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1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1.地形图(1)概念: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一种地图。(2)表达方式: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3)作用:①反映地面实际高度、起伏状况,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②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2一二三2.等高线的特征3一二三符号部位等高线分布特征A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B山谷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C山脊由高处...
第1课时家的意味学习目标..1课前学案..2课堂导案..3随堂训练..45课后练案..1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学习重点】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法律义务。感悟家庭的重要性,激发爱家孝亲的情感;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法律义务。2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1.一般来说,家庭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2.家是...
学案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课标要求学习目标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1.了解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2.理解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难点)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热点追踪达标检测内容索引3自主学习4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主要矛盾和次...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课堂十分钟1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要用不透光纸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实验后向叶片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A.光照部位B.遮光部位C.整个叶片D.叶片边缘2.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A.检测淀粉B.溶解淀粉C.溶解叶绿素D.除去二氧化碳AC23.春天踏青归来,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
少年白居易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说说顾况对白居易态度变化的原因。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2同学们已经学过白居易的许多诗歌,谁能说说你了解他哪些情况。(自由发言)好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一首诗,我想你们一定能耳熟能详吧?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5人物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圭(...
课前预习思维导图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课堂练习课后训练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1思维导图2课前预习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追求人与自然,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发展中的、进取中的、多元中的、“纷乱”中的。和谐共生平衡协调有度有序一致3课前预习3.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课时家的意味1知识点一生命的居所1.家庭是由①关系,②关系或③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④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3.家是我们⑤的港湾。4.家里有⑥,家中有⑦。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婚姻血缘收养父母心灵亲人亲情2知识点二中国人的家5.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⑧...
课前预习思维导图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课堂练习课后训练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1思维导图2课前预习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人口问题最多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男女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加剧3课前预习3.在...
第7课铸剑第三单元成长如蜕11.梳理故事情节,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2.分析人物的性格变化以及特征,比较眉间尺和黑色人的性格。3.体会作品中蕴含的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学习目标】2预读先学多读厚积品读研析内容索引3预读先学4⑤三匝()⑥仇雠()⑦揎起()⑧莠民()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憎恨()②雉堞()③打诨()④胡诌()Ⅰ语言知识强化zēnɡdiéhùnzhōuzāchóuxuānyǒu5颈联()脖颈()(2)多音字①...
第三单元漫步宋词114苏轼词二首2学国学1.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选自《论语公冶长》【古文今译】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32.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选自《论语公冶长》4【古文今译】孔子对子...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导入新课近年来,尽管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但要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大气、水、土壤治理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中央环保督察、“水十条”“土十条”、史上最严环保法在已有举措基础上,2018年新亮相的环保税、新扩围的水资源税试点、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措施,向世界展现中国坚决打赢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第一节抗生素及其合理使用1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2滥用抗生素:当再敲警钟(健康关注)1998年初,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全球共有5000万人感染了耐药结核菌,且有2/3的结核病患者处于发生耐药病例的危险中,这实际上是滥用抗生素的恶果。我国...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水文、和土壤等。气候生物[温馨提示]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12.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3.整体性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协调一致。(2)环境要素间,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不同区域之间的...
第三单元110*游褒禅山记2学国学1.言顾行,行顾言。——选自《中庸》3【译文】说话时要考虑能不能做到,做事时要思考与自己所说的话是否一致。4【评说】不要心血来潮就许诺自己难以办到的事。不要因为别人酒醉后的语言,而怪罪和怨怒。不要图一时痛快,去惹是生非,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要做事虎头蛇尾,开始十分起劲,后来不了了之。5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选自《礼记》【译文】心...
1◆名师导学◆同步导练2◆名师导学◆同步导练3◆名师导学◆同步导练4◆名师导学◆同步导练5◆名师导学◆同步导练6◆名师导学◆同步导练7◆名师导学◆同步导练8◆名师导学◆同步导练9◆名师导学◆同步导练10◆名师导学◆同步导练11◆名师导学◆同步导练12◆名师导学◆同步导练13◆名师导学◆同步导练14◆名师导学◆同步导练15◆名师导学◆同步导练16◆名师导学◆同步导练17◆名师导学◆同步导练18◆名师导学◆同步导练19◆名师导...
野望王绩1导入新课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幅山中秋景画——《野望》吧!2作者简介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