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常见的岩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常见的岩石【主要概念】初步了解地球上岩石的基本状况。【涉及课标】14.4地球表面覆盖着岩石。●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标本,认识常见岩石的表面特征。15.1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学生认识地球上《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一课,旨在指导学生准确识别、细致描述四种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岩石这...
15滑轮(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滑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的第三课。【教材解析】《滑轮》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隶属于“物质世界部分的“运动与力”,课程标准中对“运动与力部分的具体要求为:使学生了解位置与运动的概念,知道力与运动变化的关系,了解常见的简单机械:斜面、杠杆、滑轮、齿轮等。新课标中指出:物质世界这部分所涉及的许多知...
15《发霉和防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冀人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第15课《发霉和防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真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由真菌引起的发霉现象,掌握防止发霉的方法。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主要活动。活动1“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发霉及食物发霉的条件;活动2“防止发霉”目的是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活动,指导学生了解防止发霉...
15.摩擦生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5《摩擦生热》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学习目标确立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1)核心概念四、能的转化(2)学习内容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5~6年级①知道动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都是能的形式,了解这些能相互转化的现象。(3)内容要求科学观念:知道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
15浮和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浮和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浮和沉》【课标要求】5.1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弹力、浮力等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学习目标】1.通过猜测、实验,观察气球、橡皮、螺丝钉、乒乓球等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按压气球体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是水的浮力。(重点)2.通过操作,小组合作探究水中下沉的物体,归纳出下沉的物体...
14《校园里的植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粤教版一年级下《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课题校园里的植物单元4学科科学年级1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是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校园里的生物》单元中的第4课。本课将学习焦点从对动物的观察转向到对植物的观察。活动从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什么植物开始,让学生对身边的植物进行观察,了解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观察、讨论和描述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植物,并通过细心的观...
14《池塘里的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盂县第五实验小学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科学年级六学期第一学期课题《池塘里的世界》主备教师代丽娟审核教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说出栖息地能为生物提供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需要。科学探究1.能围绕“池塘里的世界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能通过观察等方式获取栖息地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信息。3.能利用记录表、统计表、...
14动物的繁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4.动物的繁殖【教材分析】繁殖这一单元包括三节内容,前两节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这一节探讨动物的繁殖方式。第一部分展示各种各样的动物的繁殖活动,认识到动物的很多活动是在为繁殖做准备的。第二部分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有胎生和卵生等。【学习目标】1.能提取图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本能行为。2.知道动物的两种主要繁殖方式。3.针对观...
13我们的衣服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二年级科学课题我们的衣服课型新授课课标分析1、观察常见衣服的材料,如棉花和蚕丝、羊毛等基本特征,知道这些天然材料来自动物或植物。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利用多种感官或放大镜,观察材料的外部特征和形态,并做简单描述。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衣服材料的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4、了解生活和生产中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废弃物,其中有些可以回收利用,意...
13地壳的构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地壳的构成教学目标1、认识到岩石组成地球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2、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岩石的基本特征。3、能描述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成因。4、能举例说出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5、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观察及使用简单的工具初步认识岩石的性质,并能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对岩石进行分类。难点:...
13《洁净的水域》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理想的家园》单元13.洁净的水域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理想的家园》课题13.洁净的水域课时1核心概念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学习内容及要求7.1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5~6年级①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的行为。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
12热气球上升的秘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青岛出版社(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记录;2、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科学知识指导学生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查阅资料,关...
12《四季循环》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4.四季循环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地球的运动》课题4.四季循环课时1核心概念9.宇宙中的地球学习内容及要求9.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5~6年级②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方向,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
11《地球的内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11.地球的内部【教材分析】《地球的内部》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3课内容。通过四年级学习,知道地球表面覆盖着岩石,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地球对学生来讲不再是陌生,本课将带领学生认识陌生和深奥的地球内部。本课内容深入前两课本质层面,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地壳运动模式,初步了解地壳运动会导致地表发生全球性或小范围的海陆变迁,能初步从宏...
11.透明与不透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课件8ppt)透明与不透明CONTENT半透明透明不透明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呢?小装修师小装修师再见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8四●●●●●●●●●●●●●●玻璃毛玻璃瓷砖zhexewupinshinazhonggingkualzaixiangyingdekonggezhongda●这些物品是哪种情况?在相应的空格中打“V透明程度物品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垫纸板硫酸纸作业本杯水一袋空气点亮后又有什么不同呢?toumingsanhebutoumingsan透明...
11.开发新能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023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自然资源11.开发新能源1.教学内容本课所学内容聚焦新能源,重点认识太阳能和其他三种当前应用较广的新能源,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新能源的主要类型和判断依据,知道太阳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认识提高太阳能光电板利用效率的方法,初步建立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意识。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展开。第一部分...
11、预防新冠肺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1、预防新冠肺炎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疫情知识,了解及时信息,科学防控、从容应对。2、了解当前抗疫形势任然严峻,前线各行业人员的巨大付出,引导学生树立正面价值观,拥有奉献精神,做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青年。3、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认真学习本领,扛起自己的责任。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敎前准备:1、老师:教学教案,课件,新闻,图...
11开发新能源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自然资源》单元11.开发新能源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自然资源》课题11.开发新能源课时1核心概念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11.人类活动与环境学习内容及要求4.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6年级⑤了解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化石能等能源。11.人类活动与环境11.1自然资源5~6年级①知道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能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树立海洋国土意识...
11地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地震教学目标了解地震的原因及地震的危害知道不同场所的避震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能通过模拟实验,解释地震的原因培养学生应急自救的适应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地震的原因及地震的危害,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难点:怎样培养学生应急自救的适应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教学准备PPT课件、地震视频材料、木板3块教学过程情景导入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
10《让纸张更结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粤教版一年级下《让纸张更结实》教学设计课题让纸张更结实单元3学科科学年级1教材分析《让纸张更结实》是(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第三单元“百变的纸第3课。本课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对比不同纸的结实程度,然后再进行“绕纸绳”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在对纸进行简单加工后能让纸张变得更结实。这节课的最后还安排了一个折纸桥的活动,拓展了“让纸张更结实的主题。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