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性质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一般式:y=ax^2+bx+c(a≠0,a、b、c为常数),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顶点式:y=a(x-h)^2+k(a≠0,a、h、k为常数)。交点式(与x轴):y=a(x-x1)(x-x2)(a≠0,a、且x1、x2为常数)x1、x2为二次函数与x轴的两交点。等高式:y=a(x-x1)(x-x2)+m(a≠0,且过(x1、m)(x2、m)为常数)x1、x2为二次函数与x轴的两交点。二次函数性质顶点式y=a(x-h)2+k(a≠0,a、h、k为常数)变量x是自变量,y是x...
练习: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概念和图像(1)学习目标(1)x2y;x11.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理解函数的概念。2.了解函数的构成要素。(2)yx1?x1;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问题导学:感悟函数概念的产生背景和产生过程。(阅读课本)问题1这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特点?(3)y4x1x0x问题2能否用集合语言将上述共同点概括出来?自我检测:问题3什么是单值对应?1.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函数:问...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1.从具体函数的图象中认识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了解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的相互关系.2.探索二次函数的变化规律,掌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及函数的增减性的概念.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3.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函数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辩证观点.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数学一组---03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2、根据图象观察、分析出二次函数的性质;3、理解二次函数和抛物线的有关知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图象,经历知识的归纳、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2、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总结函数的性质,体验数形结合法的应用,培养推理及抽象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经历观察、...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数学(上)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够正确灵活地建立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2.能综合利用方程、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二次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2.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情感态度1.积极参与交流...
备课教案表课题19.1.2函数的图像(1)编制时间2017.4.28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设计人陈志畅教学目标1.学会用图表描述变量的变化规律,会准确地画出函数图象2.结合函数图象,能体会出函数的变化情况3.增强动手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函数的图象重难点难点:函数图象的画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入:信息1:下图是一张心电图,信息2:下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他反映了北京的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的变化...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及其综合应用教学设计课题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及其综合应用授课时间2019年6月6日备课时间2017年4月10日1、会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教学2、理解二次函数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的意义。目标3、掌握结合具体情境用函数思想来思考分析实际问题,二次函数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中的综合运用。重、难、考点重难点: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及综合大题教学过程一、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1.二次函数[如果y=ax2+b...
付国教案反比例函数提高题1、若,则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点M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MN垂直于x轴,垂足是点N,如果=2,则k的值为()A.2B.-2C.4D.-43、如图,A、B是反比例函数上的两个点,轴于点C,轴于点D,连结AD、BC,则△ADB与△ACB的面积大小关系是()A.B.C.D.不能确定4、如图,正方形OABC的面积是4,点O为坐标原点,点B在函数(k<0,x<0)的图象上,...
二次函数的应用(最值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利用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理解函数图象的顶点、端点与最值的关系,并能应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进而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从中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2“”“”“、从数(解析式)和形(图象)的角度理解二次函数与实际生活中最“”“值问题之间的联系,体...
22.1二次函数(第1课)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了《二次函数》的第一课时。课堂上学生活跃的思维、积极的发言、大家争抢着回答问题说明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从中,我感到了教学的魅力,更感到这样的魅力是需要教师尽心准备、创造的。设计意图: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之后的二次函数的第一节课。从课本的体系来看,这节课的知识目标,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储备基础上是很容易迁移和接受的。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好设计...
中考反比例函数经典结论: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I);(II)。下面两个结论是上述结论的拓展.(1)如图①,,。(2)如图②,,。经典例题例1.(1)(兰州)如图,已知双曲线经过矩形边的中点且交于点,四边形的面积为2,则;(2)如图,点为直线上的两点,过两点分别作轴的平行线交双曲线于两点,若,则1/40FECBAoxyDCBAoxyCBAoyxEPDCAoyx图①EPCBAoyx图②例2.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那么值为.例3.如...
课题:二次函数图象的翻折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抛物线翻折变换的性质,会求抛物线翻折后的解析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抛物线的翻折变换,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能够独立解决抛物线的翻折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寻找生活中有关抛物线的翻折现象,体会数学美。重难点预测:1.重点:会求抛物线翻折后的解析式.2.难点:能够独立解决抛物线的翻折问题.学习过程:展示生活中有关抛物线折叠现象:一、复习导入温故知...
二次函数综合——线段的最大值问题本节课的目标要求:1、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把水平线段、斜线段、三角形的周长、面积转化为竖直线段。2、培养学生转化意识,提高解题技巧和能力。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重点:三角形周长的转化难点:三角形面积的转化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讲授与学生变式思维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步骤与教法学法设计出示目标:本堂课要用一个数学思想,完成四个转化学生自...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练习题1.如果直线y=3x+6与y=2x-4交点坐标为(a,b),则xayb是方程组_______的解(?)A.y3x62yx4B.y3x62yx4C.3xy63xy4D.3XY62XY42.已知y1=-x+1和y2=-2x-1,当x>-2时y1>y2;当x<-2时y1<y2,则直线y1=-x+1和直线y2=-2x-1的交点是()A.(-2,3)B.(-2,-5)C.(3,-2)D.(-5,-2)3.已知方程2x+1=-x+4的解是x=1,则直线y=2x+1与y=-x+4的交点是()A.(1,0)B.(1,3)C.(-1,-1)D.(-1...
二次函数的几种解析式及求法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为基本遵循,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基准,采取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多样式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二)...
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式子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y12xB.xyC.2yxx1D.xy1k1的图象的每一条曲线上,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2.在反比例函数y=x是().A.k>1B.k>0C.k≥1D.k<13.已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像经过P(-1,2),则这个函数的图像位于()A.第二,三象限B.第一,三象限C.第三,四象限D.第二,四象限4.当a≠0时,函数yax1与函数ya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可能是()5...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ykxb中的b为0时,ykx(k为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函数及其图像一、平面直角坐标系正比例函数。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2、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3、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有下列性质:二、不同位置...
中考专项复习二次函数学校:汕樟中学执教者:郑名煌教学目标:1.复习有关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知识,通过复习以及相关练习对学生知识进行稳固;2.复习待定系数法,让学生复习有关坐标点求对应的二次函数解析式;3.“”复习二次函数平移的知识,稳固左加右减,上加下减;4.复习二次函数的应用(利润问题)课程设置:1.考点一:有关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的图象过点A(1,2),B(3,2),C(5,7),若点M(-2,例1:已知二次函...
二次函数的初步认识一、教材分析:《二次函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这章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对于函数已经有所认识,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学习函数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具体的事例认识这种函数;2.探索这种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利用这种函数解决实际问题;4.探索这种函数与相应方程等的关系。“”本章二次函数的学习也是从以上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