了解作品反映的当时对恐怖政策的两种观点探究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历史事实认识恐怖政策的两面性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你可能读过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五曲折的民主之路法国工人六月起义1848年6月23日,巴黎工人阶级忍无可忍,愤然发动了武装起义,同资产阶级直接展开了战斗。一位参与镇压六月起义的法国政府军军官说:“火力是非常可怕的。血流成河——举目四望,大街到处被染红了。武装起义者像猛狮般地法国工人六月起义请思考:这次起义说明了什么重要问题?提示:资产阶级联合无产阶级反抗封建势力、争取民主的时代已经过去。课标要求: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
高中历史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2(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5分,共70分)1.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A.教权高于王权B.王权与教权平等C.王权高于教权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2.1531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对抗罗马教廷的措施有()。①对教士...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课标要求:1、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线索: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思想康有为“托古改制”思想梁启超“从兴民权到新民“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民主思想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知识点一“中体西用”1.背景:__________后,列强侵略加剧;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强劲;魏源等有识之士,呼吁国人开眼看世界,__________。2.产生:洋务运动时期,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第一次阐述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维新运动时期,代表人物有:孙家鼐、张之洞《劝学篇》等,但在这一时期,“中体西用”思想不仅未起到积极作用,反而...
四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要求参议院迅速制定民国组织法,并拟将法制局局长宋教仁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草案)呈交参议院以资参考,结果遭到拒绝。参议院认为立法如“受命于政府,有损立法独立之尊严”,应由临时参议院自行起草。于是,参议院将原案退回政府。请想一想:参议院拒绝孙中山提议的做法说明了什么?提示:中华民国成立后,近代法治观念已在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课标要求:1.了...
高中历史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一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一、选择题1教权至上论认为一切世俗权力均来自神(即上帝),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下列关于中世纪时期教权至上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说明基督教会势力强大B.主张教权高于世俗权力C.认为世俗权力来自上帝D.得到世俗君主大力宣扬2教权至上论是一种在中世纪的欧洲非常流行的思想,下列教皇中最早提出反对世俗权力干预教会事务的是()A.尼古...
四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问题导学探究问题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和戊戌变法的败因分析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败绩,证明了自强运动有不足之处。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这场运动的局限性,认为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自信的思想家康有为和他著名的弟子梁启超,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实行维新变法。然而,即使在后期阶段,维新分子也并不倡导完全西化,而只是...
高中历史专题二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2(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马克思说:“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专制君主总把人看得很下贱。”下列最能体现反封建专制、要求人权的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1787年宪法2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A.光荣革命的胜利B.《权利法案》的颁布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