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1、公有制为主体(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支柱国民经济命脉主导力量对于发...
ContentsPage目录页1.考点精讲3.命题探究2.易错剖析4.视野拓展课时1走进文化生活核心考点二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1.考点精讲21、文化生活的现状分析:(1)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展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2)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和经济发展。一、阳光下的阴影2、态度: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考点精讲3(1)含义:...
新时代的劳动者1名人论劳动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高尔基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正是劳动本身构造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劳动而获得的享受,根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休谟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欧文2劳动的意义(1)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劳动是个人取得收入、获得生存的谋生手段(2)从国家的角度...
长效热点讲座(七)1遵循客观规律坚持知行合一[热点缘由]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符合规律的不可逆的发展状态。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要认真总...
1认识运动社会运动生命运动化学运动物理运动机械运动结论矛盾举例各种运动形式运动领域自然界社会思维同一瞬间既在这儿又不在这儿等吸引与排斥、正电与负电等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等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矛盾、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积累与消费、先进、落后------知与不知、真理与谬误、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意见分歧事物的运动形式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ContentsPage目录页1.考点精讲3.命题探究2.易错剖析4.视野拓展课时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核心考点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11.考点精讲2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2、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途径:(1)商业贸易(2)人口迁徙(3)教育丝绸之路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
新自由主义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1(一)新自由主义兴起的背景凯恩斯主义失灵2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面临着新的问题经济停滞通胀加剧“滞胀”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主张和政策显得于事无补主张修复“看不见的手”,加强市场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的呼声日渐高涨。+各国政府进退维谷3思考:凯恩斯主义在实践中为何陷入困境?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说明资本主义的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的作用有限,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面对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发展大众文化,要弘扬主旋律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中心环节1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2017届高...
情景感悟古时候,有个王国,王宫内发生了一件命案,一位宫女被杀,国王知道后非常气愤,扬言一定要严惩凶手。经过仔细的侦察。终于破获了此案,原来是国王的儿子因醉酒误杀了宫女。国王绝不可能严惩自己的儿子。就编造谎言说:“该宫女是自杀而死。”了结此案。请思考:国王的治国之道是“人治”还是“法治”?1薄熙来先后历任辽宁省大连市市长、中共大连市委书记、辽宁省省长、中国商务部部长、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等职务。1949年...
ContentsPage目录页1.考点精讲3.命题探究2.易错剖析4.视野拓展课时1个人收入的分配核心考点二效率与公平11.考点精讲2相对平等平均主义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1、收入分配的公平的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即要求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考点精讲3(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2)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2、我国为什么坚持收入分配公平(意义)公平...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3-105回答下列问题:1.中华文明未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地位)3.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内涵)是什么?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5.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具体表现?(古代、近现代)4.2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主题词:①民族精神②爱国主义③全面小康④中国梦探究园:P102-103思考与交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够创造出经济、军事弱...
ContentsPage目录页1.热点透视2.创新预测课时2百舸争流的思想热点突破谨防“拍脑袋工程”1热点透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本应在改善民生上大做文章,海南省临高县却花费上亿元兴建了1.7公里长的政绩工程——牌坊群。我国的城市规划普遍缺乏科学性和稳定性。许多城市往往是一任领导一个规划,朝令夕改信息①,管理混乱。城市管理者必须转变城市建设理念,注重适度、均衡、以人为本信息②。要结合城市自身状况,坚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课时1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1备考导航考点分布命题方向注:数字代表近5年全国高考考次。命题指数:选择题★☆☆☆☆;非选择题★☆☆☆☆1.命题特点:试题多以措施类和意义类为主,主要结合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变化的图表和措施,指向维护收入公平的具体措施。2.备考方向:备考复习要注意结合党和政府关于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等重要精神,加深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性...
政治高考应考策略方法谈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蔚国娟1(一)从三年山东卷试题分析高考趋势(二)高考考查的四个能力(三)今年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2(一)从三年山东卷试题分析高考趋势2007年——78分[36(客观)+32(必做)+10(选做)]2008年——84分[36(客观)+38(必做)+10(选做)]2009年——84分[36(客观)+38(必做)+10(选做)]2008、2009年高考山东卷各模块考点分布:总分值选择题分值非选择题分值2008200920082...
1[典题分析](2015江苏卷)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2761票赞成、81票反对、33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说明()①全国人大代表有决定权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审议权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
ContentsPage目录页1.考点精讲3.命题探究2.易错剖析课时1文化与社会核心考点一文化的内涵、特点11.考点精讲2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一、文化的含义意识形态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非意识形态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动态角度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静态角度文化是人类具体的精神产品。考点精讲3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1.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2.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
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11.就业、创业的客观条件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机制,为我们的就业与自主创业提供了宽广的领域。2.就业、创业的主观条件(1)要转变就业观念,学会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善于展示自己的风采,做自己生命航船的船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2)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可以为创业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3.自主创业的意义(1)自主创业不仅可以给...
ContentsPage目录页1.考点精讲3.命题探究2.易错剖析4.视野拓展课时2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核心考点一依法行政11.考点精讲21、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注意:①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不是中共、人民政协、人民团体,也不是公民。②从形式上看:政府权力由法律授予;从来源来看,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③依法治国是一个包括中共依法执政;国家机关:立法机关...
ContentsPage目录页1.热点透视2.创新预测课时1走进国际社会热点突破:不接受,不承认,不执行1热点透视不接受,不承认,不执行2016年7月12日,所谓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悍然做出裁决,否定了中国对南海的相关权益主张。对于仲裁结果,中国立场一直鲜明而坚定:不接受,不承认,不执行信息①。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益,...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1、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色彩斑斓、面临多种选择的原因:(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生产设备、文化载体、传播工具,使文化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成为可能,使大众传媒迅速发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色彩斑斓、丰富活跃。)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1)“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能够满足...